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计应专业中高职衔接研究

2021-03-15 06:59楚书来李学威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课程衔接计算机应用

楚书来 李学威

摘要:五年一贯制专科是普通专科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补充模式,它具有五年一贯的特质,同时兼具中高职一体化的特质。本文探讨在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计应专业的中高职衔接,结合作者多年来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提出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1-0123-02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职教20条”,在其第一部分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中明确提出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体现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意志、思想理念,也包含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具体措施,这些都为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这也是新时代发展推进中高职衔接在政策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可以说,中高职衔接发展是国家构建和实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战略。

1 五年一贯制计应专业实施现状

五年一贯制专科是普通专科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是中高职一体化最直接的探索,在我国部分省份已经实施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猛。在招生模式上主要以应届初中生为主,按中招考试成绩来分专业录取,计应专业按照专科招生代码及专业标准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来进行录取的,这与中职录取专业计算机应用是有区别的。在学籍管理模式上前三年是中专学籍,纳入全国中职学籍管理系统,第三年通过对口升学的信息采集,不需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向省一级招生管理部门备案,在办理录取手续后转段进入专科阶段。在教学模式上前两年学习中职课程内容,主要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社会等课程,同时结合学生专业需要,分专业开设生物、地理、历史、物理、化学课程,并开设3-4门专业基础课程,计应专业一般开设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Photoshop平面设计、静态网页设计等课程,从第三年开始学习专科课程,学习专科课程两年,一般五年一贯制学生单独编班,单独执行五年一贯制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五年一般以顶岗实习为主。

在五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能够实现两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分工与承接、互联互通与渗透,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及教学内容、招生及运行机制方面,从而达到最佳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发展模式。然而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来看,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切实有效的形式,但是由于缺乏合理完善的衔接机制,缺乏统筹规划,使得中高职一体化一直处于形式大于内容,实质性衔接工作很少的状况。

2 在计应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个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要越来越大,这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意味着我们需要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做支撑,如何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升级,也成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从业者们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五年一贯制作为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中的一个积极探索,在实践过程也出现不协调的问题。

2.1 计应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偏差问题

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要统筹设计,即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与专科阶段培养目标要统筹规划来保证整个培养过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连续性、衔接性。我们知道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操作工人和初级管理人才为主的中等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是以培养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者、技师为主的高技能或技术应用型人才,两者在各自的教育阶段和层次上,要针对自身的目标要求准确定位,不能两者人才培养目标的简单叠加,要制定出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目标。职业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

2.2 制定计应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贯通衔接的课程体系

在部分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还是参照中专阶段+大专阶段的形式,这就很容易造成五年一贯制大专的中专阶段课程与三年制中专课程设置雷同,与大专阶段部分课程内容重复严重,造成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时间不必要的浪费;还有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统一制定,但是在前两年完全以文化课程为主,或者只有很少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表现在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与高中课程雷同的课程体系,这对学习基础较差、文化课学习能力不强的中学毕业生而言,很容易让这部分学生出现失去学习信心、失去学习兴趣乃至重蹈产生厌学情绪的覆辙;如果把部分专业课程,乃至专业核心课程放到前两年学习的话,也容易出现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学习深度不足的现象,从而造成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特别是职业教育引以为傲的动手能力。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在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目标中,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无论是文化知识学习,还是专业操作技能的学习,都应该是一个一体化设计的、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由窄到宽的过程。在五年一贯制模式下,学生入口为初中毕业生,虽然有一定分数限制,但整体基础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前两年应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后三年的课程应在前两年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拓宽,同时应该避免脱节和重复,以免产生难度过大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或衔接不当出现知识面断层,整个课程体系应做到有机、有序的衔接,工作岗位能力、知识点、技能操作都能实现无缝衔接。

2.3 协调一致,努力实现计应专业课程标准统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覆盖面相对较广,每个学校偏重的方向不一致,这就容易造成课程体系庞杂,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统一地课程标准,很容易造成中高職课程关联性较差,衔接不紧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为避免因为课程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在五年一贯制计应专业课程标准制定的时候一定参照高职院校计应专业的课程标准,形成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确保课程衔接的连续性。

