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入

2021-03-15 07:00:37胡磊
人物画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历史

胡磊

摘  要:传统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存在严重的教育问题,首先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其次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无法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历史教师就改变了教学方式与理念,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进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渗入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随着近几年社会多元化发展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理念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这就导致学生中国传统道德意识出现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教學过程中历史教学就要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历史知识,并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并养成基础道德观念意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在实际工作总结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学生的爱国情怀存在薄弱问题,当教师向学生提出如何才能表现出爱国时,大多数学生的答复一般都是:“好像好学习,回报祖国”,但是在问学生以后想要报考哪些学校时,学生基本上都是希望考上国外的学校,当问及学生缘由时学生就会回答:“国内的教学质量远不如国外,为了前程报考国外的学校”。学生的这一回答直接表现出了其爱国情怀薄弱的问题,这也不由得让笔者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我仍认为,我们努力学习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让我们的家乡脱离贫困”,虽然在当前这一社会背景下贫困离我们十分遥远,但是人才却成为社会长久稳定发展的核心,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一定要提高学生爱国情怀。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改变留学的想法,而是让学生明白出国留学毕业后应该做的事情。

二、高中历史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虽然在教育事业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出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相应的教育计划。这就是导致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受限的主要原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总结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了解所学知识,并养成一定的人文精神,最终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

2.人文素质存在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当前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的人文精神存在滞后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经常利用传统方式与理念去引导学生,甚至一些教师还认为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历史课程教学没有太大的关联,因此在教学中就忽视了人文精神培养。并且不同班级的教师还会出现由于自身人文素质不同随意引导学生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这一问题进行优化,最主要的就是保证同一年级教师人文素质一定要同步。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

1.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去激励学生,以通过合理有效地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综合能力与理解兴趣。例如,教师进行到《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以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这一历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在网络中寻找相关战争资料,如视频片段、图片、重大历史事件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直观了解到那段艰苦的岁月。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历史事件,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同了解为什么会出现侵华战争,教师可以从清朝开始与学生一同进行思考,如清朝发生的每一件历史事件,以及清朝如何从兴盛带衰败,民国又是如何从清朝发展而来,民国的出现为抗日战争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等等。通过这样明确的路线梳理让学生了解到,并不是日本在一开始就领先中国,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全球都在进步,然而中国却陷入了故步自封的境地,最终才引发了日军侵华。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应该如何才能避免再次受到侵害,以及国家兴盛能够对百姓带来怎样的帮助,进而有效培养学生正确人文精神。

2.立足教材内容,结合事件教学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时,还可以通过教材与事件的方式激励学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例如教师进行到《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引导出当前美好的生活,若是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不深刻,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在对比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原来校园中的景象,即学生们寒窗苦读、几个人共用一本书,甚至一些学生连像样的棉衣都没有还要在寒风中苦读,再让学生拿现在温暖的教室、干净的课桌与其相对比,让学生了解到现在的生活有多么幸福。同时还要向学生传递文化才是保证生活不断向上的重要支撑,就算是当年生活条件再怎么艰苦,人们都要让孩子去读书,进而培养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并让学生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和谐社会提供帮助,最终营造出现代化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体系。

结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了解到,在当前这一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教育事业改革应将重点放在哪里,同时也了解到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总结分析,并在教学中不断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了解所学知识。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通过合理的方式不断挖掘多方面人文精神,以通过更多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最终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爱国理念、人文精神等综合能力与素养,并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涯与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建岭.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127-127.

[2] 黄志军.浅议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的学生人文精神[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0).176.

[3] 熊三倩.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277-277,278.

[4] 董艳.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3).147.

3676501908265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高中历史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56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14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