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2021-03-13 14:23管日
艺术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非遗十四五

摘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承接单位。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共文化服务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文章结合福州市群众艺术馆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打造区域特色等不同的角度,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村振兴;非遗;区域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9-0-04

1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群文工作新变化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的主要工作包括文艺演出、美术展览、艺术培训、文艺创作、理论调研、志愿者服务等,重要特征就是人群聚集。新冠肺炎疫情给群众文化活动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人们足不出户,线下文化活动全面叫停,人们转而投向电影电视、直播、手游等线上娱乐方式。而同时群众文化活动此前一直被忽视的缺点也被放大了。一是受制于时间与空间,群众文化活动大多以广场舞比赛、晚会表演、美术馆、博物馆展览等为主要形式开展,一些节假日或纪念日文化活动形式十几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1]。二是群众文化活动同新技术融合速度偏慢,线上“无接触”文化服务内容偏少。虽然有些地区也开展了生动的实践,例如,广州市文化馆在哔哩哔哩平台采用“5G+4K”的多视角进行了直播,带来了70万+的观看量[2],但总体来说依旧没有文化领域的爆款产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抗疫也随之进入常态化,新冠病毒或将与人类长期共存,这是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科学界的基本判断。文化工作者要见微知著,用更敏锐的眼光看待疫情带来的挑战,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影响力。

1.1 打造群文活动品牌

对于群众需求强烈、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的活动要持续开展,逐步打造成本地群众文化工作的名片,塑造深入人心的品牌。

福州市群众艺术馆近年来深入打造并形成了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七进”活动、新福州人歌手大赛、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文化志愿手拉手、艺术公益大课堂、“相约九日台”周末音乐会、合唱音乐节、非遗校园行、群文“一码通”十大品牌,满足各年龄段、各阶层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以新福州人歌手大赛为例,该赛事诞生于年轻人从四面八方融入福州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活动向外来务工群体的延伸,打造出了一个讲福州故事、写福州品格、演福州风情的“新福州”大舞台,荣获文化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和“全国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下阶段应更加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是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搭建舞台锻炼和培养人才,让群众成为文化的创造者,激活基层文化细胞和造血能力。二是从“坐等服务”向“上门服务”转变,通过政府牵头实现多部门协同,进一步做好文化惠民“七进”、农村电影放映、非遗进校园等活动,采取流动博物馆、图书馆等方式将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避免文化部门单打独斗,从而扩大受众群体。

1.2 加强新技术在群文活动中的运用

新媒体的普及让信息获取方式泛在化、碎片化,线上和线下一体化发展应该同步。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建立完善“两站两微一平台”体系(官方网站、非遗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数字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年点击量达50万次。在平台系统方面,设有品牌文化、预约预订、全市联动、志愿风采、文化地图、聚焦非遗六大版块,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场馆信息化方面,“非遗”展示馆线上展厅采用720°VR全景语音导览系统,打造沉浸式游覽体验。

在下阶段工作中,需要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一是要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完善本地特色云端资源,加快公共文化云平台的互联互通。二是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依托场馆实体和活动现场,积极应用新技术。三是要运用好数字资源,为基层农村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提供优秀数字(云)资源,克服偏远乡村数字鸿沟。四是要探索利用数字资源推动文旅行业发展的方法,引入社会力量实现自我造血、良性循环。五是尝试建立专业化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在创意设计、视频图像、声音处理等方面达到主流商用水平,抓住年轻一代。

2 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十四五”规划指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品质还有待提升。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历来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自2005年启动“艺术扶贫”工程以来,在35所贫困边远农村学校开设了声乐、器乐、舞蹈、美术、语训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受益师生达10万人次,保障广大农村居民享有公共文化的权利。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将在以下三个领域重点发力。

2.1 加快总分馆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农村人口少,居住分散,各村情况千差万别,是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最大难题。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牵头起草《福州市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市县两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福州市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标准》,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文化资源共享化、人员管理互通化、服务系统网络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

在具体落地执行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一是核心城区通过统一招聘公益性岗位的模式,由县区一级招收文化专职人员下派到街镇文化站,进一步充实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形成上聘下用的人才交流机制,解决总分馆中最关键的“人的问题”;二是建立“总分馆+联盟馆”的运营架构,纵向以区文化馆为总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横向引进各类文化专业协会作为联盟馆进行文化嫁接,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合理布局统筹管理;三是提高标准,对作为分馆、基层服务点的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进行统一规划、提升改造,让其在硬件设施、服务标准、特色品牌等方面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2.2 多种力量办文化,激发群众主体文化新活力

边远农村人口外流量大,仅有少量老人留守,文化馆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的难度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政府承担支持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由政府组织文化活动有资源优势,可更好地彰显品牌、提高效能、示范带动。文化馆要当好配角,配合政府组织文化活动[3],同时要注重同其他单位联合开展工作。

福州市群众艺术馆长期以来注重公共文化的社会参与。一是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活动。全市文化馆站系统注册志愿者近1.5万人,建立服务基地超260个,形成了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二是与传媒公司、媒体合作开展演出赛事与宣传,扩大乡村文化服务的覆盖面,逐步形成“文化部门单打独斗”向“社会力量参与”转变的局面。

