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中介主体定位探赜

2021-03-13 23:15王冉邵献平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思政课实效性

王冉 邵献平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不仅承担着教授知识、传播真理的教育责任,而且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国家高度重视对思政课教师的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透视思政课从逻辑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通过对思政课的整体性考量,确定思政课教师的中介主体定位。思政课教师不仅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主体责任,更起到“传输”国家意志的中介作用。唯有认清思政课教师的中介主体定位,才能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意识,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对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思政课;思政课教师;中介主体;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G642.3;G64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1.06.022

一、 中介及中介主体解析

(一) 中介的内涵

“中”作名词时,指事物的性质或者等级在整体的两端之间,与四周距离相近或相等,如当中、中间和华中等。“介”字是相对于两个事物或多个事物而言,意在两者或多者当中,常用词组为介绍、媒介等。在《辞海》[1]中,“中介”意为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之间起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作用的中间环节,通常人们使用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涵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形态及现象的变化、转换和发展都是通过中介,还提出对立面的双方通过中介统一、连成一体,充分肯定了中介存在的价值。恩格斯提出:“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转移”[2],说明“中介”的作用普遍存在于世界万物之间。如果没有“中介”就没有事物的普遍联系,就没有矛盾的转化和统一,就没有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

(二) 中介主体解析

主体,在中国汉语中,指事物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部分。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哲学家们对于主体有着不同见解,古代哲学家们从物质本体论角度理解主体,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的性质、状态、关系和活动是基质和主体。到了17世纪的近代哲学,哲学家们转向从人的角度来理解主体。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论证出“人”是“思”的主体;康德在对纯粹理性批判时论证出人是认识的主体和道德的主体;黑格尔提出人的绝对精神或理念是无所不包的万能的主体;费尔巴哈将人的感性存在视为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主体是处在社会关系中从事现实感性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3]主体是认识、影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人;客体则是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并反过来制约人的外界对象。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一个范畴,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没有客体也无所谓主体。

主体和客体之间发生关系的根本方式是实践。只有主体和客体进入实践领域,才能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近现代哲学关于“主体是人”的论述,为人是主体的生成找到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也正是这种实践使主体从精神的转变为现实的。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改造自然世界(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指的是一个存在物在自身之外有一个他物作为自己的对象。”[4]119“对象性就是指事物的‘為他性’,即间接性、中介性。”[4]114对象性活动中必然会发生主体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主体化。主体对象化,指主体根据自己的理想和需求对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规律的改造,使对象成为“为我之物”。但主体的需求和符合主体需求的对象二者的存在,仅仅为主体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还需要“中介”作为过渡条件。主体的理想和需求是属于“思想、观念”性质的东西,然而“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5]具有“实践力量的人”就成为了主体对象化的中介,是主体与对象的联结。中介主体这一由“中介”和“主体”组合而成的概念,侧重于强调主体是人,中介是人固有的内在尺度,人可以成为主体的中介,即人是人的中介,如同马克思所言:“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相互利用。”[6]在实践中,人对自身是主体的存在,对于他物也是中介的存在。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介主体”之定位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解析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事物的合理存在和正常运动是依靠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即“要素”有条不紊的协同作用,并且要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整个系统的相对稳定。解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掌握各层级要素,才能行之有效地协调思政课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思政课的实效性。张耀灿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7]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的现实思想与行为,使其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的现实思想与行为是思政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提出的要求与大学生现实的思想与行为水平之间的落差,是推动思政课教学过程向前发展的源动力。思政课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获得知识提高的教育过程,更是国家主体到大学生的整体教育过程。思政课教师是联结国家与大学生的中间环节,是国家所要求的教育信息的传输环节,是大学生从“现有思想与行为水平”向“应有思想与行为水平”的转变环节。此外,就整体而言,思政课的全过程要素还需要起统率性作用的各级组织(例如:各级党委、宣传思想部门、组织部门和教育部门等)。所谓组织,是为了系统运行达到最佳效果,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团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8]各级组织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指挥、决策、管理和协调等手段参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据此,我们可将思政课过程要素分为:国家主体、各级组织、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如图1所示)。国家是思政课的真实主体,各级组织和思政课教师为中介主体,大学生是思政课的客体(接受主体)。思政课的全过程是国家主体的要求通过各级组织的行政文件、会议、教材等形式传输到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再传输至大学生,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实现思想与行为的改变和提升。

总而言之,思政课是体现国家意志、传输主流意识形态的课程,思政课的有效推进及提升,不仅依靠于各要素在独立状态下充分发挥其功能性,同样也依赖于各要素之间要相互配合、协调关系达到1+1>2的合力效果。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全过程的重要要素之一,位于全过程的中间位置。不仅仅作为思政课的教育主体,充分发挥主体性,更要注重与其他要素的配合、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其中介性作用,“传输”上一级要素的信息,“联结”国家和大学生。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介主体”特性

