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游戏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021-03-12 15:36黄月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预设环境内容

黄月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和发现对幼儿有意义的人、事物,教师要以一颗敏感的心来聆听、发现和追随孩子的学习兴趣,捕捉教育契机,在此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的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推动主题游戏的组织和实施呢?

一、做敏锐的观察者,善于发现幼儿真正感兴趣的“点”

在确定主题游戏内容时,要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兴趣点,顺应孩子内在的真正需要,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将视野也转给孩子,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确定内容。之后,教师要做有心的观察者,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善于抓住幼儿的问题困惑,合理的将其转化为教育契机,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二、主题活动的不断推动,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努力

从以往的主题活动中来看,教师预设的内容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教师和孩子共同讨论,确定主题,根据幼儿兴趣需求预设相关内容。如讨论:对这个主题你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你对主题中什么感兴趣?等等。主题活动的选择是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主题的推动、幼儿的学习动力才能源源不断,在问题出现时才能創造性的表现出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环境、关注孩子的兴趣点,顺势引导。

首先,主题的开展与拓展。主题游戏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教师在尊重幼儿自主活动的权利的同时,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因为我发现他们对事物感兴趣时,容易产生疑问,而这些疑问都是很宝贵的。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双抓住生成活动契机的慧眼,教师的预设活动也是孩子们生成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

其次,在主题游戏过程中是教师和幼儿有共同参与、共同经历、共同研究、共同调整的过程。需要预设、调整、实施和反思这样反复循环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展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的创造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所以幼儿对主题产生兴趣之后,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水平有序开展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内容。

最后,要把握好预设和生成内容的游戏融合,是主题内容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两者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一个主题的拓展生成首先是要分析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否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能否帮助幼儿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有利于幼儿的实施操作获得新的知识等等。

三、主题游戏环境的创设,善于发现主题活动的亮点,再有创意的亮点不断推动活动

首先,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探索、发现、完善的活动,这里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根据主题游戏活动的内容,不断填充区域材料。幼儿在这些区域里充分表现和大胆创造,因此一些很有创意的想法和行为会从中诞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发现一些好的创意作为主题推动的“点”。我们可以从孩子独特有创意的情景中生成游戏以及从孩子独特有创意的作品中生成游戏。在中班幼儿根据图纸进行搭建大型卖场的时,孩子们通过不断的搭建活动,除了对卖场进行搭建,在不断地丰富场景后,对于卖场内部的细化环境也逐渐进行搭建。孩子这种独特创意的作品是支撑生成活动的依据和兴趣的起点,指引幼儿和教师更明确的开展后续的活动,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其次,创造“百宝箱”式的丰富材料,成为主题游戏活动中材料支柱。在幼儿不断深入主题活动时,往往出现断层现象,幼儿想要的活动没有材料的支持,只有丰富材料支撑的活动,幼儿才能自主、快乐的选择内容等。幼儿在活动中往往表现得积极、投入、尽兴,其好动、好奇的天性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们所掌握的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在这时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要敏锐地抓住时机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发现和支持幼儿自发的个别探索活动。在马路边边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于马路边的建筑物都很感兴趣,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出马路边边的小区、学校、建筑。在户外搭建的时候,孩子们也喜欢尝试着去进行马路边边的主题搭建。这个时候硕硕拿着一根长棍摸索着像盲人一样走着,周围的孩子看见他的样子纷纷都笑起来。但是硕硕却说:“我现在是盲人,你们搭的马路根本就不合格,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走?”孩子们听了他的问题,恍然大悟,对啊,我们的马路上有盲道,但是平时它虽然就在我们脚下,但是它具体是什么样的!孩子们纷纷对盲道展开讨论,于是,我及时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你们在哪里见过盲道?它是由什么组成?从而生成了“盲道初体验”的活动。孩子们在自由的交流、合作的时候,往往是他们脑洞大开,是表现最积极的时候。大量的实践证明,幼儿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做,在不断探索中,其各项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创设与主题游戏呼应的“会说话”的主题墙饰

开放式的环境能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身为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环境与幼儿的活动。幼儿可以通过创设环境的活动来学习,而环境的创设也能激发幼儿不断发现和学习的欲望。也只有在环境与幼儿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真正体验到交往和探索的乐趣。主题环境应该更多地体现互动性、与老师的互动、与同伴的互动,这样的环境才是“会说话的活环境”,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

我感觉孩子的想法总是源源不断的,日常教学多蹲下身来,多俯下身去,多去观察和思考每个幼儿的所思所想,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为出发点,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发现和创造。活动后及时反思,进一步完善主题教学活动,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想,这才是我们进行主题活动所期待达到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主题教育活动的真正价值。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教育学者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所说的一句话:“面对一个有无穷可能的孩子,成人应该有敬畏感,不要以为自己吃的盐多,就具有了指点孩子一切的能力。”我想,如果我们能真正弄懂这句话的含义,时时刻刻把这句话放在脑海里,我们才能真正放低姿态,才能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中心”,才能组织好从幼儿灵魂深处产生的活动来!

天津市静海区第三幼儿园 黄 月

猜你喜欢
预设环境内容
环境清洁工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漫观环境
浅析预设的应用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