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钦
[摘 要] 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工作模式对于促进科研工作发展、提高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高校科研管理实践,从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科研考核评价、科研激励与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探讨有效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效能的实现路径,对于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科研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校;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工作效能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4-0086-04 [收稿日期] 2020-08-08
一、引言
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等。科学研究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教学队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抓手,对高校科研工作起整合、导向、激励、服务及监督作用,贯穿于高校科研活动全过程[1]。科研管理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组织和发动机制,是一项特殊的行政管理工作,通过整合和协调各种资源,为教师开展项目研究和科研活动服务,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工作模式对于促进科研工作发展、提高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对于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如何建立符合高校科研发展实际的科研管理体制,如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如何科学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平,如何培育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队伍,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保驾护航,科研管理工作效能的充分发挥,是高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3]。本文通过总结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分析高校科研管理规律,从而有效提升科研管理效能,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有力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二、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科研管理组织体制不够合理
传统的科研管理组织体制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4]。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决策从顶层向底层流动,而信息则从底层向顶层汇聚,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不够充分,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与市场实际需求的对接较少。
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是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科研管理人员的任务繁重,如组织申报各类基金、各部委项目,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科研工作量考核评价,科研成果认定、科研报表的统计等,需要与上级单位和本单位多个部门、院系、教师对接,业务性和事务性工作交织,工作量大、时间节点多,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与科研人员相比,科研管理人员在收入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劣势较为明显,容易产生技不如人的思想包袱。科研管理人员在物质和精神上承受着双重压力,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科研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
(二)科研考核评价与激励存在问题
目前,各高校科研考核的重点是申请重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把科研项目的级别和经费额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使得科研人员每天考虑的不是科研本身,而是想尽办法申报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重申报、轻结题的怪象,不利于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沉淀。
科研激励没有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只注重对部分优秀科研人员的拔尖激励,对其他科研人员激励不足,对优秀科研人员存在重复激励、激励过度等问题,容易造成激励的明显不公平,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凝聚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另外,科研激励政策缺乏持续性和长远考虑,激励政策的朝令夕改,容易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激励困境。
(三)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较低
目前,高校每年产出大量科技成果,但真正转移转化的比例偏低,高校的科研成果普遍重理论、轻实践,距离市场和企业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比如高校产出了很多高水平的SCI论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果转化较为困难,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应用型成果,转移和转化比例也普遍偏低。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机构,普遍缺少专业的科研成果转移和转化人才,这也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
三、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效能的建议
(一)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科研领域“放管服”
管理是生产力,管理产生效率。针对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必须创新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建立和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科学、高效、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科研管理方法[5]。通过落实科研领域“放管服”的相关政策,以人为本,放管结合,强化服务,在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给予科研人员合理的自由度,落实“松绑+激励”政策。要把科研项目的重大事项决策权、人员组织权、经费使用权和绩效分配权下放给学院、科研项目负责人,通过建立评价科研投入和产出的量化考核機制,实现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有效监督。在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政策基础上,充分相信和包容广大科研工作者,为科研人员营造潜心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环境,激发科研人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高效的动态科研组织运行机制,通过管理组织的横向化和信息化来实现。管理组织的横向化是指减少科研管理的中间层次,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信息处理权、决策权,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横向协调,共享知识和信息,科研管理部门仅进行宏观管理和横向沟通[6]。充分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实现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交流,实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获奖等科研信息的线上管理,显著提高科研工作效率。
(二)重视科研管理工作和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针对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不强等问题,高校需要重视科研管理工作,在科研管理人员配备上给予倾斜,保证科研管理人员的编制,稳定科研管理队伍。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合理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用待遇凝聚人才。建立保障科研管理人员全身心工作的制度,全面体现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和表彰,在给予精神激励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他们的劳动和付出给予充分认可,从而激发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效能。
建立科研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机制,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培训计划,加强对不同业务岗位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对科研管理政策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加强科研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培训,通过培训提升科研管理效率[7]。科研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了解和掌握所管理领域的国家方针政策、发展动态、发展方向和项目需求,既要懂得科学研究的规律,又要具备科学素养和综合分析协调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三)建立“开放、协作、竞争、流动”的科研激励机制
