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

2021-03-12 23:00姜丽惠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报班级班主任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往往是以班主任为核心,大小事情都需要班主任亲力亲为,而自主管理模式是对学生思想上的一种解放,让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翁,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会自我管理,互相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尝试探索小组合作自主化班机管理模式,并尽量让这种模式避免流于形式,发挥到积极作用。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成立

1.建立小组合作的背景

经过初中一年的班级工作,班里大部分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班主任对每个

孩子也有了较深的了解。进入初二以后,一部分同学开始出现了较为散漫的状态,对于我的个别教育也是表面服从,但下一次也经常会反复,多次的教育让这些孩子开始出现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而整个班级,经常感觉有些“无聊”、“没劲”,缺乏活力。为了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班级管理注入活力,开始尝试小组合作管理模式。

2.小组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力求管理学生到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而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

3.成立班级合作小组,分配任务

我根据初中一年对学生的了解,将班级分成了8个小组。合理搭配,四人一组,男女搭配,性格互补,学习互补,学习和习惯好、中、差的比例基本上是1:2:1,8个小组的实力比较均衡。我又将班里的座次表进行了一个调整,同一小组的同学位置就近,座次表分成了8个区域。合理的搭配是小组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能省去以后的很多麻烦。

4.科学分工

为调动所有组员的积极性,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

做,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任务,一般由较有威信的班干部担任,负责小组的全面工作,其他一人负责学习,一人负责卫生,一人负责纪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每人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弥补,促进各种能力的提高,各个小组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促进班集体良好风气的形成。

5.小报宣传

小组成立后,每组出一期小报,自己商议小组的名称,奋斗目标,小组成

员的介绍和职责分工等,贴在板报上的小报时刻鼓励、督促着小组的各名成员,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一些平时在班里不起眼的孩子也都委以重任,更能感受自己的价值所在。

二、促进合作小组发挥作用

1.“班级公约”和“组规”相结合

小组成立后,召开班委会,在原有“班级公约”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现有情况进一步细化、调整,要求大家信守承诺,严格遵守,不得违反。再召开各小组长会议,根据“班级公约”制定各小组组规。各小组组规形成后,第二期小报相应出台,组员都再组规上签字,在班会课上,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对组规进行解读。就这样,“约”中有“规”,“规”中有“约”,形成了一张相互约束的“规”网,各小组在管理中就有“规”可依了,班里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形成,有的组还向别的组取经,取长补短,改进组内管理办法,当然,作为班主任,我也经常传经送宝。

2.督查到位,采取明确的评价形式

班级制定了详细的行为量化细则,从考勤、仪容仪表、作业考试、课堂课间、集体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行为量化细则,根据评分细则进行加减分,一个月计算一下各个组的平均分,进行评比,每次评比时前三名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抽奖活动,获得惊喜。

3.汇报交流总结,促进效率提高

只有总结才会有提高,只有交流才会有思维的碰撞,才会激起智慧的火花。

三、小组合作的注意事项

1.有“奖”就要有“惩”,小组合作管理有时也不是万能的

比如,有的孩子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是交不上作业,对于这种情况,小组实施的时连带制度,小组成员的分数都受到影响,能够促进别的组员用积极的态度去帮助比较落后的孩子,有时弥补不上,还自己争取在别的方面表现更好,以争取小组的荣誉,这样既一定程度地帮助落后的孩子,其他孩子的潜力也得以激发。

2.班主任的适度指导

一些小组合作管理的失败,往往与班主任的过度参与或放任自流有关。班主任应该做好以下两个角色:①“设计者”的角色,班主任要把握全盘,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到最后达到什么目的,班主任关于小组合作的总体规划,决定了小组合作管理的方向和目标。②“参谋者”的角色,小组合作本来就是重在学生的合作、自主和独立能力的培養,旨在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要放心大胆的“交权”,把管理权交给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智慧,容许他们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3.要用心选好小组长

在选拔小组长时,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学习、品德,同时注重他们的能力,有的组组长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又用心地安排了一位负组长。班主任也经常找组长谈话,指导一些管理方法,如何尊重、要有耐心、要有信心等,只要组长发挥出核心作用,小组工作便得以顺利进行

四、小组合作管理在班级建设中的效果

自己班级的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在班级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1.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

2.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和谐

3.一些学生在各方面进步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团体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群体的力量,齐心协力完成共同的任务与目标,班集体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集体建设的发展,促进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高度尊重与信任学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 姜丽惠

猜你喜欢
小报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Should I Go on a Diet?
走进数学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脑筋急转弯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