所谓特性,是指一事物异于其他事物的显著征象和标志。思政课教师的“中介主体”特性主要体现在承载性和传输性的统一、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统一、纪律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这也是思政课教师区别于其他专业课教师的本质特性。

1.承载性和传输性的统一

思政课教师的“中介主体”是承载性和传输性的统一。首先,从思政课教师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來看(如图1所示),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的全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联结国家主体和大学生。其次,教师在承担对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技能等教育主体职能的同时,也是国家主体的教育客体。思政课教师要体现的是国家主体的意志,履行为国家服务的职能。国家意志不是凭空想象、无中生有的,而是根据现存的物质生活条件与时代特征决定的。这种教育使命是国家主体通过各级组织的中介职能传递给思政课教师,再通过思政课教师将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传递给大学生。因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个“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对象性活动过程。思政课教师先作为国家主体的教育对象而存在,要满足国家的期望、要求,掌握、内化国家主体所规定的教育信息;再次,思政课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将教育信息转化为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再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传输给大学生,旨在使大学生掌握、内化教育信息且外化为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是国家精神的物质承担者,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体现了思政课教师“中介主体”的承载性和传输性。

思政课教师的传输性具体体现为语言表述和情感共鸣这两个环节中。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9]思政课教师通过语言表述和情感共鸣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传递给学生,就是完成国家教育任务的“桥”和“船”。语言不可思议的魅力和力量就在于情感态度的传达。思政课教师在年龄、阅历、学识、经验上存在着“逻辑先在性”,而且与大学生处于同样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中,正是基于同样的时代背景,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才可能引起大学生的理解、思考和领悟,达到情感上的同频共振。

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在传输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还表现为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是为国家服务,传输的是国家所规定的教育信息,以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现实思想与行为为根本任务,体现出很强的目的性。另一方面,思政课是育人课程,以人的发展为落脚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是思政课教师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大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不注重大学生成长规律,就是违背人的发展规律,就会影响教育效果,甚至还会起反作用,阻碍大学生的发展。思政课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待学生各个阶段的欲望、需要和发展进行教育,才能获得思政课的最佳教育效果。

2.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思政课教师“中介主体”是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统一。首先,思想性是指思政课的课程知识体系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课程知识内容所反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政课的思想性主要取决于思政课教师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把握,以及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能力。学生内化了的思想是认知先于外化的实践行为而存在。人的内在意识支配人的外在行为,正确的思想观念先在于良好行为的形成。思政课要将思想性教育放在首位,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良好实践行为的前提条件。其次,思政课也是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政治性功能是思政课的特殊属性,与其他专业课区别最具有标志的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办好思政课,是为了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国家设置的核心课程,是国家权力的一种体现。再次,思政课的思想性与政治性有机地统一于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体现了与一般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区别。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以人的精神为中心,注重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品质。思政课则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既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思想性”,又有“政治性”。思想性能够反映政治性,政治性又通过思想性表现出来。思政课是思想性和政治性的辩证统一。

3.纪律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思政课教师“中介主体”是“纪律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首先,纪律性是思政课教师以国家确立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和控制自己行为的品质和倾向。思政课教师是以国家主体“代言人”的身份来进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教育部对思政课教师提出明确规定:政治上,要与党中央同心同德,保持高度的一致;在生活上,加强教师的作风建设,以自身人格魅力引领大学生;业务上,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与时俱进。否则,将取消其作为思政课老师的资格[10]。正如俗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是思政课教师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并保证思政课教学有效进行的本质要求。尤其现在,“学校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11],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西方文化思想的渗透使得高校内的文化环境复杂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所谓“民主”“自由”和“平等”为口号,将西方“价值观”包装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和“普世文化”,企图用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影响“新时代青年”。一旦思政课教师对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没有正确认识,那就会失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思政课课堂不是思政课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个人开设的论坛,而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思政课是“有标准的选择”,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同时,也是“有选择的标准”,即以中宣部、教育部主持编写的统编教材、中央文件、党媒党报的主流声音等为标准,规范地、系统地对学科内容进行教授。其次,灵活性是思政课教师在透彻理解、完全掌握教材的前提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艺术性表达。灵活性的体现在于思政课教师如何把深刻难懂的理论变成生动易懂的知识。“将书本语言变为教学语言”。思政课的纪律性和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假如思政课教师没有纪律性要求,其灵活性便会失去政治方向;同时,缺乏灵活性的思政课,会使“灰色的”理论变得晦涩难懂,影响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介主体”定位之意义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认清思政课教师的“中介主体”定位,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中介”角色意识,可以有效防止思政课教师偏离方向、忘却任务、放弃目的、防范教育“异化”,是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所在。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才能完成“中介主体”定位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要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思政课,就要从坚定的立场、扎实的理论、深厚的情感、满足国家和学生的需要等四个方面进行提升。

