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陈代谢理论下的古镇历史商业区保护与传承更新设计
——以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环境景观改造为例

2021-03-15 04:01孙韫
现代园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商业区德州古镇

孙韫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在如今乡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村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下,传统古村镇的同质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古镇的景观规划,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承保护阶段,而更高的要求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将其更新与发展,以保证古镇历史的悠久性与完整性,整体规划与建筑结构体的文化传承与乡土气息的典型性。当下的时代,肆意崛起且千篇一律的商业区,并没有给快速生活的人们带来精神的放松与心灵的慰藉。而古镇商业区将遗留的历史气息凝结于建筑与景观之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市井的烟火与时代技术的碰撞。

图1 德州四女寺镇区位背景

结合古镇以及周边的人文、景观、生态、自然、建筑等独有的特色,将原有商业区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更新再设计。设计的重点放在将商业区环境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及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功能、视觉等方面的提升,给人感官与心理上的满足(见图1)。

1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场地现状及设计再生方法分析

1.1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场地现状

从现状看,商业区内功能分区稀少且杂乱,从而降低了商业区规划的充分性、内涵性,使整个古镇规划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整体植被覆盖率低,水体景观脏、乱、臭,景观小品、公共设施数量稀少及存在感低下,质量不合格,指示性标志设计与整体风格不吻合(见图2)。总体来说,古镇特有历史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不到位,缺乏管制与自觉性。现有开发的旅游业与商业在政府管理体制落后的情况下,一直处于颓废状态,并没有将古镇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底蕴挖掘并体现出来。

图2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场地现状

1.2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改造方案

本次设计选取古镇南面积为0.6km2的三角形商业区进行规划。规划思路是在保留原有商业区仿古建筑的基础上,将戏楼、茶馆、年画坊、伞庒、灯笼铺、风筝屋、旅社、文化展览馆等传统商业元素植入规划中,打造一处包含”历史文化“”休闲娱乐”“居住”“饮食”等多功能的商业区,让游客在动态流线中体验景观与历史的交互。

另外,整合重构商业区周边及附属设施,设置标识性强的入口区,使居民易于识别、易于通达;改善水体环境,增强水体造景,形成水景交融的宜人环境;针对停车见缝插针的乱象,设置专门的停车场,远离居民区,避免噪音污染;重新规划商业区道路,针对道路分支不流畅的现状,分出主要游览步行道、建筑内环境游览步道。

2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更新改造设计实施细则

商业区内现有古建筑100余座,分布杂乱且大多呈现闲置破落状,如何修旧如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空间实现再利用是设计的重点。同时,对于商业区环境进行景观提升改造,从功能分区、植物配置、道路交通、环境设施、灯光渲染等方面进行细节上的考量。整体设计坚持现代审美原则,提取当地文化符号,舍弃不需要的装饰,杜绝不必要的重复,创造整洁有序的古镇商业区的环境氛围,在都市感的商业区与自然感的环境中体验“居尘出尘、入世出世”的心态与归属感。

2.1 功能分区

德州四女寺镇是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历朝官府设漕运、盐铁、税收、商业等多个管理机构于此,四女寺一度成为海内外闻名遐迩的运河沿岸经济文化重镇。商业区内现有“四女祠”一座,是以孝文化为主题的祠堂建筑,在规划中作为重要的历史坐标和景观节点予以保留。在孝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四女寺镇码头文化,在原商业区建筑场地基址上,将运河文化展示类、休憩类、服务类等古代码头商业区布局元素植入规划中,打造一处包含文化、旅游、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区,让游客在动态流线中体验景观与历史的交互(见图3)。

整个商业区建筑群除了保留原结构、原材料、原造型外,每个组团都以“小围合”构成四合院的封闭空间,组团之间为开放的商业区游览观光步道,实现了街区式设计的开放空间。

图3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功能分区

2.2 植物配置

通过前期对气候、风向、降雨等调研分析,德州地处黄河下游北岸,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较少,冷热干湿变化明显,四季分明,适宜栽种的乔灌木和地被花卉植物种类颇多(见图4)。

图4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前期调研分析

图5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竖向分析

四女寺镇现有零星散落的古槐树几株,在规划后将古槐移植到商业区入口处,作为进入景区的重要锚点,同时,增添古镇商业区的厚重感和历史感。在停车场和商业区周边,栽植排列高大的国槐树,以遮挡强光、噪音和风尘。在商业区规划内,植物配置注重形与体的搭配。体态优美的红枫用来孤植;绣球与八角金盘等低矮成簇开花类植物用来群植;低矮的槐树充当区道两侧的行道树用来对植;荷花等水生植物用以配置水景;景观小品则搭配灌木丛和成簇植物,呈现层次感,富有节奏与韵律;休息区地面选用草坪,廊架搭配藤蔓植物(见图5)。

