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开梅
1月1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馆内,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志愿者雷萌丹跑来跑去,十分显眼。“跟平时相比,观展人数要多一些。”雷萌丹说,“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特展还有两天就要结束了,大家都想抓紧时间,看看这些石刻造像。
其实,重庆大足石刻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牵手”并非偶然。
2020年8月5日,在大足石刻研究院,一批石刻造像陆续被打包、装箱,为去成都“走亲戚”做准备。
原来,2020年4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签署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签订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同年6月,金沙遗址博物馆与大足石刻研究院签署了《学术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在博物馆运营信息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科研交流、展览交流等多领域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两地文化遗产保护。
两个月后,大足石刻准时“赴约”。2020年8月16日,由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特展正式拉开帷幕。在此之前,雷萌丹等一批为特展服务的志愿者接受了专门的培训。
“这是一次向外展示的好机会。”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刘贤高说,通过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大足石刻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促进发展。此次,古蜀金沙之行,大足可谓诚意满满。
“这次展览精品汇聚。为能在700平方米的展厅中完美呈现大足石刻的魅力,策展团队设计理念超前,通过沉浸式灯箱造景、超6米的巨幅投影等展陈手段,既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游览了大足石刻,又充分展现了大足石刻活化利用的成果。”刘贤高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从策划伊始到正式开展,仅用了2个月时间。
这些千年之前创造的精美石刻造像,借助这次展览,穿越巴山蜀水的重峦叠嶂,以各种形式,展现在了更多人面前。
这次简单的“串门”,让两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突破空间阻隔而相遇,对于研究、保护和传承巴蜀文化,推进两地文博事业协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折射出两地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一步强化文化共识,推动文化资源相融共生。
大足石刻景区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引领着大足全区文旅资源乘势而为,开启频繁的文旅互动——
全方位构建合作机制。大足区与四川省资阳市、内江市、眉山市等地签署了文旅融合发展协议;与四川省乐山市、都江堰市,重庆市南川区、武隆区达成共同推进川渝世界遗产地合作的共识;与四川省乐山市、资阳市等地共同发起了“石刻艺术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产品推广联盟”和“巴蜀世界遗产联盟”等组织,通过政府主导、行业联动的方式,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多平台营造共建氛围。大足区与各共建合作区(市)县整合运用文旅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平台,共介旅游资源,共推旅游产品;互邀参加中国国际(四川)旅游投资大会、重庆都市文化旅游节暨城际旅游交易会等重大节会。同时,开通了大足区至眉山市的“巴蜀文化旅游巴士”,并正在筹划开通多条城市旅游公交线路。
互動性策划旅游产品。大足石刻景区与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等世界遗产景区,共同策划川渝世遗之旅、巴蜀文化遗产之旅等旅游产品。同时,大足区与眉山市共同策划“川渝一家,人文相亲”研学之旅、“川渝一家,青山相连”康养之旅等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与资阳市、乐山市联合策划唐宋石刻精品旅游线路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精准化共拓客源市场。大足石刻景区面向四川免费赠送了3万张门票,对川渝游客实行半价门票优惠,针对眉山市市民推出“眉山·家庭套装体验”活动。同时,大足区与乐山市共推双方市民组团自驾互游,并共同组织参加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重大文旅活动,共同开拓旅游市场。
大足区正牢牢把握战略机遇,一边苦练内功,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一边积极携手川渝地区其他区(市)县同心合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大足区的这份探索,正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文旅交流、融合的一个缩影。
从2020年4月29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联席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开始,成渝双方便着力以巴蜀文化为纽带,坚持“一盘棋”思想,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持续下好文旅先行的妙棋,构建起可触摸、可感知、可体验的旅游文化,逐步形成文化共赢的良好局面。
1400多年前,李白写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诗篇,描绘了成渝两地山水相依的天然联系。如今,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川渝两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让巴山蜀水又开启了相依相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