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谈及北京地铁给你的印象,相信不少人会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的答案,那有可能是整日的奔波通勤,还有可能是一次地铁中的邂逅,而产生的甜蜜故事……我对于北京地铁的印象始于童年,延伸青年,直至中年,印象中的“主人公”独具艺术气质,却极易被整日与其擦肩而过的你忽视……它们便是地铁中的壁画。
追根溯源,北京地铁的壁画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年龄尚小,恰巧正处于学龄前的读图阶段。印象最深的便是建国门站以《中国天文史》和《四大发明》为主题的壁画。因为画面内容为女娲补天与后羿射日等故事,加之四大发明中所展现的生动场景,所以特别吸引我的注意。此外,东四十条站壁画的色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得那是以运动员与体育项目为主题的壁画,抽象的人物设计,加之鲜艳的配色,直接让我想起了小人书。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北京地铁壁画有了更为丰富的了解,例如建国门站因为紧邻古观象台,所以才会选择相关的主题进行创作。而东四十条站则是因为与北京工人体育场和体育馆相邻,所以选择了体育题材的壁画主题。除了现代体育项目,当时看着非常新鲜的图案,原来是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且均出处不俗。如征战的人物素材源自汉代画像砖,而渔猎人物则出自我国最著名的彩陶。童年总是容易对色彩丰富的事物产生兴趣,留下印象。在这方面,西直门站的壁画并不占优势,以至于我对它的记忆仅仅是一幅泛黄的中国山水画。然而,当你对它的历史了解得越加深入,对它的爱也便越加浓厚,这幅壁画在当今看来可算是真真正正的无价之宝。
让我们将时光的“表针”倒转至1984 年国庆节前,作为献礼工程,地铁2 号线即将开通。曾经担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哪吒闹海》创作任务的著名画家张仃接到北京市政府的创作任务,希望为地铁西直门站创作两幅壁画。接到任务后,一个由当时中国山水画优秀画家组成的团队迅速诞生,让我们粗略了解一下他们的名字:龙瑞、姜宝林、王镛、赵卫、赵准旺、陈平……时至今日,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这些名字在中国画坛上的辉煌成绩。张仃先生在画坛的影响力更为巨大,他曾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的设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提议者之一。
西直门的这两幅壁画,一幅名为《大江东去图》,另一幅名为《燕山长城图》,为了这两幅巨型壁画的创作,这些画家们可谓煞费苦心。首先在收集资料方面,他们对长城进行了实地写生,在当时的条件下,装备并不优越,而且画家们很多并不年轻,跋山涉水只期将长城最雄伟的身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外,因为创作场地受限,团队被安排在八大处的一个军区招待所中,画家们各自发挥所长,又依据画中元素,各自分工巧妙配合,这样一方面避免了长卷的风格不统一,又大大展现了艺术家们最完美的创作状态。
在创作过程中,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画作经历了画家们的几易其稿,终于到了审画的阶段。但对于一幅3米高、70米长的画作初稿,招待所就没有足够的地方可以悬挂。要知道,无法统览整体效果,怎么可能发现问题,再加以放大创作出正式稿?结果大家集思广益,由立面改平面,将画作铺在招待所楼前的場地上,观者站在阳台上往下看。除了创作组自己认真审阅外,李可染、吴作人等老艺术家更是亲临现场,协助审阅,又提出建议,画家们进行调整。最终,一幅大家共同满意的画作终于完成,经过邓小平同志的批复,得以在西直门地铁站与世人相见。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称其为无价之宝,是因为除了以上众多画家们的心力付出与多位巨匠的参与,还源自我们今天看到的每一笔都是原作,并非后期烧制。据资料,当时的工艺采用环氧树脂技术,将巨幅画作分为小块,加以编号,环氧树脂是一种近乎透明的黏稠状液体,干了以后非常坚硬,加工后的画作依据顺序再贴于墙上。经过统计,《燕山长城图》长69.8米、高3米,分852块拼出全图;《长江东去图》长71米、高3米,用了840块拼出全图。我们今天眼前的真迹,一笔一画均见证了艺术工作者对于这座城市的祝福。