(一) 坚定的立场是思政课实效性的根本保障

立场是人在面对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所持有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的体现。习近平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12]思政课教师坚定政治立场的核心要义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这一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思政课教师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国家和群众认可的时代新人。毛泽东主席曾提出:“立场问题。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13]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与高校思政课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高校思政课如果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脱离正确的轨道。思政课教师的承载性和传输性规定了思政课教师是党和国家的“代言人”身份。如果思政课教师不能站稳政治立场,没有坚定的党性,就无法完全落实党的政治要求,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发展。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提升自身党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只有在政治引领上与党同心同德,在面对关乎意识形态领域政治原则问题时,才能充分发挥自我净化能力,自觉抵制外界对自我政治信仰的干扰;在面对关乎意识形态的大是大非问题时,才能有理有节开展意识形态斗争。更为重要的是,才能帮助学生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

(二) 扎实的理论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支撑

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应,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对人们的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4]9所谓彻底,就是要将理论研究深透、完全而毫无遗留。而彻底的关键在于抓住问题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4]10。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支撑。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全面、系统、深入地研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15]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扎扎实实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领会根本精神,掌握原文精髓,还要特别关注时事热点。只有这样才能在讲授重大理论时,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阐述其中的道理;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才能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利益诉求的现实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引导。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掌握教育学知识。思政课归根结底是教育人的课程,只有掌握教育方法论和教育规律,才能灵活地运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再次,思政课教师要广泛涉猎其他非思政领域的各种知识。思政课教学涉及哲学、法律、政治经济学、党史、国史等学科知识,还涉及科学、社会、文化等知识。因此,思政课教师只有博览群书、专博相济,才能绘声绘色地讲授理论。

此外,理论并非一成不变,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理论研究与知识传授并非一劳永逸之事,体现思想的理论内容在不断发展,日益丰富。思政课的理论通过教材展现给学生,然而教材体系的固化性决定其理论内容难以及时反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而且教材中的理论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给大学生,无法将理论内容所反映的要义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学生。“打铁还须自身硬”,思政课教师在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要与时俱进,才能充分阐释和论证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反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科学性,形象生动地展示理论的自身魅力,做到“有声有色”地以“理”服人。

(三) 深厚的情感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催化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过程中的“中介主体”,既是国家主体的“代言人”又是大学生的教育主体。这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有家国情怀又要对学生有情感关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6]思政課教师对国家有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才会加深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感。思政课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也是爱国的具体体现。将自己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再转化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

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怀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物理学中有“共振现象”:指一个物理系统在其自然的振动频率(所谓的共振频率)和自然波长下趋于从周围环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趋势。在思政课教师用“爱心”去感化学生时,当这种“爱”的“情感波”频率与学生自身的“情感波”频率相同时,也就会产生共振现象。思政课教师的“爱”就是思政课实效性的“催化剂”。缺乏“爱”的思政课教师,势必会受技术理性的支配,造成以“分”为本的课堂教学,导致大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距离感、不安全感,就不会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共鸣。从心理学来讲,认同是一个心理变化过程,指个人受到外在的思想、观念、标准影响后,先形成内心的意识认知,再到行为转变的过程。情感认同表现为满足个人归属感、安全感的心理需要。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一个人的行为选择是源于内心的情感认同,是情感意志对于外在行为的支配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以“生”为本,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为根本。只有通过与大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情感共振,才能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感、认同感,让大学生对思政课自发的“学分”需要变成自觉的学习需要。

(四) 满足国家和学生的需要是思政课实效性的强大动力

需要是指人们对尚未完全拥有事物的欲望、意愿。马克思提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的著名论断,证明需要对人的发展、社会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政课是国家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思政课教师作为“中介主体”以满足和实现国家和大学生的需要为目的。首先,要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基础之上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国家都是由人组成的。思政课是教师通过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等形式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时代新人,以满足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满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大学生个体需要。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源于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其需要的满足感越强烈,积极性就越强烈,思政课的效果就越好。从现实状况来看,部分大学生在思政课上并未清楚地认知自己的需要,认为“学分”是自身的最高层次需要。马克思曾提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政课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激活内在需要的热情,激活大学生对最高层次的需要——精神层面的需要心理。因为只有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激发大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驱动大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获取思政课的核心内容,继而内在的思想意识才会转换为外在的实际行动。为此,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注重大学生高层次需要的意识培育,并且满足大学生的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第7版)彩图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575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5.

[4] 贺善侃.实践主体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114,11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2.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6.

[7]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8]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EB/OL].(2020-01-16)[2020-11-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

[11]習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76.

[1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6-29(01).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8.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04.

[16]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1).

(责任编辑 文 格)

3644500338205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思政课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