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创作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探析

2021-03-15 05:47陶明信
百年潮 2021年1期
关键词:东征河东沁园春

陶明信

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

1945年10月7日,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将所作《沁园春·雪》(以下简称《雪》)书赠柳亚子先生,其后,柳亚子将《雪》在“柳诗尹画联展”中展出,并为联展作跋评论:“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据吴祖光回忆,他得到《雪》词后,认为《雪》“真可谓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依傍,自铸伟词”,遂于1945年11月14日在其担任编辑的《新民报》晚刊第二版副刊“西方夜谭”上率先刊出了《雪》的传抄稿。

《雪》一经发表,即震动山城乃至整个诗坛。在此后数十年间,传诵不已,充分展现出人们对《雪》的喜爱与推崇,由此也体现出《雪》强烈的艺术魅力。

本文试从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方面来探讨《雪》的自然景观描写、历史人物选取及其创作时间与地点等相关问题,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不同的阅读视角。

关于《雪》诞生的地理环境

《雪》描写的是“北国风光”,长城与大河是其视野中最显著的景物。陕北是《雪》的孕育或诞生地。黄河在陕北的东、西及其以北的地区呈“几”字形分布。“几”字所环抱的这一大片地区属于广义的鄂尔多斯地区(地质学上称为“鄂尔多斯盆地”),其主体为西北部的毛乌素沙漠。陕北的长城大体沿毛乌素沙漠的南东边缘分布,从其西南部的吴起、志丹经靖边到东北部的榆林、府谷一线。此线东南侧属于黄土高原。毛泽东率中央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13日到达瓦窑堡,1936年2月离开瓦窑堡到清涧县渡河东征,穿行于长城沿线南侧地区。

《雪》中对“原驰蜡象”的注释为:“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构成黄河“几”字形右(东)“笔画”的则是沿晋陕大峡谷自北向南奔流的黄河。秦晋高原应该是指晋陕大峡谷两侧的地区,主要包括陕北(鄂尔多斯地区)与山西地区,是一个以地形高度划分和以分布区域命名的地理单元。在地域范围上,秦晋高原又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黄土高原是以黄土分布区划分并命名的地理单元,范围远大于秦晋高原。其中陕北一带黄土连续分布,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区;河东山西多山脉而黄土断续分布,为非典型黄土高原区。陕北地区的地质构造稳定,地层近乎水平,顶部多为黄土覆盖。在长期的地质过程中,流水在地表黄土中侵蚀出纵横交错的沟壑,其间形成浑圆状穹起的黄土峁和长鼻状的黄土梁,成为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貌,陕北是其典型地区。由此可知,《雪》正是将“莽莽”之中大雪覆盖的黄土峁和黄土梁的组合形象比喻为在高原上奔驰的“蜡象”。

晋陕大峡谷东侧为吕梁山脉,属“河东地区”,其许多山峰在海拔2000米以上(主峰孝文峰高达约2831米)。红军渡河东征途中,自西往东眺望,即为南北向延伸起伏的吕梁山脉,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连绵起伏的雪岭犹如空中飞舞的银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正是运用比喻的手法对雪后的吕梁山和黄土高原特有地貌与景观的生动描写。

简而言之,陕北乃至鄂尔多斯地区“原”的地形地貌特征很明显而“山”的特征并不明显,而河东吕梁山地区恰恰相反,“山”的地形地貌特征明显。因此,“银蛇”的具体图像应源于河东的吕梁山,而“蜡象”的“原型”则为陕北的黄土峁和梁的组合形象。由此也可知,《雪》诞生的地理环境主要是由黄河所环绕的毛乌素东南侧的黄土分布区与河东侧的吕梁山一带。

关于《雪》中历史人物的背景与选取

较普遍的说法是,《雪》选择中国历代皇帝中几位“重量级人物”进行评述。据《中国历代帝王志》等有关史料记载,《雪》所评述的几位人物的历史活动都与鄂尔多斯或河东地区有密切关系。

秦皇汉武: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以南地区(鄂尔多斯),屯田戍边,修建长城和纵贯咸阳—陕北—九原(包头)的秦直(驰)道。蒙恬与扶苏的驻地上郡就是瓦窑堡北侧的绥德。北征匈奴则是汉武帝一生的大规模军事活动,位于西汉国都长安正北的鄂尔多斯地区则是其最主要的军事活动区域。当时在该区黄河南侧还修筑了朔方城,从内地迁10万人定居。

唐宗宋祖:公元619年,唐太宗(时为秦王)李世民乘黄河冬天冰封,率军由陕西从晋陕大峡谷南端的龙门东渡黄河进入河东,次年通过柏壁(山西新绛一带)之战等战役,平定了山西割据势力刘武周。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多次发动对河东地区北汉政權的征战,并曾于公元969年率军亲征,围攻北汉都城太原。描写赵匡胤这一历史故事的《下河东》也是非常流行的秦腔与晋剧剧目。

