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党组织创建全记录(二) 追寻安徽第一个农村党组织诞生历程

2021-03-15 05:38吴玉才孔海棠
党史纵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寿县淮南支部

吴玉才 孔海棠

小甸集,位于淮南寿县,这个江淮大地上很寻常的小集镇,90多年前却发生了一件彪炳史册的大事——1923年,安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此成立。从此,安徽革命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马克思主义在淮南的传播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剧,一大批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欲挽救民族危亡,必开通民智,向民众灌输革命进步思想。由于当时寿县的民主革命思想较为活跃,许多革命者积极利用举办新式学堂的机会,宣传革命思想,加之寿县教育传统源远流长,因此一直走在革命教育的前列。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寿县地区已有新式学堂20多所,这些学堂大多成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场所。据曾任安徽省都督的寿县人柏文蔚回忆:寿县“诸同志多热心奔走,创办学校,开通民智,灌输思潮,大有一日千里之势。会党兄弟,绿林豪杰,群相附翼”,“从此与淮上诸同志深相契合,革命思潮遍于乡里”。这些活动为党组织的创立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学生反帝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像一声春雷震撼着淮南大地,催人觉醒。当时,在蚌埠怀远县含美中学读书的淮南籍学生廖运周、廖运升、吴云、吴霖等挺身而出,组织学生会,积极响应五四运动。5月7日,含美中学的淮南籍部分学生来到淮南凤台县文昌宫小学宣传五四运动,并成立了學生联合会。从此,在淮南地区形成了一个以学生为先导、有各界人士参加的声援五四运动的斗争热潮,这一运动持续了几个月之久。淮南人民的革命浪潮,成为当时全国反帝反封建洪流的一部分,标志着淮南人民的觉醒,为中共党组织在淮南地区的建立做了思想准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淮南青年知识分子中得到了迅速传播。

在上海、芜湖等地求学的一批淮南籍进步学生最先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到1923年间,在芜湖读书的曹蕴真、曹渊、薛卓汉、王培吾、徐梦秋、曹广化、方运炽等10余名淮南寿县籍学生,“鉴于社会日趋险恶,改造事业刻不容缓”,发起组织“马克思学术研究会”,并成立了名为“爱社”的革命团体,通过研究社会问题,提高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继而培养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特别是在听了恽代英的“反对帝国主义”“青年运动的道路”等演讲后,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启发,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和参与抗税、罢工、募捐等社会实践,走上了一条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此外,他们积极同家乡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联系,寄回《唯物史观》《社会进化史》等马克思主义书籍和进步刊物《新青年》《向导》等,让家乡的进步青年阅读。薛卓汉、曹渊、曹广化等人还利用寒暑假返回家乡,以串亲访友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这些在外地求学的进步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回到家乡,以小学教员的身份进行革命活动;另一部分则转入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上海大学读书。

1922年春,寿县籍学生曹蕴真、曹渊、薛卓汉、方运炽、徐梦秋、徐梦周、陶淮、李坦等数十人先后来到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革命理论。在学习之余,他们积极参与组织、管理平民学校,不断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工会,培养革命骨干。他们也因此更加了解工人阶级,从中受到教育,并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大学中的安徽籍学生党员共有39人,其中寿县、凤台籍25人,占比约64%。

1923年初,从上海回寿县的李坦在自己家里创办了“改良私塾”,招收二三十名青年学生,不读“子曰诗云”,开设数学、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传授科学知识,宣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革命道理。当地知识界和教育界成为全县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1924年暑假前,上海大学党组织为扩大宣传,壮大队伍,决定派遣寿县、凤台及其周边地区的学生、共产党员黄天伯、吴云、吴震、桂超和胡萍舟等人,在暑假前返回家乡创办淮上中学,并指定由胡萍舟、吴云负责。胡萍舟、吴云等遵照党组织的决定,于当年暑假从上海回到寿县、凤台。经过短期筹备,在寿县上奠寺南曹家岗小郢村曹子善家办起了淮上中学补习社,招收了三四十名失学青年。淮上除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外,还开设了社会进化史、政治常识和唯物史观等课程,组织学生学习《共产党宣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淮上中学补习社开办整整一年,在淮南及周边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点燃了淮南人民向往革命、追求真理的火种。在补习社读书的许多青年学生,后来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这一时期,还有一些在外地读书的共产党员也相继回乡,宣传马克思主义,进行革命活动。1924年,在上海大学读书的淮南籍学生、共产党员程阔庭、黄天伯回到家乡凤台县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在高皇、古沟、平圩一带组织了革命妇救会和小学教师联合会,并于1925年春在汪庙小学召开了小学教师联合会成立大会。同年春,寿县的共产党员李相早来到凤台县,以教书为掩护,在桥口、沈台孜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

