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
摘要: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深了中俄人文领域的合作,俄罗斯的艺术文化也渐渐走入中国百姓的视野,被中国人民所喜爱。受疫情影响,一年一度的俄罗斯“艺术之夜”活动于2020年在莫斯科等城市线上举行。本文以俄罗斯“艺术之夜”活动为切入点,研究新冠大流行背景下如何进行中俄艺术文化的传播,以求满足大众对汲取俄罗斯艺术文化的需求。
关键词:“艺术之夜”;俄罗斯;文化;传播
引言:
俄罗斯堪称西方艺术文化成果的博物馆,其艺术来自民族的魂魄与历史的积淀,因此艺术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说不仅是精神食粮,更是国家瑰宝。“艺术之夜”自2013年起成为俄罗斯每年的大型活动。2020年11月3日-4日在线举办了该活动,其主题为“艺术联合”,是为了纪念俄罗斯全国统一日。其中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如今,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稳步提升,大众对俄罗斯艺术文化了解的需要也与日俱增。由于疫情的原因,限制了中俄人民迈出国门,实地欣赏彼方国家艺术文化的机会,只能通过书籍、图片和视频接受艺术的熏陶。2020年俄罗斯的线上“艺术之夜”活动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为中俄艺术文化传播开辟了新思路。
一、俄罗斯“艺术之夜”活动简介
“艺术之夜”是俄罗斯一年一度的文化教育活动,使观众有机会免费参观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文化场所。活动的目的是吸引更多人参与艺术创作,以便每个人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而且成为创作者。由于是在线举行,您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城市的不同地方进行多个活动。只需单击鼠标,您就可以从ВДНХ(全俄展览中心)移动到剧院了!此活动在TikTok和俄罗斯社交平台VK等在线直播。尽管该活动是以在线形式进行的,但也无法抵挡全俄人民为艺术而团结起来的热情。
此次活动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莫斯科的俄罗斯国家儿童图书馆、车里雅宾斯克造型艺术国家博物馆等,分别可以阅读中国传统故事和展示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招贴画,并由专家讲解其特点。鄂木斯克“利别罗夫中心”国家州立艺术博物馆和弗拉基米尔州儿童和青年科学图书馆如期举办了中国国画技术培训班、中国写生与书法讲座以及围棋推介会。科斯特罗马“罗曼诺夫兄弟之家”历史博物馆在线举办“天朝艺术品鉴:了解中国文化”讲座。 克里米亚东部刻赤历史文化自然保护区博物馆可以在线欣赏中国实用装饰艺术模型,看到骨质和木制艺术品,景泰蓝花瓶等。
此次活动意义非凡,艺术的确联合了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们,也联合了不同国家的艺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言极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才是当代人民需要追求的十六字箴言。
二、中俄艺术文化传播现状
随着中俄人文领域合作的深入,中俄关系发展越来越密切,近年来两国间互访游客量与日俱增。直到去年出现了新冠大流行,阻碍了两国之间的旅游文化,使两国人民无法亲身接受两国艺术文化的熏陶。但这没有影响中俄人民对艺术传播的热情。
2020年9月20日至10月5日中俄四个机构联合举办了“呼吸:2020中俄艺术展”。旨在抗疫特殊时期,用艺术作品为人们带来精神抚慰与正能量,用艺术见证中俄两国人民共同抗疫的友好情谊,很好诠释了当下“同呼吸共命运”的内涵。此次展览分为线上和线下进行,也可称之为“云展览”。俄方组织了包括俄功勋艺术家特卡乔夫兄弟在内的列宾美院、莫斯科国立大学的艺术家参展。中方也得到了许多资深优秀艺术家的响应。这次特殊时期的展览将两国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一起联合展出,艺术上可以相互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术上可以作比较研究。
但此次活动宣传力度不够,由此我做了一个小调查:询问大家是否知道這个展览。调查对象是身边热爱艺术或者俄语专业的朋友,共60位,耗时2天。加上我在内只有7位知道此次展览,有5位亲自去看了展览。这个数字不太明朗,使我对中俄艺术文化传播现状产生了担忧。
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新冠大流行背景下,无法跨出国门进行实地鉴赏,在线浏览不乏无趣。
2.大众对于俄罗斯知名文学与艺术作品略有听闻,但对于其具体内容知之尚少,了解俄罗斯文学与艺术的方式大多为网页浏览或口耳之传。
3.活动宣传力度不够,广告公关策略不到位。
4.同俄罗斯人民相比,国人对艺术的热情不够高。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及新冠大流行背景下,应该选择适应时代的传播方式。
三、解决方案
1.微信视频号、公众号、抖音运营
这三种都是当下最流行的宣传方式。前不久本科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创办了宣传俄罗斯文化的视频号:CR跨文化实验室。视频号中会不定时更新中俄好故事、俄罗斯音乐、好物推荐和俄罗斯艺术鉴赏。每周三八点定时直播。创建不久,但反响不错。将链接分享到朋友圈,可以让身边朋友也感受中俄文化交融的魅力,培养跨文化思维。
2.开发俄语APP,设线下俄语沙龙
APP俄语7500km在初期反响不错。与其他俄语学习APP不同的是,它会举办俄语沙龙活动,让更多喜欢俄语文化的伙伴聚在一起,品俄餐,聊中俄文化,结交新朋友。我有幸在大学二年级读书期间参加过此APP的俄语沙龙活动,与俄语届大佬一起俄语聊天,产生思想碰撞,受益匪浅。
3.建立线上3D博物馆
受疫情影响,人们想要感受亲身异国文化也变得困难。俄罗斯是艺术之都,尤其是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和冬宫十分受中国游客的喜爱。建立线上3D博物馆可以完美地打破时间、空间、经费等限制,为疫情中的禁闭生活增添一抹暖心色彩。
4.与潮流物品联名,搭配年轻人口味
俄罗斯“艺术之夜”的成功也离不开与日常或者轻奢物品的联名。比如与香水的联名,推出限量香水,每种香味对应每个活动的场所,名字也清新有诗意,深得年轻人喜爱。
结束语
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在传播中俄艺术文化方面,结合当前时代背景,换个角度进行实施,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黄青娜,孔德民.基于俄罗斯文学与艺术视角下的俄罗斯文化推广平台的应用与拓展[J].北方文学,2020(21):87-88
[2]中国将在全俄“艺术之夜-2020”活动期间展示文化魅力,http://sputniknews.cn/society/202011031032425369/, 2020.1.31
[3]当代油画,【云展览】“呼吸:2020 中俄艺术展”,https://www.163.com/dy/article/FOAGQ2QS05341XSX.html, 2020.1.31
(莫斯科国立大学广告与公共关系系 俄罗斯莫斯科市 1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