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显示,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最主要的教育成功因素在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共同教育的总结相加也无法达到家庭教育的一半。因此,对幼儿进行良好教育的前提,首先需要教师与家长沟通,并达成一致的共育目标,这才是家园共育的核心关键点。
一、制定家园监管制度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接受家园共育的幼教理念,从而确保幼教工作可以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教育发展。同时,由于幼儿正处于人生的第二启蒙期,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的教育,首先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托,秉承教师与家长共同承担起幼儿教育的原则,使幼儿教育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最大限度的达到无缝衔接。
同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促使家园共育的顺利开展,一个系统完整的家园监管制度是确保家园共育顺利实施的基础性前提。
首先应制定系统完善的家园监管制定,并确保其在现实层面的具体执行。制定家园监管制定,首先因以上级部门规定的家园共育规章制度为依托,再结合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幼儿园发展的家园监管制定。
具体包括家园合作细则、家园联系准则、家园合作章程等。这种系统高效的家园合作机制可以有效帮助教师和家长对自身的教育责任进行明确,以此确保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家园合作的主体工作是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在这一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水平,真正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落到了实处,从而确保幼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从整体上对幼儿实现优质教育。
二、建立家园共育手册
建立家园共育手册是目前较为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具体模式是教师以周或者月为单位,对家长就幼儿在园内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这样家长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表现。
在进行家园共育的进程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从传统育儿教育角度来说,幼教内容通常都是以幼儿园实际教学条件和幼教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来进行的。而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渗透,教师应从家园共育作为发力点,并在这一基础上,与每一名幼儿的家长保持沟通,对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同时也可以以此作为依据,对幼儿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并将其中细节备案在家园共育手册上,以便日后学习、参考、查询。
三、设立家园育儿论坛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日臻完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搭建家园共育网络平台,这样可以有效突破时空壁垒,达到幼儿园家庭教育无死角的状态。
从家长层面来讲,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又会对幼儿形成伤害,在这种状态下,家长可以通过教师搭建的共育平台,就这一问题对教师发起咨询。具体咨询方式可以是点对点,或者点对面的模式,教师可以将解决方案与家长在共育平台上进行交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帮助家长寻找解决办法。同时,也包括家长在家中发现了幼儿的一些状况,而在平台上与教师沟通,咨询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
例如,幼儿小明的家长发现幼儿小明在最近一周内存在说谎的现象,对此小明的父亲十分着急,并就这一问题父亲与教师进行了沟通,经过了解发现小明在幼儿园并不存在说谎的现象。通过信息平台,教师与小明的父亲在沟通后发现,原来小明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说谎,只是在一部分事情上说谎。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教师与小明的父亲进行了进一步沟通,二者一致认为小明比较乖巧懂事,日常在幼儿园及家庭中也很少让教师和家长费心。教师又询问了小明最近一周家庭因素层面是否发生改变。据小明父亲说,小明的爷爷奶奶从乡下来到了小明家,并且爷爷奶奶非常疼爱小明,小明爸爸给爷爷奶奶买的新鲜水果,爷爷奶奶舍不得吃,都留给了小明,而小明看爷爷奶奶不吃,自己也不吃,将水果都藏到了衣柜里,准备将水果放坏掉,然后再给爷爷奶奶吃,因为小明发现爷爷奶奶喜欢吃坏掉的水果。然后对父母谎称新鲜的水果都被爷爷奶奶吃掉了。
通过教师与小明父亲的详细沟通,小明“说谎”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原来这就是老人的勤俭、家长的孝顺、与幼兒的天真以及对爷爷奶奶发自内心的爱,三者之间存在的沟通代沟,对此问题教师在信息平台上给出了小明父亲答案,小明“说谎”的问题其出发点是好的,作为父亲应与小明经常沟通,并在幼儿与长辈之间起到协调作用,从而使幼儿的想法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家长了解,面对问题的时候家长应该让幼儿知道,幼儿并不是一个人在面对问题,父母及教师都是其坚实后盾,并以此避免上述“说谎”闹剧的发生。
四、定期举办家长学校
传统层面上的幼儿教育大体上都是幼儿在家庭中就接受家长的教育,而幼儿到了幼儿园自然就接受幼儿园的教育,而二者之间缺少的是一种衔接,因而形成了一种教育孤岛现象。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幼儿园应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这种教师和家长在现实中当面沟通的效果,通常都要比信息平台沟通的效果要更具真实性和实效性。
首先,幼儿园可以以月、季、年为单位,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办校宗旨在于,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对家长进行展示,同时也将每一名幼儿在一定阶段的生活学习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反映,对于其中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并在二者合力的状态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在现实层面进行实施,从而使家园共育真正落到实处。
再者,教师也应就教育问题与家长进行探讨,请教家长是否有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合理化建议。通常,对于育儿来说,家长的视角与教师的视角不在一个层面,因此家长的一些育儿建议通常会对教师起到点拨作用,教师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这对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大有裨益。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适应适合发展,教育改革也涉及到了幼儿教育层面。家园共育教育可以实现家、园共育的无缝衔接,从而使幼儿教育达到无死角、全方位、立体化,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广东省番禺区石楼镇中心幼儿园 梁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