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山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作文素材是写作的主要动力,也是作文的源泉,更是作文教学当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在写作环节中了解素材、运用素材是非常关键的,能够提高作文的感染力。因此,对学生而言,刚刚接触作文写作环节时,首先便是要进行素材的积累,了解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本文首先分析积累素材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意义,并根据分析探究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的几种途径,为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途径
写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形成的一个基础能力,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基础活动,也是让学生了解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提到写作会产生排斥心理。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无法通过一个主体丰富文章内容,内容一般较为枯燥,没有过多形容词,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对写作素材进行有效积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注重素材积累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丰富生活阅历,提高写作能力。
1.作文素材积累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关键内容之一,能够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尤其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无法分割的关联,学生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最主要的就是需要积累素材,以此来写出更加细腻的文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素材积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素材收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1提高写作水平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素材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发掘写作素材。也能让学生在日后写作中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语文写作水平与素材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当中,如果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的过程,写出的文章就会较为枯燥,缺乏真实性和感染力。
1.2提升综合素养
写作素材的积累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也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让学生的知识层面能够更加广泛。通过对生活学习中素材的积累能够了解到不同人生角度下看待同一问题会有哪些不同感受,领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也能提高文化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建立健全自身知识体系。
2.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素材积累的途径
作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小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还较为薄弱,生活经验不足,导致在写作中常常没有写作素材,无法下笔。所写的文章较为枯燥、生硬,缺乏真实性,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小学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活动中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积累素材,改善学生写作状况,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将亲身经历与写作进行融合,抒发感情,展现语文的魅力。
2.1课内知识的积累
教材是学生能够开展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却常常被教师所忽略。让学生积累素材,必须要利用教材,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了解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直接接触教材内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深挖课本中的素材和内涵,以此解决学生积累素材的问题。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课本中的内容。比如,课内知识所传达的精神思想和写作语言等。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积累素材的习惯,也没有相关意识,导致在写作文时常常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生活当中的有心人,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能够对课文进行完整理解并积累相关语句[1]。比如,在课后的语文园地中,常常伴有积累的古诗、词句的内容,需要教师为学生讲解歇后语或者谚语的故事,在故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谚语的内涵,加深学生记忆,督促学生背诵或默写,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2.2课外阅读的积累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需要让学生在课文中积累优美词句,通过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取写作的材料进行创作。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如果学生只注重写作,忽略阅读的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会缺少方法,无法将写作素材进行全面展现。除此以外,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在第一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能低于5万字,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外阅读量也会有所增加,写作需要在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缓慢提高,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阅读量和最终的阅读质量,写作是基于阅读开展的活动,因此,让学生写好一篇作文,教师必须要扩大学生知识层面,增加阅读时间,开拓学生视野[2]。
2.3日常生活的积累
写作动力与主要资源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帮助学生从课堂的局限性中摆脱出来,了解生活并记录生活,提高素材的积累数量。小学生的时间大多数是在學校和课堂当中度过的,其余时间能够在家庭生活当中感受到不同的事物。小学生在与父母和同伴之间交流沟通的过程当中会产生认知,也能对某一事情产生经验,这些活动都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印象[3]。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当中的事物进行创作过程,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能够将具有价值的事物进行积累记录。为了让学生了解到生活提取素材的主要目的和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前,让学生明确作文就是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学生不仅能记录更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素材,也能提高写作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素材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学生完成写作的主要保障。与此同时,小学教师不能忽略素材积累的重要作用,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素材积累的目的,积累更多有效素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写作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将素材真正运用到写作当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晓红.探析初中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9(14):32-33.
[2]赵眉.寓作文教学于生活情境之中——以种植活动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2):79-80.
[3]陈彦艳.积累好中考作文的经典记叙素材——2017中考作文复习的理性思考[J].语文知识,2017(05):90-91.
(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教育局 西藏 昌都 8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