2.4 教学资源不匹配的问题突出

在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轻视中职阶段教育的情况,中职阶段缺乏特色教学资源,不能够像高职阶段那样,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方面,针对性不够,教育笼统化,甚至出现多个专业,中职课程开设完全一样的情况,不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或积累。

针对这种情况,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一方面与高职阶段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就是建设或者引进外部的优质教学资源,诸如引进智慧树、超星学习通等课程资源,取长补短,为己所用。课程资源的建设或者引进后“消化”都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唯有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切勿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反而会影响引入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资源的共享,还是引入外部教学资源,都需要进行“改良”,以此來保证学生学习的无缝对接,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实际操作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可以通过与高职阶段配套的实验实训场地或设备共享来实现,确保“动手”能力不落下,同时结合中职阶段实际教学需求来完善实验实训流程,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2.5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实际需求尚有差距

大多数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在中职阶段是有统一管理部门的,诸如:五年制大专部、基础教育部等,而对负责五年一贯制中职阶段教学的教师的管理相对松散,管理模式也千差万别,这就使得中职阶段教师与高职阶段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部分高职学院教师,因为长期负责高职阶段教学,在临时负责中职阶段学生教学时,会生搬高职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诸如负责高职阶段PhotoShop教学的教师,如果参照高职阶段的教学进度、教学模式来从事中职阶段学生的教学,就会造成学生学习难度加大,造成大部分“跟不上”的情况;无论是在学生实际动手的专业技能的传授上,还是在学生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分歧,最终导致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首先是高职教师与中职教师相互交流,定期探讨,在学校层面实现高职阶段教育与中职阶段教师交流机制,特别针对担任中职阶段开设专业基础课的教师,让教师在角色变换中更加容易感知中高职教学的差异;其次是开展专题研讨会,让高职阶段教学教师与中职阶段教学的教师都参与到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研讨中来;最后开展多种多样教学教研活动,诸如一对一帮扶、集体听课、信息化教学培训等,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6 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贯通式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能够有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科学管理。在五年一贯制计应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中职阶段转入高职阶段中间缺少毕业的教学质量监控,或者说缺少检测环节,诸如中职阶段课程结束以后,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需要达到什么水平,英语、数学达到什么标准,能否与高职阶段课程实现有效衔接,除了文化知识外,实际操作技能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些都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或者手段。所以在学校质量评价机构主导下,构建针对五年一贯制计应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势在必行,通过中职阶段教学实施院部与高职阶段教学实施院部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建立由主管教学的院部领导、教研室主任、专科课程教师、辅导员等参与,形成教学质量评价过程规范、监督促使到位、反映真实、反馈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整个衔接过程的高效和高质量。

2.7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难题

五年一贯制计应专业学生的来源是应届的初中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录取分数线限制,但整体是落后与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这部分学生一般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都处于青春期、叛逆期,这与高职学生需要养成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素养,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文化基础薄弱、不良的学习习惯,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加上从中职讲授式被动式学习向高职自主式学习方式转变,这些不但给教学带来了压力,也给学生学管带来了新的难题。

3结语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教学质量、推进中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五年一贯制作为中高职一体化诸多模式中的一种重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能够有效避免学生中职毕业后继续学习时出现的知识重复,既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又构建起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的立交桥,提高教育效益。本文针对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能对五年一贯制计应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更加紧凑有所帮助,为提高五年一贯制计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项春媛.协同理念下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5):173-174.

[2] 张晖.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高职衔接培养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3):128-129.

[3] 陈琼,吕原君,丁长涛.基于 “一平台、二融合、三承接” 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教学研究,2019,42(2):82-86.

[4] 郭鑫,张云华,吴山.中高职学生升学衔接问题分析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7-99.

[5] 易丹.“3+2” 层级递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9(2):51-54.

[6] 刘亚莉,易佳丽,武竞业,等.中高职衔接 “3+2”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2):7-8.

【通联编辑:光文玲】

猜你喜欢
五年一贯制课程衔接计算机应用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如何提高五年一贯制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
五年一贯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包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