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新科技、新工艺、新思想的介入使当下雕塑本体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很多艺术家认为,近年来艺术生态环境变得浮躁了,一些作品在无限地拓展边界,呼喊回归雕塑本体的声音越来越大。这一问题产生的根原是:部分艺术家在没有充分实践和系统理论支撑的情况下盲目创作并大声“喧哗”。当下,所有针对雕塑语言的讨论都应基于雕塑本体来进行。拓展和革新雕塑语言的同时不应该模糊当代雕塑的概念。在探索边界时,应当遵循当代雕塑的基本特征。没有扎实的艺术实践和系统的理论研究作为基础,一味地盲目拓展会使艺术家的成长轨迹变得混乱,无法溯源。那些未开拓的荒野上可能迷雾重重、荆棘密布,茂然深入,多迷失其中,所以探索新的领域时务必做到脚踏实地。
本论文主要讨论“参数化”是因为它和传统的材料语言有相交的可能性。“数字化”一词过于笼统,很多3D打印、三维扫描的雕塑并非运用数字科技自身的艺术语言,只是将雕塑以数字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电脑里,或只是简单地把电脑当作生产工具来使用。这类作品只是将数字化、新科技等词汇作为包装,其本质是工艺流程的更新,并非雕塑本体边界的拓展;是市场化的扩张,而非雕塑艺术的演进。所以,对雕塑本体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和发展而非打破和伪拓展。
泥可以用手捏,而数字材料可以用计算机做参数化调整。“参数化”与“捏”相同,本质上就是一种塑造的手段。借用参数化设计来理解参数化这个词:参数化设计本质是可控制的量化参数通过计算机软件设定的法则或逻辑生成不可量化的多元结果,意味着形式生成的可能性将超过人类思维想象的极限。(见图1)
材料是一种媒介,雕塑家能通过“她”来表达观念。在现实世界里,雕塑家的眼睛能看到“她”、鼻子能嗅到“她”、耳朵也能听到“她”,作者的身体必然也要和“她”接触。雕塑家通过材料表达观念的同时,材料也在时刻向雕塑家表达着自己。艺术家必须聆听材料含蓄的呢喃,必须与“她”交流,发现“她”独特的魅力。但数字材料不能通过身体的直观感受去体会。例如数字油泥:艺术家眼中的数字油泥叫作Polygon。“他”没有实体,“他”只是虚拟世界中虚无缥缈的幻象。人们通常使用“他”在虚拟世界模拟大自然的各种材料。“他”在模拟的时候,质感是基于数字工具来转化的。艺术家使用数字泥塑刀,“他”就变成泥;使用数字电焊枪,“他”就变成铁;用电脑模拟一阵风,“他”就变成纸飞走了。带着一厢情愿的情感去感受“他”时会发现“他”又有点不像泥巴、钢铁、纸……“他”总是在不经意间露出点破绽使人清醒,这些破绽在提醒艺术家:泥巴、钢铁、纸都不是“他”的本来面目。Polygon的底层是一串一串的代码、一行一行的数据在电流里飘舞,艺术家要换个方式和“他”沟通——逻辑和计算机底层的语言。
图1③
所以,当用数位笔雕琢“他”、带上VR头盔在虚拟的三维世界触摸“他”,抑或把雕塑扫描进去保存和修改时,Polygon只是假装自己是大自然中的某种物质而已,这个障眼法阻碍了你对“他”的认知,如果一厢情愿的去相信“他”,意味着在创作的过程中失去对“他”的感受力。如同电影里拍的那样——人类被计算机奴役,自身却全然不知。艺术家必须使用逻辑去理解数字材料,当艺术家在计算机前执行了某个命令、输入了某个数值按下回车之前,艺术家必须能联想到数字材料底层的数据是如何工作的,预判数字材料将要作何改变,在这些可控的变化中慢慢增加变量,逐渐突破艺术家思维联想的极限,得到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形式与效果。
数字材料的性状完全取决于作者的意图和手段。利用参数化来创作时,是人和参数化一同赋予polygon特征,该特征将人的主观意图和计算机运算的结果一同转换成视觉直观上的感受,让我们能直接看到艺术家自身的气质和虚拟世界底层的、原始的面貌。我将这些视觉直观上的原始面貌称为“参数化语言”,将其通过三维打印技术还原到现实世界即可作为一种雕塑的材料语言来运用。
图2
