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政教育作为价值导向,课程教学作为载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物流自动化技术》课程是物流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近年来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开展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工科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高尚品德、又有真才实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实现360度熔炉式“大思政”教育教学新格局的必由之路。工科类课程讲授内容及授课方式有其自身特点,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发挥大学教育的育人功能,确保高等教育育人目标顺利实现,工科类学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意义更加重大。
2.《物流自动化技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
2.1 更新课程教学目标
立足教学大纲,从知识、应用、整合、价值、情感和学习六个维度细分教学目标,提出课程的育人目标。例如:在授课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我国物流领域的最新成果,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结合国家物流业发展规划,以“进一步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国家需求为人才培养方向,激励学生学有所长、科技兴国;教学过程加强基本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责任心的提升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2.2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紧密围绕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的三句话:“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开展教学设计。备课时找出三句话、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讲课时体现三句话,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反思时领悟三句话,教育者先受教育。将专业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寻找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与德育知识体系的“通点”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果。明确了思政元素的内涵,就清晰了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向和教育目标。
2.2.1将社会发展和产业需要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结合国家物流业发展规划以及十九大报告中涉及“现代供应链和物流”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物流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为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物流人才”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现代供应链和物流”,将我国物流供应链发展提到新高度,对未来物流与供应链将产生极其深远的意义,蕴藏了无限的機遇。现代物流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成长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2.2.2在授课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我国物流领域的最新成果,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案例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无痕融入教授的课程内容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例如:介绍物流自动化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时引入京东无人仓、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等,当学生了解了我国最新的研究成果,自信心和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2.2.3教学过程中加强基本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责任心的提升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和业务水平,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业务水平以及无私的爱岗敬业精神去感染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起到示范作用。
2.2.4结合时事(当下的疫情),选择来自生活实际的需求做为研讨题目,激励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长,将所学课程专业知识转化为提升物流系统运行效率、节能减排、便民利民的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科学报国、技术惠民”的家国情怀。
2.2.5结合第二课堂,以“课程思政”促进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结合国家和北京的建设需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等方面的指导。通过理论引导、课堂教学、项目研究、科研创新和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推进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
3.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体会
3.1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努力挖掘每门课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避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贴标签”,努力做到基因式融入、立体化渗透、浸润式演绎。
3.2关于思政教学内容的引入,有显性材料与隐形元素两种形式。其中显性材料包括:中央决策、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在相关领域内的发展成就、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创造发明及其文化传承、中国历史成就和当代业绩、人物、事件和成果等。隐形元素包括信仰、价值观、立场、观点、意识、态度、情感。需要结合课程的具体特点开展设计和实践。
大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发挥育人的作用,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所有课程都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323850190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