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技术、市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人才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对建筑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员工培训质量、促进企业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企业;员工培训;质量;对策
0 引 言
企业的发展受企业内部职工的影响,职工的专业素质、综合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与质量,因而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牢牢抓住市场,必须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使员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不断地提高其自身工作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 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及原则分析
1.1 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人才、技术与市场是影响企业运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在极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要满足其自身稳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加强内部员工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十分重要。
概括而言,建筑企業对其内部员工进行相关教育培训有利于快速提升职工素质能力与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施工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效率与质量,提高职工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而确保员工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其自身最大效用并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2 建筑企业员工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建筑企业对员工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并非一项简单的学习活动,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领导或管理层从大局出发,结合企业内部员工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并且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保证员工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能够切实得到提升。因此要求建筑企业在对企业员工开展具体的教育培训时,要高度重视并严格遵循系统性、主动性、效益性、科学性与针对性原则。
1.2.1 系统性
建筑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无论是以加强教育的方式还是培训的方式都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其一,对职工的培训并非针对某一部分员工进行,而是属于企业全体员工;其二,对员工能力的培养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员工培训工作一直贯穿于员工整个职业生涯。
1.2.2 主动性
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员工培训质量,影响企业内部培训效果。建筑企业在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时应要求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1.2.3 效益性
建筑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贯穿于员工整个职业生涯,对员工的培训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员工专业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因而企业对员工培训还应遵循效益性原则,通过企业前期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对员工进行合理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从而在企业实际运营中促进其整体业绩的提升,最终达到价值增值的效果。
1.2.4 科学性
建筑企业部门众多、员工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在具体开展员工培训时要注意其培训方式与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实现培训流程的规范化与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1.2.5 针对性
建筑企业员工培训还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针对企业内部员工实际情况,找准培训的重点与要点,坚持对症下药,针对性地提升其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保证培训与预期效果完美契合[1]。
2 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对员工培训重视程度不足,教育培训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很多建筑企业的内部员工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建筑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员工培训的效果与质量。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不太重视,对企业内部员工教育培训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足、教育力度不够,使得员工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最终影响了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质量。
2.2 缺乏科学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培训目标定位不明确
建筑企业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作为参考和指导,在实际员工培训过程中培训方法没有针对性。一方面员工培训积极性低,进一步影响后期培训质量;另一方面,大部分员工培训未解决实际问题,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员工培训质量难以保障。部分建筑企业虽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正确的认识,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但由于其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或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其培训工作系统性、专业性均达不到要求,最终导致培训效果较差。
2.3 员工培训方法传统,模式落后
从现阶段建筑企业员工培训方式与方法来看,大部分建筑企业员工培训仍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即“师传”的形式,施工人员到施工现场跟着师傅学习,这样的培训模式有利于相关人员产生直观的感受与切实的体会,快速习得相关专业知识,并可以快速将其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但这种培训方式耗时、费力,并且受场地、区域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在小范围的施工场地中进行,一旦建筑施工地点频繁变动,尤其考虑到一些偏远地区的现实情况,这样的培训方式则难以实现。
2.4 培训效果的评估手段单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筑企业员工培训质量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大部分建筑企业通常采用考勤的方式进行评估,其考核的标准为是否缺勤,一般而言,参加培训的员工只要不缺勤即可考核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合理性,无法真正了解员工培训的实际情况,对于员工专业知识、实际能力的提高无法评判,因而具有缺陷性。
3 提高建筑企業员工培训质量的对策
3.1 加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增强教育培训整体力度
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培训的重视,通过提升相关培训经费的投入,进而加大对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培训力度需要相关建筑企业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需求,除了传统的高校、封闭培训模式外,更多地还要致力于基地办学、企业现场办学、社会办学相结合的办学综合体系的创办[3],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培训质量,为促进企业的平稳发展打好基础。
3.2 明确培训目标,完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
建筑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工作之前,应该做好员工培训规划,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进度、培训内容以及预期效果等,通过明确培训目标与计划,完善培训体系,保证员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培训质量。
3.3 创新员工培训模式与方法
针对建筑企业员工培训方式传统的问题,企业一方面可以在传统员工培训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另一方面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员工培训模式与方式的创新。首先,建筑企业可以沿用传统“师傅与学徒”培训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双导师”制,通过多导师的专业指导,进一步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最终提高其员工培训质量[4]。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也得到了同样的进步。建筑企业应紧紧跟随时代发展潮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相关模拟软件等作为培训的辅助工具,进一步提升其员工培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例如,在具体员工培训实际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可借助网络技术现场直播教学,让员工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与技术,并通过现场施工教学进一步促进实际的施工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保证员工培训质量。最后,要合理地结合内训与外训的训练方式。在企业内部开展相关员工教育培训的同时,也要适时主动地聘请讲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进一步实现培训内容的强化。
3.4 加强员工培训绩效评估
企业对员工培训质量的评估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概括而言,建筑企业应摒弃传统“一刀切”的评估方式与手段,通过更加多样化、更具合理性的评估方式与考核标准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的绩效考核与评估工作。例如,在学员培训结业时,通过教师对学员进行等级评定、考试测评、改进意见的收集等形式加强员工培训绩效评估,便于企业更为客观、全面地了解到员工培训的具体情况。
4 结 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目前存在对员工培训重视程度不足,教育培训投入力度有待加大;缺乏科学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培训目标定位不明确;员工培训方法传统,模式落后;培训效果的评估手段单一等问题,建筑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平稳发展就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与措施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具体而言,建筑企业应在等系统性、主动性、效益性、科学性、针对性等原则的约束与指导下,通过加强对培训重视程度,增强教育培训整体力度;明确培训目标,完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创新员工培训模式与方法和加强员工培训绩效评估等措施来实现其培训质量的提升,为企业的平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奇.探究建筑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J].人力资源,2019(22):66-67.
[2]祝连波,任宏.论建筑企业员工培训质量提高的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4):42-45.
[3]齐舒展.国有建筑企业职工培训的现状与发展的分析[J].智库时代,2019(1):95.
[4]李小红.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内部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