如图2:1号女性人体使用polygon雕刻完成,这个人体也可以代表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扫描到电脑中的人体。1号女性人体并不带有参数化语言的特征,它更像是用现实世界的精雕油泥雕刻的。2、3号人体由1号人体参数化后通过简单修改某些变量得到。我可以继续精确地控制计算结果,调整它们的各种关系。我有意留下人体的基本造型,意图强调参数化语言与作者的语言可以并存。
这些特性是基于实体雕塑来讨论的。第一,无物源性。泥的材料语言来自泥这种物质的外在特征,木、石、铜、铁的材料语言亦是如此。但参数化语言本身并没有物质源头,它只是一种数学模型计算后得到的结果。第二,体素性。体素和像素分别用来描述三维和二维空间的精度。虽然参数化的精度理论上能够无限精确,但当应用到雕塑实体上时,必然要先经过三维打印、翻制等工艺,经过这些工艺后在一定程度上会丢失精度。对比传统材料,例如树叶,体素性的局限显而易见。第三,单一性。对比传统的材料语言,它缺少的不仅仅是精度,当传统材料语言在其本体上展现时,它们的视觉直观感受、触感、物质特征是无损地表达出来的,例如:冰、泥、木、石、花瓣等,它们本身就是有温度、有软硬、有气息的,它们是活的。对比来看,参数化语言转化成实物时,人对它的感受就显得单一了。第四,技术性。这种材料语言的使用对艺术家是有技术要求的,涉及软件、计算机语言、代码、函数、人工智能等。目前大多数艺术创作者对技术的运用都只是停留在很浅表的层面,所以短时间来看,技术性是该材料语言的一个特性。
参数化本质上还是要服务于雕塑本体,忠于艺术家的思想、审美。为了参数化而参数化,只是初学者的探索,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标。无论是纵向深挖这种材料语言还是横向拓展自己的表达手段,都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艺术家的修为才是影响作品水准的决定性因素。
艺术家理解事物总是会惯性地带着感情,这和数字科技的逻辑和理智有一点冲突,当艺术家不理解数字材料时,会觉得这种材料特别局限,根本无法与自然物质相提并论。例如将参数化语言作为材料语言来运用时,体素性和单一性的影响是负面的。但当这种材料语言依附在实体材料上,再经艺术家的加工和提炼使之与实体材料相融,就可以减少和规避这些负面特性带来的影响。无物源性是该材料语言的优点,没有物质源头就没有物理限制,艺术家可以让这种材料语言千变万化,可以无限次的调整和尝试,这是任何实体材料都无法做到的。
对艺术家来说,要运用好这种材料语言,必然要研究软件和程序、攻克代码与函数、实践从数字雕塑到实体雕塑的工艺流程。如此,才能熟悉它的特性,增加自己的艺术表达手段。以上工作需要艺术家为之努力数年、甚至更久。有时还要面临技术革新速度比学习实践速度更快的困境。这些问题的核心不是技术难以掌握,而在于艺术家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动态平衡“技”与“艺”的关系,这是时代给艺术家提出的问题和挑战。
参数化对雕塑本体的拓展是有帮助的。但国内大部分试验性、前瞻性艺术作品缺乏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蹭科技热度、搭数字顺风车的伪试验作品频繁出现,致使国内雕塑界对雕塑本体拓展的争论日益尖锐。为推动雕塑艺术良性发展,艺术家应该要以艺术发展史为锚,对当下艺术本体的边界扩展现象做冷静、成熟的归纳和总结,梳理脉络,形成体系。在这眼花缭乱的时代,我们自身必须清醒,要尝试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冷静的梳理和鉴别。如果将艺术理论比作地图,艺术实践就是探索者、侦察兵。实践与理论交叉前进相互验证、支撑,方能开疆拓土。
注释
:①徐炯.美术院校中的参数化设计与建造教学实录——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J].世界建筑,2013-09.120页.
②polygon译为:多边形,多边形只是数字模型的一个种类,还有Nurbs、Subdivision等.
③徐炯.美术院校中的参数化设计与建造教学实录——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J].世界建筑,2013-09.121页.图5、图6.④使用软件:Zbrush.工具:Nanomesh、Decimation 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