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存福
摘要:大学生有着活跃的跳跃型思维以及较为薄弱的辨识能力,极容易因观看不实报道一时冲动发布不实网络言论,通过新媒体的发酵,给高校带来网络舆情。本文从高校出现的网络舆情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大学生有着丰富的创新思维以及较为薄弱的辨识能力,极容易一时冲动发布不实网络言论,通过新媒体的发酵,给高校带来网络舆论影响,通过对学校出现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应对管理办法。
一、新媒体形势下网络舆情的特点
1.网络舆情产生的偶然性
多半的网民,尤其是大学生,课余时间都会花在浏览网络信息上。即使是去到餐厅吃饭,也会提前把手机连接无线网络。大学生对庞大的信息量无法进行有效判断,网民发布的不实言论便会偶然的被引用,迅速发酵,产生高校网络舆情。
2.网络舆情产生的周期不断缩小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主要消遣方式,舆论形成的周期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在传播方面具有快速性、范围广、及时性的特点,时间周期从以往的几天,发展成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网络中大范围扩散。
3.网络舆情的多元化和内容的复杂性
大学生非常善于关注学校制度、教学管理、招生就业、后勤服务、师德师风、校园生活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并根据个人喜好以发帖和跟帖的方式参与突发性事件和重大新闻的讨论,个别不学生被错误言论引导后,甚至通过网络发泄牢骚和不良情绪,在这个时候,如果有同学或者老师稍有任何不恰当语言或态度稍有懈怠,就可能瞬间通过网络传播引发严重的舆论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现状
1.网络舆情产生的方式
学期末,学校根据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适当调整考试时间,确保同学们在期末考试后顺利返回家中,以免在返乡路途中遭遇疫情影响。部分存在消极心态学生出现严重的情绪抵触,曾一度在夜间熄灯后,于楼宇间进行“喊楼”示威。一名学生在朋友圈内接连发布不实朋友圈动态,暗喻学校调整考试时间对学生不公平,煽动学生情绪,形成舆论。部分学生私自建立网上匿名QQ群,约定在晚上熄灯时进行有组织的集会“喊楼”,录像视频则在网上疯传,在学生群体中引发舆论风波,给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阻力。这种舆情发酵的节奏就属于典型的高校网络舆论。
2.高校网络舆情的叛逆性
当前大学生普遍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当他们在网络上转发或发表不实言论而被公然否定时,他们便认为自己是在遭受不公平对待,在网络平台上叫卖委屈,甚至用卑劣的手段歪曲事实,得到他人的声援及支持。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网络舆情在发酵的初期缓慢,后期发酵迅速的原因了。
3.高校网络舆情的爆发平台日益增多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新型网络媒体平台走向大众,从最初的的qq、微信,到现在的微博、快手、抖音。高校当中如果出现一个小舆论事件,短时间内,该事件可能迅速充斥到各个媒体平台,迅速被同学校、同城市的人们点赞转发,多点爆发,这就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舆情监管模式
1.在学生群体中建立信息源
多数的高校都是以行政职能部门管理者的身份来管理引导学生,以控制校园内的舆论。在网络上出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舆情后,以盲目的删帖的方式进行舆论控制,往往适得其反,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网民会以更加认为被删掉的内容才是事情的真相,致使輿情不断发酵。这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参与作用。高校应广泛主动吸纳思想政治觉悟高、文字表达能力强、热心学校公务事务的学生加入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来,让大学生成为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主角,学生群体当中的信息源。
2.建立校-院-班-舍四级舆情监控体系
通过建立校-院-班-舍四级舆情监控体系,从宿舍到班级到学院到学校设立网络安全信息员,由政治素质较高的一名同学专门担任,通过新媒体平台和现实学生群体,由网络安全信息员对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现实行为进行观察,对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的一些不实信息和舆论进行上报处理,通过在各个网络媒体平台,搜索所负责区域内的舆论情况,及时发现负面舆情,及时反馈给上级信息员。
3.在高校建立校园网络风向引领团队
4.在学生群体当中吸纳一大批政治觉悟高的学生领袖、
网络平台上人气较旺粉丝较多的学生账号、微博大 V来做学生信息宣传员,组建校园网络风向引领团队在其网络平台账号上发布有益大学生思想成长类的内容,在学生群体当中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风向,将富有宣传教育价值的内容通过新媒体发布到各学生班级、宿舍,形成正面的舆论氛围。
在关键时间节点,纪念日等节日组织校园网络风向引领团队的信息宣传员在网络新媒体的平台上提前发布正面舆论导向的新媒体内容。在国际、国内社会出现舆论引发舆情的风险时间之前进行正面宣传,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动向,组织校园网络风向引领团队在网络平台正面发声,在校园内引领正确舆论风向,形成良好德、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
四、结语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信息化飞跃式来到每一个人身边。当前新媒体形式下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群体就是学生群体,舆论或许不会源自学生,但却会给学生群体带来最巨大的负面影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舆情监管模式,以学生群体为主体,自我管理,内化影响,才能更从容的应对、预防高校网络舆情。
参考文献:
[陈溪月].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措施 [J]. 西部广播电视. 2020,(16):46-48.
[吴兆文].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模式的新探索 [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22(05):32-36.
[陈小环].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 [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39(05):155-158.
230250170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