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笛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未来将是一个人机共生、万物皆媒的智媒时代。智媒时代的到来不仅将极大地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模式,同时更将引发媒介生态的全面变革。但智能媒体的发展并非与人类的伦理价值观相冲突,未来在颠覆信息传播模式的必然趋势下,人们更需坚守媒介素养与伦理价值观,才能让智能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文明进步服务。
关键词 智媒时代;人与机器;伦理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20-0090-03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述行理论与文化身份研究”(项目编号:15CWW003)。
从机器写作到个性化推送,从传感器数据采集到无人机新闻报道,从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传播到多元化信息分发平台并存,人工智能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全面渗透将越发普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持续赋能智媒时代发展,进而推动“人与媒介”和“内容与关系”的融合。人们借助网络运用与服务建立了以人为核心的连接模式,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物体与环境、环境与内容、环境与服务等都将是智媒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内容[1]。但人类社会现有的伦理法规与新技术的发展不适配必将引发新的伦理问题,本文以智媒时代的人机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人机伦理的视角分析了人机关系的变化及随之产生的信息传播问题,希望为研究智媒时代的信息传播提供思路。
智媒时代是指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整个信息生产与传播流程进行重构的信息传播新时代。从报纸到广播、电视的兴起,再到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实现了媒体与技术的不断融合。传统媒体时代人们通过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专业媒体单向地接收信息,新媒体时代用户的文字阅读习惯开始向图像转变。Web1.0时代信息技术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门户网站的发展,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到了Web2.0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平台更注重与用户的交互,用户创造信息推动社会进入“众媒时代”;Web3.0时代,物联网、大数据、VR、AR等技术将带领人类进入以“人机共生”为典型特征的智媒时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机器将根据采集的数据探索人的偏好,并在不断试错中与人进行互动反馈。此外,未来智媒技术将对不同的信息传播平台进行系统整合,并借此建立跨越不同人机环境的、具备持续自主优化升级能力的综合联动系统[1]。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无法脱离以人为核心的连接模式,这也会产生更纠缠复杂的人机伦理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机器越来越多地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这也必将带来人机伦理关系的变革。
2.1 智媒时代的伦理研究趋向
伦理是道德标准的概括,能建立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准则,道德是社会环境中调节行为规范的一种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最现实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和约束行为,才能保障作为个体自由基础的共同体的发展。以“人机共生”为主的智媒研究既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也包括机器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机器等各方面关系的探索,因此研究智媒时代的人机伦理问题,更需在新技术的迭代发展中关注人类的思维认知方式,并处理好人类的价值判断能力与机器效率的平衡,让人类与机器各尽其责、相辅相成,这才是未来智媒研究的方向[2]。
