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瑞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人口密集的北京地区农村、农业、农民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在梳理国家在疫情期间对于农民及农业的总体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调查、个案访谈及数据分析等方式,着重分析疫情对北京地区农民生产经营,生活及就业影响的现状调查。本文的调查结果有利于相关部门及时研判疫情对农民产生的影响,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冠疫情;农民;生产生活
分类号:F49;F249.27
一、新冠疫情下国家对三农的相关政策分析
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疫情对农民在不同方面的影响。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减免农业信贷费用、加大地方财政资金统筹力度等政策支持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缺乏物资,缺乏资金,农产品易变质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等问题,保证了疫情期间春耕的稳定进行,增加了对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
在农村人口就业方面,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转移就业,支持就地就近就业,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这些政策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工就业可能性,提高了农民工就业积极性,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了农民工由于疫情期间各行各业停工,农村农业停滞,导致缺少经济来源,无法维持生活的问题;
在脱贫方面,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全力应对疫情对产业扶贫影响,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大产业扶贫财政投入和金融保险支持。这些政策帮助维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拓宽产业产品销售渠道,减轻就业压力,减轻经济压力,稳定社会秩序,保证我国在疫情期间脱贫工作的稳定进行。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北京地区农民的影响
1.疫情对农民生产的影响
2019年年末,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农民在生产方面造成了较大影响。第一,春节假期延长,生产资料供给、购置受阻。春节假期结束,大部分农民打工者从家乡返回工作地,人流量过大,在新冠疫情严重的情况下,过密的人员聚集量量可能会导致病毒大范围传播。因此,国家下达了延长春节假期的通知。在北京农贸市场务工的外省人员,由于延长春节假期,导致他们无法进京,因此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的商户多处于关门闭市的状态。而对于种植大户来说,在春耕时需要按时购买所需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但由于春节假期延长,工人尚未返京复工,因此,种植大户除了物质的生产资料无法获取之外,人力资源也较为紧缺。此外,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地区的“植保下鄉、技术下乡”等生产性服务业被迫停止。
第二、交通管制阻碍生产资料流入和产成品流出。在疫情期间,很多农村都实行“封村”“封路”政策,导致生产资料无法流入,农民无法正常耕种,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无法流出,农产品货源造成积压,产成品无法及时销售出去。尽管有些地区有相关政策,比如可以令村民和销售人员或收购人员在村口交易等,但随之增加的装卸或短途倒运成本也令村民有所损失。
2.疫情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1)疫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a.疫情对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疫情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影响较大,且影响范围广,农业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一季度,北京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6亿元,相较于2019年同比下降12.7%,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8.7亿元,同比下降20.8%;林业产值11.6亿元,同比下降13.4%;牧业产值10.8亿元,同比下降16%;渔业产值0.1亿元,同比下降71.3%[1]。
①对种植业的影响。种植业在北京市农、林、牧、渔业产值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新冠疫情对北京市的蔬菜种植业产生了较大影响。2002年第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4.4万亩,同比下降19.5%;产量为9.1万吨,同比下降28.0%。瓜果类播种面积0.7万亩,同比增长11.3%;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16.6%。全市果园面积64.3万亩,同比下降4%;园林水果产量24.8吨,同比下降38.8%。造成该影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蔬菜供应不稳定。由于疫情造成的停工停运,生产单位无法找到充足的劳动力来进行采摘,外省市的果蔬无法及时运输到北京,导致其供应量下降。在2020年6月,北京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新发地,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新冠疫情,使得新发地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北京政府加强了对新发地蔬菜的检验,并临时关闭新发地批发市场一段时间,致使整个北京地区的蔬菜供应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是蔬菜种植成本增加。疫情期间,各个检查站对蔬菜的检验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使得检验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检查成本增加。另外疫情期间工人复工率低,人手不足,导致人工成本的增加。截止至2020年3月份,北京市蔬菜种植农户的农药、化肥准备充足率仅仅为11.7%和24.9%,购买苗木和农资困难的占到26.15%和54.45%,这就使得农民无法及时进行蔬菜的播种,且使得农药、化肥等农作必需品的需求量上升,价格提高,增加了农民农资的成本。
②对养殖业的影响。养殖业中禽蛋、牛奶、猪肉等供应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对于生猪的养殖影响最大。继非洲猪瘟的持续影响,2019年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更加加重了养猪农户的负担。2020年第一季度的生猪出栏率较2019年相比大幅下降了73.9%,一方面是由于粮食、饲料以及仔猪价格上涨,其饲养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北京生猪产地疫情较为严重,部分养殖场及屠宰场的工人未返工甚至停工,猪肉加工、出售通道受阻,相关的劳动力、运输、防疫及水电成本大幅增加。
b.疫情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疫情初期对外出务工及返京复工的农民来说均有较大影响,造成农民工返岗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企业受疫情影响需求减少,禁止人员聚集导致的复工时间延后。二是由于全面实行的农村封村封路,交通管制等防疫政策,使农民无法顺利返岗,即使能够顺利返岗,疫情严重地区的农民工还需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十四天的隔离,对于需要自费隔离费用的农民工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三是由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许多农民对于外出务工还存在恐惧心理,风险较大。