成吉思汗:约在1205—1227年期间,成吉思汗曾先后六次亲率大军征伐位于河套及河西一带的西夏。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西夏途中病逝于鄂尔多斯西缘六盘山下的清水,其陵寝就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据说“鄂尔多斯”地名就源于成吉思汗宫帐“鄂尔多”一词。1939年,为防止成陵落入侵华日军手中,成陵西迁甘肃兴隆山,6月21日途经延安时举行了公祭,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敬献了花圈。

从以上史料分析,《雪》所评述的“人物”都是在词作诞生地有过重大历史活动与建树的著名历史人物。反之,从另一个角度看,比如《浪淘沙·北戴河》中所述及的魏武帝曹操是作者评价较高的历史人物,但《雪》中并没有出现类似“秦皇魏武”抑或“周文汉武”的其他历史人物。可见,《雪》中出现的人物并非只是为了满足“填词”之需要而在历史长河中任意选取的。毛泽东熟知历史,并极为关注地方史志。结合前述地理环境方面的分析,《雪》所描写的具体景观与人物都是建立在其诞生地的自然环境与历史事实基础上的。

关于《雪》诞生的具体时间与地点

长期以来,关于《雪》的具体写作时间、地点及创作背景,存在不同的记述或说法。其中援引较多的说法是在1936年2月东征渡河前夕,作于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曾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叶子龙在其回忆录中对此有具体记述:“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离开瓦窑堡,28日到达延长城内;2月初,在清涧县袁家沟,亲自来到河边侦查渡口情况。也就在这时,在黄河边,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吟咏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名篇《沁园春·雪》;20日毛泽东带领部队过河。虽已是初春季节,山峁上还有残雪,两岸结着厚厚的冰,中间约100米河段终年不封冻,水流湍急。我与毛泽东一起涉冰过河,先要走过很宽的一段冰面才能上渡船。冰面上有许多巨大的裂缝,需要跳过去。”据袁家沟红军总部旧址资料介绍,毛泽东1936年2月5日到袁家沟,翌日天降瑞雪,7日(《毛泽东年谱》中为8日)踏雪到黄河边察看渡口情况,当天晚上回到袁家沟写出了《沁园春·雪》。

另一种说法是,1936年2月22日这天下着小雪,毛泽东东征渡河后途经山西石楼县玉牒镇,夜宿留村贸易客栈时创作了《沁园春·雪》,该客栈也已设纪念馆。近年来,网上介绍这方面的文章很多。还有个别文献认为《雪》写于延安,甚至还有人认为,作者是在飞赴重庆的飞机上才看到“长城内外”和“大河上下”的。

毛泽东1945年10月7日在重庆书赠柳亚子《雪》的附信中写道:“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在正式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中,《雪》的写作时间标注为1936年2月。毛泽东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到次年2月初东征时,只有3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因此,在10年后的1945年10月将这一时期说成“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是很自然的。根据《雪》标注的写作时间,可确信《雪》作于东征初期的渡河前后。创作《沁园春》这样格律复杂的长调词,尤其是《雪》这样的千古绝唱,应有一个过程,何况东征过河前后军务非常繁忙。因此,很有可能《雪》在袁家沟之前已经开始酝酿,到袁家沟时产生了较完整的初稿。此后,在经历了渡河和吕梁山区的行军,到留村客栈后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并进行推敲,写出了新的修改稿。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实,1945年书送柳亚子先生的词稿在以后也还多次进行过修改。其中的“原驰蜡象”句在当年赠柳时书写为“原驱腊象”,在1957年《诗刊》创刊号正式发表《雪》时改为“原驰腊象”,在1958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中改为“原驰蜡象”。而且还有一种解释,腊象即真腊象,真腊为柬埔寨之古国名。而“蜡象”为白色,与雪原相一致且与“银蛇”对仗更工,故改之。所以,《雪》不是一时一地完成的,故将东征初期视为《雪》的主创时期可能較为客观。

毛泽东曾在1958年有针对性地对《雪》作了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尽管如此,但毛泽东本人并不赞成对诗词作统一的注解,认为“诗不宜注”,“我的诗词也让别人去理解吧”;1964年1月31日在回复周世钊有关如何理解其一些诗词(句子)的信中又说,“拙作解释,不尽相同,兄可以意为之。”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对于一首作品,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这除了作品本身之外,还与读者的视角、阅历、爱好或情感等因素相关。(责任编辑 黄艳)

猜你喜欢
东征河东沁园春
庆丰收 感党恩 农之源 韵河东
基于现金流量视角的成都东征财务风险分析
百名科技工作者重走红军东征路
沁园春·赞中原
国博开展“河东之光”,展出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朝送暖
河东美呔呔
河东民歌现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