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晶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技术能力的打造才是最核心要素,只有提升技术能力才能驱动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她表示,首先TIC品牌必须要有其内涵,技术能力的打造是最核心要素;而在技术能力建设上,领军人物要能做到攻克难关,建立标准,因为领军人物在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至关重要,并且这样的投入是长期的。
不久前,在2020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大会上,对于“TIC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议题”, 几位嘉宾从战略和整合、信任和责任、技术能力驱动、集约型和数字化发展等不同角度,阐释了TIC行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几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分散性高,机构数量众多。虽然目前行业仍在持续增长,但由于机构数量多,平均到每一家就很少,行业利润在慢慢下降,这意味着,检验检测行业过去30年快速良性的发展阶段已然结束。机构管理者需要思考未来何去何从?”欧陆检测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秦殊涵坦言,过去市场机会多时,即使不用战略也能生存,随便一捞都是钱。但当竞争愈发激烈、生意难做时就需要战略跟进,企业的战略要明晰透彻,更要得到认同,企业组织架构也要搭配市场需求。
他谈到,我国TIC行业很有特点:处处是对手,没有一个是标杆。不管机构大小都要不遗余力地把管理做好,节省成本不是不花钱,而是花钱花得有道理,投资回报要高。越是大企业越要天天讲成本、月月讲成本、年年讲成本。口碑和品牌也要慢慢打造。当然,仍然要不断强调“业务不能过于分散”,因为一家4000万机构,有4个1000万的业务都不如有两个2000万的业务值钱,太过分散就不值钱。一般来说,“小而精”永远是中小机构的破局之路,“小而全”却没有出路。
另外,中小检测机构机会有限,建议在遇到被整合机会时,要及早出手。因为我国检测认证机构已达4万多家,但触目惊心的是,营业额超过1000万的机构仅占13%;营业额能达到两三千万甚至一亿的机构更少之又少。此外还有14000家机构,也就是接近1/3的机构,成立不到5年,也就是说,过去5年中,有太多机构进入到检验检测市场,使竞争愈发激烈,而这样的市场环境还将持续若干年。
过去,TIC行业里的机会被外界无限放大,各行各业的投资无限流入,致使行业机构数量迅速膨胀,但实际上,虽然TIC行业进入壁垒不高,但退出壁垒却不低。比如企业花一两千万购买设备,在经营不善赚不到钱撤出时,卖掉设备却并不容易。
其实,TIC行业退出难,某种意义上也代表风险大;进入壁垒低则代表利润不高。因此在很多机构涌入进来却赚不到钱时,假报告、假数据就出现了,这也给认真做事的企业带来压力。即便是本行业发展很好的企业,也被搅在浑水之中。所以一个发散且竞争过度激烈、机构数量过多的行业,如果不整合肯定没有前途。
整合是发散型行业走向集中的过程,也是许多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机会。现在很多企业都处在十字路口,即便已经做到五六千万生存也很艰难。这些年谈整合,大多风声大雨点小,整合案例比例非常低,数量极少,感受不到整合带来的变化。不过疫情之后,国内资本会逐渐作为主流起到主导作用,国际资本也会放慢速度进入中国。
都说整合是1+1>2,但实际上,整合在任何行业成功率几乎不超过50%。欧陆靠整合做大也只能算个例。所以整合一定要有预判性,要知道整合1+1>2的概率并不高,建议大家把期望值放低。另外,整合还要有技术考量,这是整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有些方面并不能进行整合,比如企业领导力、文化、团队,这些是需要保留的。通常被收购企业一定有其优势存在,否则就不该收购,要尽量保持其精髓。
再有,资本总是以增长为驱动,如果机构一直在增长,那么也一定值钱。但事实是TIC行业内4万多家机构,能够享有资本带来的价值和利益的机构少之又少,建议检验检测机构能兢兢业业地经营企业,认真确定方向,不要盲目扩张,把企业竞争力在局部领域认真做出来,还要有目标和长远计划,因为资本只有在企业有竞争力和增长不断持续时,才会给予认可。
日益快速发展的社会,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和转变。消费者期望不同了,企业的使命也会有所不同。必维质量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大宗商品及工业与设施事业部大中华区总裁王勋表示,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复杂性不断增多,企业和社会都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就是质量。质量不但对TIC行业非常重要,也是国计民生里永恒的主题。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从对数量和速度的追求逐渐演变到满足多元化需求。在此过程中,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等新时代理念都逐渐凸现。如何保障高质量发展,如何平衡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在我看来,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在当今的时代相辅相成。当下,企业的使命正在逐渐转换,不仅要能够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还要能为股东创造价值。”王勋说。
如今,很多企业正在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手段,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与供应商共同建立起公平、有道德的关系,这样不但能保证质量和安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还能造福社会。当然,消费者对企业也有诉求,主要是消费者在享受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更加关心产品构成,比如原料来自哪里,是否能重复利用,是否合规等一列问题。企业自身也要能有所承诺或发起倡议。