科研管理活动要围绕调动和激发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要充分运用人性化和多元化管理办法,充分鼓励和尊重科研人员的个性化和自主性需求,建立“开放、协作、竞争、流动”的科研激勵机制[8]。建立起使每一位科研人员都能施展个人才能的科研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多元学术思想的交融和碰撞,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特色学科凝练,创造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和吸引科研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
高校科研人员大多是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进行科研的,科研工作几乎挤占了所有的下班时间和周末、节假日,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很少有时间锻炼身体和照顾家庭,因此,要在给予科研人员精神奖励的同时,加大物质奖励力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关爱,免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创新科研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加大对优秀科研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力度,让科研人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充分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高校科学研究健康发展。
(四)坚持多元评价,优化分类评价,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坚持多元评价。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应避免将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应该对科研活动中的各类成果进行认定和评价,包括:科研成果获奖、学术论文、著作、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科研基地、学术影响力以及对学校科研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其他成果,确保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认定、管理及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创新积极性,在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潜心研究、科研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优化分类评价。高校应针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的特点,分类建立科研评价指标,突出创新质量、贡献和影响。对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论文、著作、标准、专利、软件著作权、学术影响力等进行分类评价,对重大科研项目管理和成果认定科学化、规范化。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论文、著作、创作类成果、研究报告、智库成果、学术影响力等进行分类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真实、准确地反映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
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各专业科研人员的不同情况,统筹兼顾每个科研人员,平衡正、负激励,按照“全面、客观、可比、易行”的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合理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指标权重,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充分发挥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在激发人员活力、挖掘人员潜力方面的作用,营造科研激励的环境与氛围。
(五)优化人才分类评聘,完善职称评价标准
优化人才分类评聘。在人才评聘工作中,关注不同学科、类型、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建立与学科特色、科研方向、岗位特点相适应的分类评聘标准。推进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构建以师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多元评价机制,激励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科学划分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充分体现不同教师特点,促进教师分类发展,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学术成果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职称评审中的学术基本条件应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成果,代表性成果可以替换基本条件中部分成果,代表性成果包括: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高水平论文、专著、教材、发明专利、国际或国家标准、智库成果、学生竞赛获奖指导教师、教学竞赛获奖等。教师在学科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和显著社会效益的,应支持破格申报,充分考虑教师与岗位匹配度、实际水平和发展潜力。
(六)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要把握好三个重要环节。一是立项环节,对申报的各类科研项目要提前论证,进行推广应用可行性分析,对推广应用价值较高的项目,要集中高校的人、财、物资源给予充分保障。二是结题环节,对研发完成的科研成果,要邀请专家进行鉴定和验收,并给予转化指导。三是成果转化环节,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部门要帮助科研人员对接企业和市场需求,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到应用实践中[9]。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政府通过财政支持、政策引导等手段,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对高校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转化投资,并对相关企业给予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优惠和政策扶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大科技成果转化投资规模[10]。高校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思路,鼓励科研人员对接企业需求,产出高精尖技术成果,充分考虑市场实际需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度。高校要集聚科研特色和优势团队,加强集成创新,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四、结论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科学研究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在科研管理的全过程中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高校科研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前瞻性研究、加强高精尖技术攻关、产出创新性成果、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而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模式是完成上述工作的助推剂,必须创新科研管理方法、提升科研管理能力,推动科研高效、持续、健康、快速发展[11]。因此,高校应提高对科研管理科学化的认识,加快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效能。
本文結合科研管理实践,深入分析和研究高校科研管理规律,总结了高校在科研管理组织体制、科研考核评价、科研激励与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效能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重视科研管理工作和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开放、协作、竞争、流动”的科研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等建议。上述建议对于丰富高校科研管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体系,对于全面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推动高校科研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锵,马蔚蔚.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探析[J].科技与创新,2020(06):102-103.
[2]王慧慧,单淇.论高校科研管理制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0):197-198.
[3]赵玉龙.浅谈高校科研管理能力的提升[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02):25-27.
[4]卢静,李佳凤.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效率的路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1):89-92.
[5]窦芳.论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5(04):111-112.
[6]李大为.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综合水平的提高[J].教育教学论坛,2017(06):18-19.
[7]张喜爱,曾庆平,韩晶.浅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09):262-264.
[8]管颖超,陈兰,徐时彬.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04):568-571.
[9]刘佳.科研管理创新助力高校内涵式发展[J].中外企业家,2020(09):166.
[10]岳佩琪.科技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04):166-167.
[11]王飞.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18(0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