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 任国岩
会展业是新世纪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服务业。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会展业发展、会展项目举办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杭州市是国内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加强会展人才教育培养的研究工作对提升会展业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产业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会展产业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逐步拓展,已逐步由以策划举办品牌项目为主逐步向经济体系、城市战略等层面转化。
2.产业层次不断丰富。会展业具有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等六个层面的结构特点,呈现出公益性与经济性双向特征。近年来,会展业已逐步形成以主场外交为特征的政治外交类项目、以社会文化为导向的公益类项目、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专业类项目、以流量经济为标志的消费类项目等四大类项目。
3.会展业功能逐步完善。会展业发展呈现注意力经济、平台经济、格局经济、聚合经济、流量经济、消费经济等特点,进一步提升了会展业的综合功能。
4.发展面临一定挑战。一是国际会展业呈现出集团化、全球化、链条化趋势,跨国会展企业进入中国,将对稍微落后的国内会展业带来品牌、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冲击;二是国内会展业呈现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强化、会展项目逐步增多、会展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三是区域中心城市的极化和辐射现象,例如浙江省外的南京、苏州、合肥等经济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以及宁波、义乌等省内主要会展城市,都对杭州会展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
1.人才的作用与价值分析。一是人才的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研究的主要途径。二是依托会展大数据开展研究,形成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产业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开展分析,形成科学的决策体系是会展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三是会展人才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也符合会展业人才创新提升的基本规律。
2.会展人才培养的途径分析。一是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二是国内外人才培养合作。三是会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四是会展从业人员再培训与再提升。
1.国内会展教育情况比较分析。我国是全球会展本专科院校数量最多的国家。自2002年国内批准院校开展会展人才培养以来,共有126所本科院校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此外,截止2019年12月,全国共有29个省份、77个城市的院校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2.杭州市会展人才的基本情况。杭州市是国内会展教育最发达、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浙江省会展学会的统计数据表明,杭州市“十三五”期间共有11所院校累计招收会展专业学生5506人,其中本科专业学生1474人,专科专业学生人3388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644人。学生数量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茅。
3.会展人才服务情况。一是企业方面。业态蓬勃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强烈。二是会展教师紧密依托重大会展项目,积极服务产业,开展课题研究,整体水平持续提升。三是杭州市近年来结合G20峰会等大型会展项目,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四是杭州市每年都要举办多场会展教育配套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在服务产业的同时,对扩大杭州市高校的影响力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4.人才培养短板分析。一是专业层次结构不尽合理。本专科专业的学生较多,研究生层次的学生较少,难以满足会展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二是人才使用方面,企业缺乏长远考虑。受到经营压力的影响,企业不愿意从长远发展战略的角度培养使用人才,喜欢即插即用型的人才,导致双方都没有长远考虑;企业没有重大会展项目带来较多的利润导致行业工资偏低。三是杭州会展企业缺少有影响力的会展项目,会展企业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缺少技术含量,很多毕业生感到短期内自己的发展看不到希望,所以不愿意在会展企业长期工作。五是高端人才引进方面。普遍存在缺少界定标准、缺少可引进的对象、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
调研表明,“十四五”期间,杭州市应需要2万名以上会展专业人才。主要需求方向是数字会展人才、小语种人才,以及会展场馆管理、会展项目策划、大型企业管理、会展高端服务等人才。未来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专业建设。一是优化布局。层次方面,加强研究生层面会展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努力培养更高层次的会展研究和服务管理人员;类型方面,重视研究、策划、设计、管理、服务等高层次人才;专业方面,不仅要重视艺术设计、广告传媒等方面的人才,还要重视培养数字会展、主场外交、会展场馆选址与设计、高级翻译人才(尤其是小语种人才)。二是提升质量。要加强会展专业建设层次的提升,努力争取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要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尤其是重视与德国、美国、法国等会展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会展产业及高校的合作;在教学与科研融合方面,政府和协会要为高校与企业搭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桥梁,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大会展专业师资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具有国外留学背景、具有较强国际视野的境外高校毕业生;要强化科研扶持,会展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科研主管部门的沟通,争取设立更多的研究课题支持会展专业教师的创新提升。
2.人才引进。一是机制建设,要完善政策环境。按照高端紧缺人才等标准,优化提升会展人才引进政策,为高层次会展人才流动到杭州落户创造条件。二是要为高层次会展人才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敢压担子、敢放手使用、敢支持创新,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后续扶持。三是完善支撑体系。要支持高端会展人才到国内外合作交流、兼职挂职等,培养全方位能力。四是高端人才培养。依托在杭高校,发挥主管部门作用,设立人才工程项目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培养流程,进一步规范高端会展人才的培养,要加大会展科研扶持力度,为高端会展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可参照相关城市的做法,为会展人才学习、调研、休闲等创造有利条件。
3.培养提升。一是创新培训手段,使用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创新培训手段。二是创新培训机制。政府培训与行业培训、高校培训有机结合。三是强化培训政策。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对培训主体给与必要的支持。四是做好培训服务。要通过建立在线培训平台、开展积分累积政策、评选培训名师、开展专题培训等手段,优化会展人才的培训工作。五是加强人才培养标准建设。六是做好会展职业技能体系建设。结合教育部产教融合“1+X”的相关要求,建议以杭州为支撑,联合省内相关城市,加强与省教育厅、人社厅等部门的沟通,争取早日设立浙江省会展人才职业资格证书项目,为提升行业的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4.政策扶持。一是加大对会展教育投入。增加市级专业建设数量,设立相关产学合作基地,支持会展专业所在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学院。二是加大会展科研支持力度。市科技局、市社科联等可专门设立会展相关课题,支持专业教师开展研究。三是组建高端会展业智库,系统加强对会展业研究,鼓励教师撰写研究要报,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支撑,努力打造“杭派”会展科研学术群体。四是加大对会展线上教学的投入,推动课程平台和在线实践平台建设。
5.產教融合。一是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系统构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产业培训一体化的联动机制。二是发挥社会组织在专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尤其是发挥协会、学会、专委会在杭州会展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三是加强国内外合作,尤其是与国外会展高校、企业的合作,提升杭州会展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内外影响力。
作者简介:
杨骏 杭州市发展会展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任国岩 浙江万里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