2.2 算法分发实现兴趣探索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平台结合算法分发与社交分发为用户提供信息,用户不仅能根据需求主动搜索感兴趣的内容,还能在平台推送的信息流中浏览到自己关注的用户动态并评论分享,强化社交黏性。算法在进行信息推送时除了参考用户现有兴趣外,未来还将基于使用场景、内容流行度等综合数据丰富信息库并用多样化的信息推送不断探索用户兴趣,避免用户因接触的信息高度同质化而陷入信息茧房[3],用户在信息消费后会向数据库反馈促进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但一些优质内容未必能获得所有用户的喜爱,单纯从用户行为习惯无法实现直观有效的价值衡量,需要赋予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更多权重,让更多人关注。算法会让用户看到感兴趣的内容,而重大新闻必须穿透个性化被大众了解,例如即便不喜爱科技的人也会关心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的境遇;即便不关注生物科学的人也需要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和防治情况。
2.3 智能传感器带来“万物互联”
分布式新闻的产生意味着在未来报道过程中将有更多来自用户或智能产品的信息贡献,未来的用户分析将更多依靠“物”来了解人。当智能传感器和智能家具等众多智能物体作用于人的身体和生活環境时,人的空间场景、身体机能信号甚至心理反应在未来都将被机器探测,这些智能设备能据此分析信息对用户产生的影响,并为基于用户即时场景的信息生产与推送提供更精准的依据。与此同时人们还将借助传感器更好地感知环境和生命,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生态环境提供一种新的伦理思维,真正实现“万物互联”。
2.4 基于人工情感实现人机交互
智媒时代以人机交互为核心,因此要适当赋予机器人工情感,而机器终究只是由电子元件、算法等构成的非生物体,注定无法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表达,因为这是由文化多样性与个体特殊性融合而成的独特感知,人的独立意志更是机器无可比拟的存在。机器只能通过人为机制模拟情绪反馈,并用带有欺骗性的引导让人信以为真。机器利用情感化的拟人设计促进人机交互并诱发人类对机器的依恋,此时再用煽情的商业宣传就能增强或操纵人类同理心。另外,人们还会被机器激发的情感蒙蔽而产生对现实环境的错误认知,将自己禁锢于自我陶醉的虚幻中,这种自我感动最终将让人们失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一角度看赋予机器情感化的设计是不道德的,因为它预设和纵容了这种欺骗[4]。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与社会生活的高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人类必须学会与机器相互理解否则将引发新的伦理及暴力冲突。
由技术进步导致的人机伦理问题,究其根源即社会既有的伦理法规仍落后于技术升级的速度,尤其在智媒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解决人机伦理问题将变得越来越紧迫。
3.1 场景过度渗透导致失去自我
场景分析并非为了全面渗透人类生活而更多应注意规避,因为商业利益会催生“人机冲突”。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进步促成人与媒介深度融合,然而人们身处被观察的环境中会随时进行自我审查,公共场域对个体后台的过分侵占会加剧社会比较造成的压迫与焦虑,还容易令个体陷入固定且单一的机械反应状态,社会将不再真实而只能等同于荧幕和图表上的统计数字。例如上海一小学利用AI技术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监控并建立智能课堂分析系统,完全无视学生的选择权与隐私权,引发全社会的重视与反思。正如圆形监狱理论,监视者透过摄像头能看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学生们却看不到监控探头背后的情形,单向视线关系将监视行为内化于学生心中,时刻被监视的恐慌感逐渐让学生形成表演型人格還可能诱发心理失衡。这种空间设计实现了对主体意志的控制,还极易出现学生隐私在网络中泄露与传播等违法犯罪行为,更会对学生亲属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相反,老师通过与同学的相处了解其个性与兴趣的判断远比机器输出的数据更准确生动,还能让学生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3.2 算法判断削弱主体意识
依托大数据建立的算法机制不仅是技术编码程序,更拥有重构社会的力量,高度商业化的算法嵌入劳资关系中,基于算法逻辑的外卖工作凸显了劳动者被平台算法驯化的人与技术的关系。“与时间赛跑”是外卖员的典型特征,因为时间是平台对外卖员进行奖惩测评的重要依据,但平台对送餐时间的预测却忽视了等红灯、绕路、爬楼梯等情况,外卖员时常冒着生命危险赶路。其次平台对外卖员的情感劳动规训主要通过“五星好评率”等机制实现,身处“全景敞视监狱”中的外卖员随时可能被投诉却又无法掌控周边环境[5]。效率是算法的底层逻辑,它与追求投入产出最高比的资本合谋逐渐削弱人的主体意识。算法规训下人被视为数据,这种技术驱动的逻辑常常忽略对人性的关注。例如微软研发的智能聊天软件就曾被发现含有宣泄仇恨和低俗的内容,这更说明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中尚不具备价值判断能力,自主判断和选择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如果判断意识被剥夺,人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3.3 视频化降低思维认知力