马克思主义在寿县的广泛传播,为小甸集特支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甸集特支的建立

1922年,在寿县小甸集小学任教的曹蕴真,以在外地入团的学生为骨干,在小甸集成立了S·Y(英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缩写)特支,书记曹蕴真,团员有徐梦周、鲁平阶、胡宏让等人。1929年5月9日,中共寿县县委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寿县在民国十一年就有二三同志的组织,当时是党的婴儿的时候。”报告中的“二三同志”就是指曹蕴真、徐梦周、鲁平阶,而“组织”就是指小甸集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隶属于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甸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成立,为发展党员和建立寿县地方党组织准备了条件。

1923年冬,曹蕴真、薛卓汉、徐梦秋等根据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兼上海区执行委员会的指示,接受了在寿县发展党组织的任务。他们首先把进步的教师、学生和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学生会、农会等形式,趁着各种民俗节日和集会讲演革命道理,指出劳动大众受苦受难的根源和奋斗的方向,号召大家树立起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这年冬天,他们先后介绍了上海大学学生方运炽、小甸集小学校长曹练白和在宣城省立第四师范读书的陈允常等人入党。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革命队伍的壮大,在寿县地区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

1923年冬,曹蕴真、薛卓汉、徐梦秋等人在小甸集小学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成立了中共小甸集特支,由此,安徽第一个农村党组织正式诞生。成立之后的“特支直属中共中央领导”,并与中央设有“交通”,负责上下来往的通讯。通过“交通”,中共中央不断地给特支发布指示,要求特支对内发展党员,对外建立农会、妇会、商会等群众组织。据史料记载,中央给特支的指示部分利用夹层纸的旧小说书籍传递,或是用米汤书写密信。除此之外,中央还经常给特支邮寄《新青年》《中国青年》等革命书刊,帮助特支进行思想建设。在特支书记曹蕴真的组织带领下,所有成员按家庭住址进行分工,并以小甸集、瓦埠、李山庙小学为阵地,以教书为掩护,趁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积极进行党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小甸集特支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寿县的革命形势。在特支的领导和影响下,小甸集一带反压迫、反剥削的群众运动高涨。短短半年多时间,在小甸集就发展了党员20多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淮南地区乃至安徽各地的党组织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

革命火种燃遍淮南各地

中共小甸集特支的建立,为寿县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1924年9月,薛卓汉介绍陈允常、方运炽、方运初、方亚恒等人到寿县瓦埠小学教书,并于当月建立了中共寿县瓦埠小学支部,支部直属中共中央领导,下辖李山庙、吴山庙、窑口集、小甸集、宋竹滩、上奠寺6个党小组。至当年年底,支部即拥有党员20名,人数接近当时安徽省全省党员的一半,1925年6月党员人数达40多名。这些党员大部分以教书作为掩护,通过组织学生会、群众集会等形式,宣传党的主张,发展组织。与此同时,薛卓汉、徐梦秋、徐德据等人还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寿县支部,1925年1月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寿县支部。该支部刚开始属于江浙区执行委员会领导,1925年2月,改属团中央领导,同时也受中共瓦埠小学支部领导。团支部有团员11人,徐德据担任书记。

1925年6月,中共中央派王弼、朱松年回乡,在寿县城关黄隆兴客栈召开党员会议,成立中共寿县城关支部,直属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设在北街丰备仓小学,随后迁至育稚小学。陈允常、龚铁汉、朱松年先后任支部书记。该支部下辖李山庙、小甸集、吴山庙、窑口集、宋竹滩、上奠寺、石家集、堰口集、团城子、城关等10个小组。支部的主要工作是宣传群众、抵制日货、声援五卅运动,还组织了寿县各界沪案后援会。

1926年3月,薛卓汉奉命回到家乡寿县发展组织,在窑口集党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中共寿县窑口集特别支部,直属中共中央领导。1927年7月,特支改属中共寿县凤台临时委员会领导。1926年夏,薛卓汉巡视皖北时,在堰口集党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中共寿县堰口集支部,王墨林任书记,直属中共中央领导。1926年冬,因该支部绝大多数党员赴武汉投身北伐,仅留下少数党员分散活动,便将其编入窑口集特支,中共堰口集支部的活动也随之结束。