2.3 道路交通

在前期走访调研中发现,商业区紧邻公交站,交通便利,易于通达,是景区先天优势之一。但商业区内缺乏管理,道路坑洼且混乱,通过景观节点分析和景观视线分析,从入口区、主要游览步行道、建筑内游览步道、停车区方面进行道路规划。在商业区入口处设置醒目标识,在古镇外围辟出专门区域用以停车,停车场两侧设置行道树,明显的指示标志将游客逐步引导到商业区场地内,利用乔木与道路弧线,实现视觉上的藏与露。在主要游览步行道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运动心理,在动线设计中采用“回游式”的环形布局,避免游客一览无余,给游客营造一种“庭院深深”的好奇心。主要步行道摒弃了原有破旧的道路铺装,采用平整的面材,减少接缝,并做防滑处理和反光处理。在辅路设计中,提取原有道路铺装的花纹,选用新材料与原有花纹结合。拓宽街道,围绕店面设置道路流线,在动线设计中采用环形布局,减轻游客原路返回的疲劳(见图6)。

图6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道路流线分析

2.4 环境设施

据研究表明,人们喜欢在靠近中心景观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人造物周围聚集。因此,商业区内座椅布置方位上考虑凹处、转角处等,并提供亲切、安全和良好微气候的地点。座位的朝向和视野考虑空间、气候、景观、阳光、风向等情况,座椅材质多选用石、木料,细节结合我国传统元素纹路,使其与整体遥相呼应。(1)在休闲娱乐亲水区,采用流水与植物搭配的景观小品,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亭、廊与石桌凳搭配,显现为人们提供休息静态活动的功能。浅水区设置亲水嬉戏台阶,既安全,又方便游玩,水域区增添小桥,既具实用价值,又具美观价值。(2)在文化展览区,设置文化长廊,以浅浮雕的形式刻画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普及古镇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和码头文化。同时,针对整体大环境导视系统,用特殊的标志指示经常行动的路线,或在重要地点提供详细的感官指示,帮助游客提升对商业区环境的认知。区域之间视线通畅,标志明显,并提供让游客找到相对应位置的指示牌。

2.5 灯光渲染

有研究表明,黄色、橙色和红色等色彩是最容易被察觉到的,而蓝色、绿色和紫色由于眼球水晶体中存在的黄斑起了过滤作用而不易被察觉。古镇商业区灯光选用暖黄色灯光,给游客提供视觉上的刺激和暖意。安装方式采用悬挂式和立体式造型,形成色彩上的统一效果。

商业区各店面采用悬挂式灯笼造型灯光烘托内环境,商业区周边及入口区域选择立体式造型灯笼,起到点景和提示的作用。水景草坪区域灯光造型采用灯笼的变体样式,分为固定式灯光和水下灯光。固定式灯光安装在草坪边缘,适用于接近水边的装饰品灯景观的渲染。水下灯光安装在水面以下,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

3 德州四女寺镇商业区更新改造再思考

古镇商业区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简单的装点门面和修旧如旧,还要在商业区景观环境和商品展示上使游客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又要诱发其特定行为——游览、购物的需要。这就要求在设计规划中,发掘当地文化元素,找出特色、积极创新,避免古镇商业区的同质化。

另外,为充分体现古镇商业区对游客的人性化和人文关怀,在景观规划细节上也应特别注意。例如,街道的宽度、断面的形式、台阶的高度与步数、道路的组织方式与空间形态、借景与对景的体现、人文情怀的融合等。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增加植被覆盖率,在选用植物种植时考虑成活率、颜色搭配、高低层次及四季常有花。关于水景的改造,应加强水域循环系统设施的完善,应选用品质高的景观家具,提升使用率及整体商业区品格。

商业区服务的对象是“人”,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设计的手段是整合空间,在此基础上植入文化符号、商品及各种业态,使游客在可游、可购、可赏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设计对于人心灵的洞察和温慰。

猜你喜欢
商业区德州古镇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层状六边形Co1-xS修饰氮掺杂碳纳米管用于锂硫电池的硫载体
【大照片】上帝视角看德州
同里古镇
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绿视率研究
江芳景观设计作品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繁华商业区地下立体车库车辆堆垛测控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