北京地铁的壁画艺术并没有因为当年的大制作而得以发展,所以上面三个站点的壁画成为了北京地铁壁画艺术的时代代表。在将近20年后,伴随着北京地铁线路建设发展期的到来,地铁壁画家族有了不少新的成员,更增添了不少新的气息。
地铁6号线的壁画主题与站点周边文化巧妙结合。印象最深的是北海北站,站内一幅名为《北海春萌》的壁画并没有采用写实手法,而是应用了色块设计,来展现九龙壁、小西天、白塔等北海公园的典型景观。设计者将60多种石材依据它们的自身颜色进行拼接。
在金台路站,有这样一幅壁画,夕阳西下,远眺京城,前有层林尽染,中有亭台楼阁,远山披上了金色的衣裳,这如梦的幻影通过现代科技元素的异型彩色玻璃和LED灯光组合,讲述着曾经的过往。值得一提的是,站点中的另一幅壁画《金台求贤》,讲述了燕昭王搭筑高台、上置千金,招揽天下贤士的故事。墙面则使用了鸡蛋皮和鸭蛋皮碾碎后制作而成,不看说明,真想不出眼前的精致壁画取材于这样朴实的原料。
此外,我还特别喜欢地铁8号线天桥站的一幅充满生活味道的壁画,它展现出了老天桥市场的众生百态,那是披着巨大长袍的古彩戏法艺人,眼前的一溜儿大小金鱼缸或许刚刚从袍子里神奇般诞生。那还是旁边耍着大叉的爷们儿,上下翻飞的钢叉赢得了不少喝彩。这边演得精彩,那边吃得热闹。热水从大铜壶里涌出,碗里的茶汤顿时充满了味道的诱惑。后面的小妞子则被盘中的灌肠所吸引,似乎看到了那专注于美食的眼神……
北京城是个不缺故事的地方,贯穿南城的北京地铁7号线如这城市的气质,浸染了宣南的滋味。
可以说,7号线地铁是书法爱好者的胜地,在每一站几乎都可以欣赏到著名书法家题写的站点名称。据资料显示,其中包括纪晓岚第六世孙、阅微草堂书画院院长纪清远,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以及著名书法家张世俊、张有清、薛夫彬等人书写的站名。
北京地铁10号线完美复制了原有2号线环城概念,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城市环状发展的脚步。三元桥站,一幅世界地图壁画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的世界面孔。10号线金台路站的壁画则充满了现代感,蓝天之下,那标志性的高楼大厦,充满了现代城市发展的憧憬,那是CBD的景观。6号线西延段金安桥站,运动员脚踩滑板仿佛从画中而出,正因为这一站点与首钢园,即冬奥会组委会的入驻地紧邻。
北京地铁壁画艺术发展至今,可喜之处在于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带有城市符号、地域特点的元素融入。值得一提的是,新材料、新设计、新思路,也颇具“颠覆”性地为公众带来了不同的北京地铁壁画体验。例如有的站点融入线条设计,用立体线条勾勒出北京建筑轮廓,给人一种立体感与新鲜感。再如一些站点借鉴的是纸艺中的衍纸技艺,用色彩和线条构造出了一个童话梦幻世界……
在北京地铁壁画艺术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冷静思考一些问题。地铁空间如何更好地满足公众对自然界和人文历史的需求?如何让这些设计元素与公众的“密合度”加大?将原有单纯的展示从更多维度便于公众接受,以及对于原有壁画的合理保护与“北京地铁壁画文化”的梳理与传承。
让我们将视野移至宝岛台湾。高雄的美丽岛站站内的“光之穹顶”由人称“水仙大师”的意大利艺术家NarcissusQuagliata打造,耗时近4年,使用了4000多块彩色玻璃。这件全世界最大的单件玻璃艺术品的设计理念,结合了人类的美好祝愿和神秘的自然,展现了浩瀚宇宙中的万物荣枯,一蓝一红两根柱子亦体现了阴阳两极的文化概念。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线路全长108公里,被称为地下艺术博物馆。设计者将地铁站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地下山洞模样。在稍显阴暗的地铁站中,并不突兀的色彩反而赋予了乘客们一种神奇的活力。
当我们将视野置于更为广阔的空间,会发现设计的空间还很大,如今的北京地铁壁画虽然经历了初创与发展阶段,也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案例,但这样的公共艺术与城市之间的关联之路还有很长很长。北京拥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相信这些将会成为设计者们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如何融合?如何创新?或许还有如何解读?如何保护?如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