丁柳元 江孟倩
摘要: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进行城市化建设。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认识起步较晚,极大地制约了农村林业生态的改善。因此,利用现代林业技术改造林业生态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设计方法;林业技术;推广;林业规划
中国分类号: S757.4
导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环境恶化问题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林业属于较为重要的生态系统要素,因此,需要重视相关活动的执行效果,确保其能够达到良好的建设目标,避免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为了实现最佳建设效果,应当重视林业技术的推广与规划设计,确保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展开,降低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实现良好的发展目标。
一、当前林业技术推广与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林业技术推广问题
(1) 工作方式不合理
在常规林业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国家推广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根据产出结果制定基本的实施政策。但这一过程容易造成技术推广依赖国家指导,严重削弱工作自主权,导致实施效果流于表面。同时,基层林业人员往往注重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技术推广不重视相关内容,仅仅依靠政策来应对,很容易导致基层人员执行积极性差,从而降低技术推广的效果。
(2)有限的技术推广
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的认知和建设意识也是关键因素。目前,大多数农民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先进林业技术推广的局限性,无法落实到基层。同时,由于劳动力结构问题,林业生产人员老龄化趋势严重,新技术推广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导致相关工作停滞,降低了林业发展效果。
2.规划设计问题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一些规划师混淆了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导致相关工作中的并行处理问题,严重削弱了活动效率,导致人为失误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时,虽然规划设计是国家强制性的,但由于实际生产活动不需要相关工序进行,生产往往先于规划设计,不利于相关战略的有效实施。此外,一些工作人员对林业规划设计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相关流程的重要性,导致应用效果的可操作性较差,不能有效指导生产活动,进一步削弱了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
3.国家对林业的投资较少
目前,我国对林业产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相对较少,导致林业产业专业理论学习渠道有限;工具和技术难以更新,科技质量无法提高;相关科技人员的待遇得不到相关政策的支持,调动不了积极性。理论上政府对林业行政人员的重视不够,导致林业产业发展滞后。
二、林业技术在农村林业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1.合理配置农村林业队伍
农村林业队伍的主要功能是美化生态环境,调节农村气候。但在农村生态林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同的专业人才,如经济树木的育苗与培育、绿地园艺设计、农村绿化带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以期在农村林业发展中取得成效,推广林业技术,通过技术人员加强推广,使更多的林业技术人才参与到农村林业建设队伍中来。因此,建设一支专业性强、建设能力强的农村林业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2.提高林业科技成果利用率
林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充分发挥浙江省缙云县丰富的资源优势。论述了导致林业技术绿化困难的土壤因素和环境因素,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农村林业技术存在的问题,充分满足了农村生态林业的发展需要,提高了生态建设的效率。
3. 重视农村林业科技创新
林业技术的发展不单单是纸上谈兵,更要注重的是林业技术在农村中的实际应用和落实举措,不單单是去进行研究,还有预算技术的研究成本,以及在未来林业技术的利用成本,并且是否适合在当地进行利用,都必须一一落实。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只是一味追求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农村生态的建设发展,只会使林业技术在农村生态建设中不断滞后,适得其反。因此,在农村生态林业建设中不单单知识重视林业技术的利用率,而更要重视林业技术的在农村中的利用效益。
三、 林业技术在农村林业中的推广方针
1.完善林业技术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推广模式
当今是互联网极速发展应用的时代,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各个城市绿化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对段时间内因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绿化区域植物、树木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利用现代化数据信息处理手段,对各种数据进行准确分析,从而更便捷的采取针对措施,提高林业技术的利用率,营造良好的农村林业生态化氛围,打造居民良好的栖息地。
2.应用先进技术
林业规划设计与技术关系不大,但仍会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旧的应用技术将阻碍林业规划设计,不利于今后的进一步建设。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视相关技术的引进,提高林业规划设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使其加工过程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达到理想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注意新技术与规划设计的契合效应,确保其有效应用,如3S技术、信息软件制图平台、测量工具等,在规划设计阶段,要遵循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生态要素的运行规律,建设生态园林,合理配置乔灌草。根据目前林地的基本特征,确定其气候带,部分公园多为次生林,表现出缺乏丰富资源景观层次的缺点,因此应结合选择多种景观,优化绿化植物组合,形成农村水乡景观,保持整体和谐。根据时间轴,完成季节性设计,根据季节性确定种植的植物,如春天的玫瑰、桃花,夏天的睡莲、荷花,秋天的桔树、苹果树等,展现丰硕的果实之美,冬天的松树、李树之美。根据森林的纵横向设计,一些森林景观存在着单一种群组合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采用镶嵌法将多种种群格局结合起来,使植被群落具有多样性特征。在垂直方向上,应细化次生林层和主林层的景观类型。一般来说,阳性树种应选择在以上两层,下层受光概率低于上层。
四、结语
林地资源的保护及林业科技技术推广,对于林业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备有重要的意义。如何运用长远的目光对林业行业发展进行规划与设计,并通过政策渠道及社会渠道使理论真正落到实处,是国家及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晓芬,高春艳.浅析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6):2485.
[2] 程伟.浅析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运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3):140,145.
[3] 吴文浩,郭进,王国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J].农技服务,2017,34(16):77.
340950190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