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杰 张旭萍
急性脑梗死由多种原因引起,发病后,患者脑组织会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并且会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1]。在临床治疗中,溶栓治疗为常用治疗方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治疗在实际应用期间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如溶栓时间停留短、经济条件、并发症等,均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溶栓治疗[2]。急性脑梗死治疗中肝素应用较多,但是发现其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危险,出现各种并发症,已经不推荐其作为首选治疗方式[3]。当前,丁苯酞、阿加曲班临床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前者在进展性脑缺血治疗中效果较好,能重构微循环,后者能降低继发性微血栓形成风险,挽救缺血半暗带[4]。本研究选取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6 例;年龄55~76 岁,平均年龄(62.19±4.85)岁;发病时间2~15 h,平均发病时间(6.89±2.82)h;合并糖尿病12 例,合并高血压17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7 例;年龄56~77 岁,平均年龄(62.63±4.81)岁;发病时间2~16 h,平均发病时间(6.63±3.16)h;合并糖尿病13 例,合并高血压1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因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梗死;患者均知情同意;均为首次发病。
1.2.2 排除标准 肝肾功能异常;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伴有消化道溃疡及感染;精神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第1~2 天,于100 ml 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60 mg 阿加曲班(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918),输液泵静脉滴注24 h,第3~7 天,将阿加曲班调整为10 mg,输液泵静脉滴注3 h,2 次/d。共治疗14 d。
1.3.2 观察组 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2 次/d,100 ml/次,静脉滴注时间>50 min,间隔>6 h 进行下次用药。共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显效:NIHSS 评分减少≥90%;有效:45%≤NIHSS 评分减少<90%;无效:NIHSS 评分减少<4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 于治疗前,治疗7、14 d 后,采用NIHSS 量表判定神经功能,评分低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
1.4.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TNF-α、IL-6 水平。
1.4.4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转氨酶轻度升高、皮疹、腹部不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14 d 后的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TNF-α、IL-6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TNF-α、IL-6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较为常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且患者预后较差,患者常存在言语不清、肢体瘫痪等症状,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必须对疾病早期治疗引起重视[5]。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促进血流再灌注恢复、疏通血管、及时抗凝为治疗重点,而患者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6-8]。当前,临床已经很少进行溶栓治疗,并且对改善循环等治疗引起了重视。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7、14 d 后的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s-CRP、TNF-α、IL-6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加曲班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抗凝药物,能可逆性的结合凝血酶活性部位,并且对凝血酶催化位点发挥抑制作用,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证,但是该药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等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谨慎,控制好药物剂量[9]。丁苯酞是一种从芹菜籽中提取出来的药物,该药能扩张缺血区微血管,并且对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还有利于微血管再生,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0,11]。同时,该药能改善线粒体代谢,对炎症因子等发挥较好的清除作用,并且保护内皮细胞,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其效果已经得到了肯定。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促进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方面效果较好,并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并未增加用药安全风险[12]。原因为联合用药能灭活凝血酶及与纤维蛋白酶结合的凝血酶,进而对血小板聚集起到间接的抑制作用,还有利于对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发挥保护作用,对神经细胞凋亡发挥抑制效果,能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13]。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