2.3 助力乡村振兴,文化精髓成为经济新引擎

“十四五”规划提出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既是乡风文明的基础,也是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重要抓手。文化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农村优秀文化和传统手艺,组织力量将民间艺人的技艺传承、发扬下来,通过农创日等活动将传统与现代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培养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年人才队伍,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用得好就是一种资源,可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以茉莉花茶为例,福建省福州市作为茉莉花茶发源地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举办的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中,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开发减贫模式案例获奖。据悉,全省涉茶人员达300多万人,茶文化和茶产业与乡村振兴及农民增收息息相关,通过文化带动产业,让农村变得更美丽。

文化馆要善于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和宣传乡村特色产品。福州每年春节、元宵节举办的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上,邀请了多家台湾旅游和航空公司,推介宣传两马寻根之旅等特色旅游产品和两岸海上快速交通等内容。同时,组织文化振兴乡村集市等活动,邀请了软木画、牛角梳、油纸伞等一批地域特色浓厚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到现场展示技艺,以拓展非遗销路,探索实施乡村振兴和文化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3 区域特色文化打造与传承

文化厚度是一座城市最持久、最动人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的形象、气质、性格都依赖于文化涵养。对一个城市的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暴露承载城市文化记忆和情感的载体,就是守护历史的“脉”,留住文化的“魂”。

3.1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同时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和表现形式,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近年来非遗工作日臻完善,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加挂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牌子,开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是定期做好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申报评审工作。全市现有18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有16项,市级以上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有297名,包括14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二是建立专门的非遗展示馆(厅),位于市中心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超1 500平方米。场馆充分承接古厝的自然人文环境优势,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三是记录非遗资源。出版《寻脉——福州非遗探秘》等多本非遗书籍,持续记录福州重点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与制作技艺,大范围保存与展示非遗文化。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应加强非遗工作与传统群众文化工作的融合,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一是要深入开展《非遗法》的普法宣传,加深群众对非遗的理解。二是强化非遗队伍建设,通过举办非遗专干培训班等方式助力传承人更科学、规范地传承非遗项目。三是强化非遗校园传承,在大学和大中专院校开设专业,开展以科普和培训课程为主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四是打造宣传展示平台。持续举办海丝国际旅游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等重大文旅节庆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氛围。五是活态保护带动文旅融合,文创研发带动可持续发展。

3.2 文物老建筑迸发文化新活力

文化设施是把城市文化品位具象化的平台,是凝聚城市文化力量,并使其不断发散的重要载体。福州市加快推进“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展示历史文化底蕴,服务市民群众,积极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打造亮丽的文化名片。

“三坊七巷”自晋朝以来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晚清至近代更是涌现出林则徐、冰心、林觉民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这里不仅有大量明清古建筑,还保留了许多民俗、宗教、艺术、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技艺和作品,是传统文化的宝库。经过梳理,“三坊七巷”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近百种,其中闽剧、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十番音乐、寿山石雕、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结合福州民俗节日,积极开展特色民俗活动,如元宵灯会、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福州拗九节等,周末还有民间折子戏、周岁祈福典礼等,由此逐渐成为福州传统文化的交流展示中心。

用活老建筑资源,为群众提供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古建筑、古民居的修复、整合与利用,如遍布乡镇的古厝和祠堂,赋予它们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

3.3 继承发扬传统民俗和文化特色

福州是一座建城历史长达2 200多年的文化名城,在这2 200多年间,闽都人民创造了地域色彩浓厚又蕴含多样文化形态的精神财富。例如,陈靖姑民俗文化信仰就是福州传統文化的代表。据《福州府志》记载,陈靖姑出身于唐大历二年,她少年学法矢志降妖伏魔,留下了舍身祈雨、保护妇幼的传说,民众感其德建宫纪念,福州现有1 000多座临水夫人宫观,这一民俗信仰也流传到了台湾省和东南亚。文化工作者们深入挖掘陈靖姑神话传说,整理历代戏曲资料、话本小说,参与编创陈靖姑文化题材的闽剧、评话等艺术。陈靖姑民俗文化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张动态名片。

福州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榕台交流历来是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的亮点。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自2008年创办以来,每届文化节都邀请多支台湾优秀表演团队参与演出,现场演职人员近千人,表演涵盖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现场氛围欢乐祥和,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也被国台办列为年度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每年吸引市民、游客20余万人次,是福州市新春期间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性民俗活动之一。

4 结语

群众艺术馆应积极迎接“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机遇和挑战,从多个角度总结工作经验,思考在工作中如何更好地挖掘区域文化特色,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香花.疫情防控下的群众文化工作[J].参花,2021(5):119-120.

[2] 贾娜.新媒体时代文化馆数字资源创新宣传路径思考:以广州市文化馆为例[J].参花,2021(9):133-134.

[3] 肖英奎.新时代对文化馆的再认识[J].新长征(党建版),2021(8):27.

作者简介:管日(1984—),女,福建福州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

3394500338233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非遗十四五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浅谈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贡献
如何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短板”
衡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探析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