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

2021-03-16 15:18王春霞
家教世界·V家长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家事监护人家风

王春霞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新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介绍,家庭教育促进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同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文件精神,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

郭林茂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精神贯穿家庭教育促进法,具体而言体现在五个方面:准确定位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明确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教育;注重发挥妇联独特作用;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将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培育、引导和影响,而不是宽泛地扩大为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影响。

同时,还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同时,在家庭教育内容的规定中,与“德智体美劳”为主要方面的学校教育相区别,突出“以德为先”,强调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培养家国情怀;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培养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等。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并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家庭教育的日常事务。同时,明确规定妇女联合会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社区家长学校、文明家庭建设等多种渠道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同时,还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相关单位应当将家风建设纳入单位文化建设,支持职工参加相关的家庭教育服务活动。

两大亮点

郭林茂介绍,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亮点,概括起来有两点: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文件精神,改变家庭只是学生课堂的延伸、家长只是学校老师助理的状况,彰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两大亮点体现在七个方面制度规定

在郭林茂看来,上述两大亮点在制度规定上,具体体现为七个方面:

规范家庭教育的概念;

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规定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规定家庭教育工作機制;

规定国家支持家庭教育的举措;

规定学校等社会力量对家庭教育的协同任务;

规定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精准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采取了狭义的概念,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责任包括:

一是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二是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

三是父母分居或者离异,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都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责任;

四是依法委托他人照护未成年人,应当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五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等。

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法律作了几项引导性的规定。

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

二是培养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三是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五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六是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等。

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加强亲子陪伴,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言传身教,尊重差异,平等交流等。

家庭教育通过立法变为国事,需要建立一套工作机制进行推动。这种机制包括:

一是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家庭教育的日常事务;

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和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等。

二是司法机关、群团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结合自身工作,支持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家庭,国家不过度干预,但需要一定的支持举措。这包括:

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规划,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将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二是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省级人民政府或者有条件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写家庭教育指导读本,并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工作规范;

三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工作,并对家庭教育存在一定困难的家庭,特别是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服务;

四是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机构、收养登记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结合自身工作,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五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将家风建设纳入单位文化建设,支持职工参加家庭教育活動;

六是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支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为家庭教育事业进行捐赠或者提供志愿服务,可以依法设立非营利性的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对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规定给予奖励等。

学校和家庭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助是家庭教育取得更好成效的保障。法律的规定包括:

一是学校配合。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

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学校,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中小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要及时制止管教,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

二是社会力量协助。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社区家长学校或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自身的工作,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

此外,专家认为,强制性家庭教育指导制度的具体条件、程序等还需更加细致的规定。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比如,需完善家校沟通机制、家校矛盾处理机制等。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的资质条件、设立程序、相关部门具体监管职责等,也需要进一步细化。

来源/中国妇女报

3688501908250

猜你喜欢
家事监护人家风
家事调查报告适用困境与完善路径探析
为养老如何自行选定日后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把家事做好
述说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