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探索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医师人力调配

2021-03-16 10:20郑晓珊张蓓蓓曲秀娟孔红娟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医疗机构

郑晓珊 张蓓蓓 曲秀娟 孔红娟

摘 要: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本院是定点救治医院,合理调配医师资源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诊治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对传染病的防护效果。本文针对此次疫情应对期间的医师人力调配进行了初步探索。医师上岗前的培训、新设科室的人力资源数量及专业的合理配置、其他区域医师工作量合理控制均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应急处置效果。现将探索经验总结如下,与同行分享并欢迎指正。

关键词:新冠肺炎;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力调配

分类号:D631.6

一、背景

2020年1月17日我院接诊一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并于当天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同患者同来的还有两位密切接触的家属,我院急性传染病应急救援队15位队员及感染病科医师立即进入应急状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大环节,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而我院现有急性传染病应急救援队人力有限,依据《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试行)》可根据对事件的初步判断、事件规模以及复杂性,选定相应数量的人员组建现场应急队伍。

二、具体实施方法

1.疫情初期后备队员准备

2020年1月18日,紧急号召各科室做好抗疫准备,并要求内科系统各科上报2-3名医师作为应急队后备队员。次日,第一支近30人的应急后备队组建完成,同时组织后备队员进行相关培训。

2.建立专科救治,后方迅速增援

随着疫情发展的需要,2020年1月21日我院被定为广东省30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文简称“’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之一,也是珠海地区唯一一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所肩负的责任有如泰山。为全面迎接这场抗疫战,紧急调配感染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医生作为负责人及骨干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专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专科初期先开放三个病区(包括ICU),后备三个病区,医师人力捉襟见肘,而提前组建的应急后备队员这时起到关键的补充作用。后备队员被分派在六个病区及发热门诊,入科进前都必须再经过一次专科培训及考核。随着病人量的快速增长,一周内六个病区全部顺利开放。

3.善用全科医师与收治制度倾斜双管齐下

“新冠”肺炎患者中除了确诊的还有大量疑似患者,为有效控制传染源,这两类患者必须分开管理。也就意味着必须进一步调配人力作好开放新病区的准备。同时“新冠”救治工作劳动强度大,医师连续倒班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增加人手是迫在眉睫的事。

基于内科医师不足的同时还要维持原有病区基本运转的情况下,全科医师队伍是我们另一支强有力的后备力量。我院除全科医学科医师外,其余全科医师均分布在各个不同的科室,包括外科、肿瘤科、妇产科及儿科等等。而这些科室如同时承担平诊患者的诊治,则无法将人力集中在抗疫上。

因此,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要求各科限收治急重症患者及需急诊手术患者,其他慢性病患者予联系其他合作医院收治。各科仅留维持基本运转的医生人力,其余医生均加入增援队伍。在全院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第二支后备应急队顺利组建。

4.灵活调配,“传帮带”模式抗疫

第二支后备队员被分成两支,一支注入“新冠”救治专科各病区,“新血液”缓解了抗疫一线的压力,而新队员的专业能力也在抗疫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巩固。另一支队员用于建立“新冠”救治专科的新病区。新病区负责人由内科专家及业务骨干担任,医师队伍由后备队员中各个专业的医师组成,以内科医师为主,外科及其他专科医师为辅。同时,调派“新冠”一至三诊区中业务骨干加入,这些业务骨干在新病区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使救治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而高效。新病区主要用于收治疑似患者或恢复过渡期患者,属于“新冠”中的轻症病区,工作的强度及压力较原病区小,对于业务骨干也是一种休息和缓冲。

三、启发与思考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医师人力调配工作,从中得到几点启发:

(1)急性传染病应急救援队的壮大及人员专业方向的细化。目前我院急性传染病应急救援队员的数目在应对类似“新冠”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是量小力微的。队员的专业主要以内科、急救医学为主,因此,在遵从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的前提下细化人员专业方向,应补充外科、妇产科、儿科、全科、麻醉、医技及药学等方人才加入队伍。

(2)在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方面,全科医师的培养、队伍的壮大对医疗机构综合能力的提高显得更加举足轻重。众所周知全科医师是基层医疗的“守门人”,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他们是“医学服务者”与“管理者”,恰恰与体现医学科学性方面的专科医师形成互补,从而全面提高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效率。

(3)其他。本次医师人员梯队的调配方案同时考虑到后备人员进入抗疫工作前的严格培训考核、抗疫一线人员提高免疫力等预防用药措施以及后期疫情结束抗疫员轮休安排,以备医疗机构在疫情结束后顺利进入正常诊疗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突发急性传染疫情发生时,时间紧急、人力调配难度大,但医师人力调配是应急任务响应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本次应急调配中,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先予以调配有丰富应对突发传染病经验的感染科医师,并根据重症患者的病情需要,同时调配了呼吸科及感染呼吸重症监护室的医师人力资源,保障了患者的诊疗效果。在第一批调配人员工作同时,予以设置了后备医师调配梯队,后期在病人数快速增加、诊疗科室快速开展时,及时予以配备医师人员,保障了新开病区的正常运转及医护人员的正常作息,也保障了防护操作的质量。在应急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中,始终抓牢抓实理论知识与防护操作的培训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控环节需要、日常医疗运转、医务人员生命安全等多角度出发,立足疾病所需专业倾向,合理调配医师人力组建应急队伍,至笔者写文时,本地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全部出院,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取得了抗疫工作的初步成果。

参考文献:

[1]邱雁.分析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12).

[2]徐涵,李虹霞,屈莉红,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应急医疗队体系的建设[J].上海预防医学,2019,31(11):891-894.

[3]宋宮儒.我国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的实践与改进探索[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4):190.

2261500520289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浙江1200多家医疗机构入驻省药品采购新平台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将有行业信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