王勋坦言,事实上,整个社会都在发生变化,很多企业都已经把社会责任作为己任,并视为必须要做的事。因为很多客户都会问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是什么,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并且愿意与有社会责任和贡献的企业进行合作。其实,TIC行业在如今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它的角色应该是怎样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在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和挑战,企业和社会更要共同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提升业绩,更需要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任。因为信任是TIC行业的基石,更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保证。
在后全球化经济时代,思维要改变,要更有效率、更敏捷地捕捉到市场变化,还要更快速、更有建树地建立起弹性经济体。诚然,全球化促进了国际业务交流,也增强了供应链管理难度。尤其疫情和政治环境的交织,其复杂度和风险都在上升,控制难度也在上升。比如供应链会涉及到很多环节,诸如计划、设计、采购、制造以及运输,更涉及到质量、安全、健康和交期,甚至还有政治因素导致的禁运,以及合规性,包括法律、环保、道德以及财务端。为此,必维对世界诸多大型跨国企业进行了调研,其中,73%的企业领导认为,将来供应商的分布应发生转变;85%的领导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数字技术能力还不足;75%的领导认为,生产点和运输方式需要改变。
钛合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晶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技术能力的打造才是最核心要素,只有提升技术能力才能驱动检验检测机构发展。她表示,首先TIC品牌必须要有其内涵,技术能力的打造是最核心要素;而在技术能力建设上,领军人物要能做到攻克难关,建立标准,因为领军人物在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至关重要,并且这样的投入是长期的。作为企业来讲,是否愿意投入、是否能够长期投入、是否能够果断投入,是需要企业从股东到董事会,再到运营,整体形成一致的认知和强有力的战略。
其次,加强技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也很重要,但作为技术机构,技术更重要。因为作为综合性检验检测机构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不能光有核心团队,还要进行全员技术能力提升,全部需要进行系统且长期的培训,才能在诸多机构中获得长期的技术底蕴。
此外,还要创新学习、拥抱变化。现在跨界融合技术在检验检测行业应用非常多,很多行业都有诸多新技术,如果检验检测行业不能拥抱这些新技术,便无法帮助客户构想新产品和新产品线测试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总之,技术、市场、运营要相得益彰,但作为技术型服务机构,技术一定是核心。
未来TIC行业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院长李翔称,因为疫情和中美贸易的刺激,中国加快了新基建、大健康,包括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战略性布局。地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也为TIC行业带来了挑战。在他看来,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期间,更重要的还是创新驱动,特别是在科技创新中自立自强。
TIC行业未来发展有两个重要特征:集约型特征和数字化特征,这两个特征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未来。以手机行业为例:过去,深圳手机业有超过100万人从业,即便在2009年,深圳仍有800家生产手机的工厂;但2014年,深圳生产手机的工厂变为50家;2019年,连代工和品牌都算在内,不过10家。现在,手机产品品种越来越少,型号越来越少。2014年时,一家千人手机工厂每年推出手机型号高达350种;同年,苹果推出一款手机,且大部分是外企业加工。这充分说明:在竞争性领域,特别是以高科技主导的领域,头部企业正逼迫着产业向集约型方向发展。
那么,集约型发展对TIC行业意味着什么?李翔坦言,过去,TIC行业的繁荣昌盛是因为大量品牌及诸多产品型号带来的更多测试服务,然而在整个品牌数量和产品型号都大幅下降时,就会逼着TIC行业必须向价值链上游要未来,因此TIC行业正面临自我创新的挑战。另外,2020年的疫情更加快了TIC行业数字化进程。有人说,2020年是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过渡的分水岭。的确,数字化带来的改变巨大,从产业而言,数字化描述的是数字革命,但最后体现出来的却是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完美融合和数字化表征。而数字化表征的基础是测量的准确性,测量的准确性又带来测量方法和标准的改变。所以围绕未来发展,数字化的确带动了产业转型。
TIC行业未来会重点服务两类企业:一是参与国家安全及世界竞争的头部企业组成的生态型企业;二是在细分专业化领域的冠军型企业。需要强调的是,TIC行业在服务这两类企业时,必须要自我创新且向价值链上游走;还要注意,生态型企业会直接带来测量方法与标准的改变,这不但影响合格评定,也会影响TIC行业发展。因此在服务生态型企业时,必须要解决上游的拓展与创新,因为涉及到价值链与国际规则,所以在双循环中,一方面要把国际规则引入到国内内循环中,另一方面必须把国内QA(质量控制)要素转换成国际规则。
其实,高质量发展简单来看是供给侧匹配需求侧,实际上解决的是整个价值链的不同节点在市场端实现价值及服务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从上游往下游传递信任,并由下游往上游把市场需求通过QA语言转换成上游解决方案,以此解决通过上游服务连接的创新和市场,并融入价值链来稳定下游市场端服务的问题。事实上,上游带来的质量问题是如今产业界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也逼迫着TIC行业必须往上游走。当然,生态型企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也是把创新生态中的不同要素利用协同创新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到下游价值链,或者头部企业价值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