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红,向凤玲,陈国凤,刘 娟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护理部,重庆 404000
给药错误是指患者实际接受的药物与医嘱之间存在的差异[1]。给药错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可能造成患者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信任[2-3]。国外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医院用药错误事件约59%与护士有关,其中给药错误的发生率最高[4]。近年来,有大量的护理管理者对低年资、刚入职护士给药错误进行了分析改进[5-6]。工作3~10年的护士是临床一线的主要骨干力量[7],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但各级医疗机构对该人群给药错误的研究少见,笔者对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护士上报的78例给药错误事件中工作3~10年护士发生的48例(61.54%)给药错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某三甲医院临床一线护士1 640人,工作3~10年护士908人。其中工作3~10年护士非惩罚性主动上报给药错误事件48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9.00±2.79)岁。48例给药错误事件按照美国国家用药差错报告和预防协调委员会用药错误分级,全部为一般用药错误,即虽发生了错误,但未造成伤害或造成轻度或暂时性伤害。
1.2方法 给药错误事件一旦发生,由当事护士填写给药错误报告单[8],报告内容包括:(1)患者基本信息(住院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住院号)。(2)护士基本信息(姓名、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3)事件经过(时间、地点、事件内容,是否引发后果、采取的补救措施)。(4)给药错误类型(勾选)(药物种类错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药物剂量错误、给药时间错误、方法错误、频次错误、漏给药)。(5)给药错误造成后果定性。(6)发生事件的原因(勾选,可多选)(主观原因包括法律意识淡漠、沟通不到位、信息不畅、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缺乏、经验不足、违反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客观原因包括管理意识不强、监督不力、要求不严、制度不健全、流程不合理、工作分配不均、人力不足、培训不够、仪器维护不佳、设施布局不合理、环境因素;人员因素包括睡眠不足、体力不支、连续夜间加班、服用镇静剂、患病)。报护士长核实后经医院内网上报护理部。护理部专人负责对事件进行收集、归类、统计。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小组定期对事件进行根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笔者通过护理部护士个人业务技术档案调取护士婚姻状况及子女年龄信息。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率表示,不同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子女年龄的护士给药错误构成比及发生原因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工作3~10年发生给药错误的护士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子女年龄比较 工作3~10年发生给药错误的护士的不同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及子女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为护士、学历为中专、婚姻状况为已婚、子女年龄0~3岁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占比较高。见表1。
表1 工作3~10年发生给药错误的护士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子女年龄比较[n(%)]
2.2工作3~10年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班次比较 A班(08:00~15:59)发生39例,占81.25%;P班(16:00~23:59)发生6例,占12.50%;N班(00:00~07:59)发生3例,占6.25%。
2.3工作3~10年护士给药错误类型分析 给药错误类型分别为患者身份识别错误24例,药物剂量错误10例,药物种类错误7例,频次错误3例,漏给药2例,方法错误2例。
2.4工作3~10年护士给药错误原因分析 不同职称护士因不遵守制度流程导致的给药错误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护士因疏忽、粗心导致的给药错误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及子女情况护士因繁忙、干扰,疏忽、粗心导致的给药错误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工作3~10年护士不同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子女年龄给药错误原因比较(n)
续表2 工作3~10年护士不同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子女年龄给药错误原因比较(n)
本研究显示,职称为护士、学历为中专、婚姻状况为已婚和子女年龄≤3岁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占比较高。工作3~10年护士既处于恋爱、结婚及生育的高峰时期,又正值职业生涯的快速发展期,临床工作任务重,她们承受着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面临着个人情感、生活压力与工作学习之间的各种矛盾。同时护士群体以女性为主,多需要照顾子女,特别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使护理人员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可能会导致疲劳和精力不足。而医护工作具有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的特点,疲劳程度高于一般群体[9],人在疲劳的时候更容易犯错,因此,工作3~10年护士具有容易发生给药错误的特殊性。
本研究显示,给药错误发生班次主要在A班,与郑惠芳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A班是护士进行药物治疗的高峰,工作任务重且繁杂。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的危险随着工作负荷的增加而增大[11]。同时,以女性为主的护士群体,既要承担着较多的照顾家庭的责任,又要面对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压力,易产生职业疲劳[9]。护士身心疲惫,对工作缺乏热情与耐心,极易发生护理差错。
目前,各级医疗单位重视毕业3年内年轻护士的培养,夯实其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7]。国内外各级医院多采用护士分层级培训[12-13],该模式主要集中培训3年内新入职护士,工作3~10年护士培训内容更侧重于专科前沿、护理管理及科研知识等,而对护理“三基”知识的培训相对较少。同时,护理管理者在临床督查时往往更重视低年资护士而放松了对工作3~10年护士的督查,工作3~10年护士更容易发生主观臆断及经验主义错误,该年资护士多承担实习、进修生带教工作,若在带教过程中未能做到“放手不放眼”,也增加了给药错误的风险。
因此,管理者应探索和践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关心护士家庭及心理健康,经常与护士谈心,了解护士压力并给予疏导;排班时尽量满足护士合理需求,照顾子女年幼的护士,保证护士能在家庭和工作角色中顺利转换;有条件的医院应为产后返岗工作还需哺乳的护士设置职工母婴室、爱心妈咪小屋等,让护士受到关爱和尊重,从而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医院应实施有效的护士职业规划管理,为护士提供学习和晋升的机会,引导护士在工作、家庭、生活中取得平衡,杜绝角色冲突。
实行弹性排班,管理者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对科室工作量、工作规律、患者安全高风险时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各班工作量、护理人员的数量、年龄、职称、能力水平等进行有效组合,做到优势互补,能级对应,保障护理安全;坚持人性化原则,在病区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照顾护士的特殊需求,关心、爱护护理人员。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将护理人员的专长与病区的护理需要相结合,提高护士工作成就感及满意度。
管理者应该建立查对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贯穿分层培训始终的科学培训模式,对任何年资的护士都不能放松“三基”、核心制度及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改变传统培训模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如视频会议、微信、QQ平台学习等,让护士合理利用时间,随时随地都能参与学习。就临床督查、考核而言,管理者可减少基本操作技能的督查,而重点督查工作3~10年护士的慎独精神、制度落实及带教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