随着疫情形势的转好,北京市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农民工返岗复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协同相关部门组织约100万名农民工以“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方式返京复工,据北京市人社局统计,截至2020年5月底,已有260余万名农民工返京复工,加上春节留京的40万名农民工,目前在京农民工人数已达到约300万名。
c.疫情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的影响。
疫情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影响极小,对于低收入农户来说不仅未受影响,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还有所提升。由于疫情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属于间接影响,传导性不强,且2020年北京市推出的产品帮扶项目不仅加快了农民土地流转的速度,还增加了集体分红收入,使低收入农户人均财产净收入为1073元,相较于2019年增速达到17.5%。
疫情对农民转移性收入较低,北京市低收入农户2020年人均转移净收入为9764元,同比增长21.2%。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5%。政府在第一时间加大惠农力度,低收入农户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补贴,并推动了低收入农户享受医疗保险、加快推进危房改造等政策,减小农民在疫情期间的费用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收入农户的可支配收入。
3.疫情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1)疫情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影响
北京市作为农民工输入大市,吸纳了外来农民工约360万人,其中约280万分布在城市运行保障和居民生活服务领域的第三产业。而此次疫情,由于第三产业农民工就业者人数众多,主要分布在文化娱乐、交通运输、住宿以及餐饮业、旅游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生活性服务业等因疫情被迫停工的行业,因此其受影响较大。
(2)疫情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影响
2020年全年观光园总收入154527.6万元,同比下降33.4%,乡村旅游总收入4261.4万元,同比下降69.7%。其中,一季度农业观光园总收入24861.3万元,同比下降42.1%,接待50.6万人次,同比下降74%,乡村旅游总收入4267.4万元,同比下降69.7%,接待59.6万人次,同比下降72.2%。由于第一季度恰逢春节黄金周,春节期间不回家、少外出、不聚集等疫情防控举措给观光园产业带来了重创,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民俗等经营主体,本应是旅游旺季的春节假期因受疫情影响收入大幅缩水,例如草莓采摘等具有浓郁特色的休闲农业活动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全部停业。
截止2020年第四季度,农业观光园的总收入达到了154527.6万元,接待人次达到了867.2万人,分别同比下降33.4%和43.6%。乡村旅游业总收入和接待人次分别同比下降34%和47.4%,形势有所好转,增长率有较明显的提高,由于疫情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恢复速度较慢,但形势乐观,呈逐渐回升的态势。
三、后疫情时期提升北京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和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北京市政府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支农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在生产经营、生活及就业方面所受疫情的影响,保障了民生的稳定。随着疫情的逐步减轻与有效的控制,北京市还需要针对农民的情况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保障机制及疫情应对措施,将疫情对农民的影响降至最低,保证脱贫工作顺利进行。
1.保证物流畅通,减少农民负担。目前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形势转好,应在此基础上大力帮扶农户生产经营及销售。首先应从政策上支持自营农户,减免相关税费,减少农民在资金方面的负担。同时要加强对运输物流的管理,保证蔬菜、畜类、饲料化肥等农产品及物资能够及时供应至农民手中,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疏通运输渠道,实现农民与市场对接、与商家对接的“直行通道” ,解决农民产品运不出、卖不出的销售困境,进一步保障农民的生产经营能顺利进行。
2.开拓线上销售市场,打造农业新品牌。疫情期间的诸多限制,体现了线下销售市场的局限性。因此对于农民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个可以开拓新市场的机会。鼓励农户和生产经营的企业发展线上销售,利用互联网及物流的优势,创建农业新品牌,以此达到突出自身优势,提升品牌价值的目的。通过如直播带货、节目宣传等多种营销方式相结合,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同时北京市政府也要向农民企业输入一定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对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为互联网销售及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和升级提供有力的帮助与支持。
3.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第一,对于外出务工农民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有序返岗,并广泛宣传农民工就业点对点服务,加速农民工返岗就岗。第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相关企业及个人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对旅游企业给予专项补贴、扶持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在疫情的影响下损失较大,北京市各区县旅游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由于乡村旅游业其自身资金不足等问题,受到的直接影响更大[3]。因此为了减轻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资金方面应给予困难企业一定的补贴及优惠待遇,保证现金流的稳定,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在宣传方面可以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文化节、运营网络社交平台等多种方式达到推广的目的,尽快恢复消费者的旅游积极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制定乡村旅游业重振计划,重振乡村旅游经济。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2020年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EB/OL]http://tjj.beijing.gov.cn/tjsj_31433/yjdsj_31440/ny_31766/2020/
[2]陈玛琳,龚晶.疫情对北京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及建议[J].农产品市场周刊,2020,(19):48-49.
[3]何琳純.新冠肺炎疫情对北京市农业的影响及发展建议[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34(3):19-25.
23985005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