随着科技革新和产业迭代升级,网络视频与社会生活全面融合,2020年被定义为中国视频社会化元年。文字载体在视频化社会逐渐消失,抽象思维将慢慢退场。由于文字是抽象的,阅读过程中更需理性思考、推理和联想才能理解,若以诉诸感知的直观视频取代解码的过程,抽象思维能力就会下降。短视频和直播已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直观的图像和声音时就没有足够空间去学习和理解深层知识,降低了人们的分析辨别能力,还会增加思维惰性[6]。短视频或直播中与身体技艺相关的视觉浅层感知会逐渐取代有深度的、体系化的知识,但这些从视频产品中获得的知识碎片很容易被遗忘。此外,有价值的内容需要不断地回忆和反思才能完善知识体系并有效输出,而通过视频化的直观表达则缺少了反思的过程,长期接收以感官刺激取代理性思考的信息容易使人们的思维越来越简单化、片面化和情绪化,无法做出冷静判断。
3.4 社交分发滋生信息病毒
未来以智能分发结合社交分发将是必然趋势,但社交媒体也容易滋生和传播信息病毒。一是海量信息加剧信息辨识的难度,缺乏逻辑的信息碎片只能呈现事件的片段还可能与事实截然不同;个体动机、立场、情绪等会凌驾于对事实的描述之上,让个体不自觉地传播信息病毒。二是一些缺乏专业素养和伦理观的自媒体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媚俗信息,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转发报道存在过度披露细节,标题用忽视媒介伦理的浮夸字眼攫取注意力甚至进行媒介审判的问题;以及在“流量焦虑”下有媒体模糊了客观报道与情绪化表达的边界,沦为信息病毒的制造者或传播者[7]。三是社交互动加剧群体分化。智媒时代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愈加受搜索引擎的信息引导和群体的影响。社交平台的信息过滤和群体内部高度同质化让人们很难形成理性判断反而会限制个体发展和撕裂社会,不同圈层间态度、立场的分歧还会导致对立加深。四是群体分化加剧认知狭隘与非理性。网络圈层化导致人们进一步囿于自己偏好的价值取向中,同质化的信息日渐窄化人们的视野进而导致群体心理和行为走向极端。
智媒时代人们借助技术发展认知社会,社会也通过技术反过来影响人的发展,随着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升级,在人机共生、万物皆媒的时代,我们需要重视与机器完全不同的人的判断能力,先进的技术能有效提高处理海量信息的分发效率;但人的同理心和联想力对于处理模糊的问题更具重要意义,因此未来应将人的认知与机器算法进行有机融合,建立一种新的兼顾程序理性和人性化的决策机制。此外人与人连接模式的优化、人与机器的协同发展及智媒时代新的伦理与约束都是未来创造良好信息传播生态的关键。
综上所述,传播技术的革命性成果只有在承载了相应的人文素养的前提下才更具意义。智媒时代必须将谋求更精准的个性推送与优化公共信息服务有机融合,赋予具有价值的公共信息更多的权重,平衡好满足个性需求与整合社会意见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更应意识到智能技术的发展不能仅以满足人类欲望为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帮助人们克服自身局限,同时通过人类的力量不断纠正机器的偏狭与误区,因此有必要对设计算法程序的人和掌握数据资源的平台建立不低于专业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标准,从法律、政策的角度构建良性信息传播环境[8]。此外,各类数据处理平台应充分尊重用户的隐私权、被遗忘权与知情权,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基础进行必要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否则毫无节制的信息流传和没有期限的信息使用,不仅可能泄露隐私更会让个体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只有保持对新技术应用的警惕与克制,坚守基本伦理价值观和足够的反省意识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开放、流动而有内在秩序的信息传播新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昌凤.未来的智能传播:从“互联网”到“人联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3):8-14.
[2]刘伟.人机融合智能的再思考[J].人工智能,2019(4):112-120.
[3]喻国明,杜楠楠.智能型算法分发的价值迭代:“边界调适”与合法性的提升:以“今日头条”的四次升级迭代为例[J].新闻记者,2019(11):15-20.
[4]王亮.社交机器人“单向度情感”伦理风险问题刍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1):56-61.
[5]孙萍.“算法逻辑”下的数字劳动:一项对平台经济下外卖送餐员的研究[J].思想战线,2019,45(6):50-57.
[6]郭珅.社交媒体中的视频化倾向[J].新媒体研究,2017,3(4):67-68.
[7]彭兰.“信息病毒”的群体免疫研究[J].当代传播,2021(1):21-26.
[8]张力颖.智能传播时代的人机角色构建与呈现[J].新媒体研究,2020,6(24):115-117.
30005019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