1927年,国民党右派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兩党合作破裂,中共转入地下活动。5月,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简称“省临委”)迁驻汉口。7月,鉴于寿县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较好,加之当时在武汉的寿县、凤台籍党员有20多名,省临委决定由薛卓俊、朱松年、许一清、曹广化等组成中共寿县凤台临时委员会(简称中共寿凤临委),负责人薛卓俊,10月,曹广化任书记。中共寿凤临委直属省临委领导,并在凤台县设党的通讯员,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农民运动、组织武装斗争。同年,在小甸集成立了第一个区委——中共瓦埠区委会,为保密起见,代号“燕生”。区委书记由曹鼎担任,下辖小甸、上奠、大井、杨庙、瓦埠、张咀6个支部。

1927年7月,在中共寿凤临委的领导下,王影怀、吴则鸣、王敬之等人回到凤台汤王庙成立了党小组,王影怀任组长。同年底,发展了6名党员,并在原党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汤王庙支部,王敬之任支部书记。同年秋,吴则鸣受汤王庙党小组派遣到姚皋店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发展了程东方等5名党员,于12月成立了中共姚皋支部,吴则鸣任支部书记。汤王、姚皋党支部建立后,党组织发展较快,于1928年夏成立了中共汤王区委,书记王敬之,隶属中共寿县县委领导(1928年3月,中共寿凤临委解散,成立中共寿县县委)。

1927年12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寿县、凤台籍共产党员孙一中、廖运周、廖运泽、吴勤吾、程阔庭等人,受中共中央军委派遣,与已前往寿县的许光达、廖浩然等会合,来到国民革命军驻寿县柏文蔚部办学兵团,建立和发展党组织,组织革命武装力量。由于学兵团内革命青年活动过于红火,迫于蒋介石的压力,柏文蔚撤销了孙一中团长的职务。此后,根据学兵团党委与寿县县委联席会议的决定,全体党员撤出学兵团,转移到农村开展农运工作。

1928年2月,中共寿凤临时县委派共产党员范毓南、岳龄云到凤台白塘庙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建立了凤台县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凤台特别支部(以谐音代号“冯德芝”),范毓南任特支书记。接着,王圩孜、廖家湾、高皇、安成埠、黑泥洼等地先后建立了党组织。

到1928年底,淮南地区已经建立起区委2个、特支2个、支部20多个,有党员200多人。中共小甸集特支点燃的革命火种,逐步汇聚成熊熊烈焰在淮河两岸燃烧起来。

1929年8月30日,中共凤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田家庵三和姚皋店小学召开,选举成立了中共凤台县委员会,刘启元任县委书记。中共凤台县委的成立,大大加强了淮南地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1929年12月,阜阳中心县委机关迁往淮南,此后,将淮南煤矿作为工运工作的中心区域。1930年春,淮南矿区先后建立了淮矿特支、士兵支部等党的组织,领导矿区工人和周围农民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5月1日,淮南地区中共党组织在田家庵组织了有2000多人参加的庆祝国际劳动节的集会和游行示威。5月3日,又在大通组织有1000多人参加的集会和游行。共产党员和各界人士在会上演讲,明确提出工农兵联合起来、打倒地主豪绅、打倒资本家、打倒国民党的口号。由此,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遍及淮南地区城乡。

20世纪30年代初,淮南各级党组织遵照党中央确定的“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积极领导当地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暴动,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白塘庙起义、瓦埠暴动、黄家坝暴动等。

1931年3月27日,回到家乡的小甸集特支创始人之一、中央巡视员方运炽在瓦埠召开了寿、凤、阜三县负责人会议,成立了皖北中心县委,作出了发动瓦埠暴动的决定。3月29日,暴动队伍云集泰山庙,成立了由方和平任大队长、曹鼎任政委的“皖北红军游击大队”。3月30日,暴动队伍扛起绣有镰刀斧头的大旗,涌向瓦埠街,逮捕地主豪绅10多人,缴枪100多支。之后,在国民党和地主武装的疯狂反扑下,游击大队寡不敌众,被迫撤退,暴动就此结束。瓦埠暴动震动江淮,声援了鄂豫皖苏区红军的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在安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共小甸集特支成立时,只有8名党员,但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起了领导淮南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夺取民族解放的重任,充分展示了中共国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和使命感。此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淮南人民经过前仆后继的浴血斗争,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迈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征程。(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 2016D01) (责任编辑:徐嘉)

猜你喜欢
寿县淮南支部
寿县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支部联建润“甘泉”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瑶山党支部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后发县域的“新路”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高钙植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