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嘱咐我们努力向前奔跑

2021-03-12 05:23颜明华杨子娇丁毅刘露
当代党员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质养蜂村民

颜明华 杨子娇 丁毅 刘露

春节临近,山沟沟里杀猪宰羊热闹起来了。但脱贫户谭文质的心思,全在他从扶贫产业基地返承包的20亩黄精上,每天一大早就要去精心管护。“我要努力向前跑,今年还想再多承包一点。”谭文质说。

这里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

“努力向前奔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华溪村村民的深情嘱咐,更是村民们的共同行动。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坐飞机、搭火车、乘汽车,一路辗转来到大山深处的华溪村看望贫困户。他鼓励大家说:“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好,乡亲们要一起奋斗,努力向前奔跑,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亲自指挥及各级党组织领导下,一场组织程度和实施规模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

中益乡曾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华溪村538户1477人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07人,集“产业空白”和“集体经济空壳”于一体,是“贫困中的贫困”。但至2019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时,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8000余元增长至14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7年的空白增长至近200万元。

华溪村有文字记载始于“明洪武二年”,即1369年。

这个存续了600多年的古老村落,为何仅几年光景就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2021年春节前夕,记者前往距重庆主城都市区200多公里的华溪村,去探访那里的人们经历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把行动组织起来:贫困山村力量重组

同步奔跑,分户单干的“农民个体”变规模经营的“创业团队”,先锋组有了脱贫攻坚的“急先锋”

脱贫攻坚前的谭文质,原本并不是“跑得快”的人。

2017年底,华溪村“两委”引导村民流转土地建扶贫产业基地,很多人担心要把土地收回去而极力反对。凡事爱挑头唱反调的谭文质,这次又联合其他村民一起阻拦,还放言“宁肯把地荒起也不流转”。

时间紧迫!如果来年春耕前土地不能集中起来,一耽误就是一年,如期脱贫就悬了。

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驻华溪村第一书记汪云友,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近一个月时间里,每天天刚亮,谭文质还未出门,汪云友就带着村里的党员干部上门来了;天刚黑,谭文质一进家门,汪云友他们又来了,不厌其烦地跟他拉家常、讲政策。

“来了一次两次三次,我认为是假的,看见他们来了我扭头就走。但来了四次五次六次,我就要想一想了。”谭文质说,他是被党员干部们的诚意打动的。

谭文质还说服了弟弟谭文权,两兄弟再一起给其他村民做思想工作。另一边,村里的党员也一起带头,把土地流转给集体。

华溪村如期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土地流转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30多天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所有党员全部上阵,每天挨家逐户上门“碰钉子、看脸色”,终于打开了僵局。“在攻坚克难的时候,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的确确是决定性的。”汪云友深有感触。

2020年8月,谭文质被推选为先锋村民小组组长,先锋组的“硬骨头”变成了带头脱贫的“急先锋”。

正在参与撰写乡志的村民谭登全,是乡里有名的“秀才”。在他的调查与记述中,自1954年乡党委在村里成立党支部以来,每个历史时期无论是抓生产、搞建设还是抗灾害,党组织是引领大家一路闯过来的“主心骨”。

“有党组织引着我们走、带着我们干,这是和旧社会根本不同的地方。”85岁的老党员陈玉林说。

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平台,也是村民与村民、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牢固的感情纽带。“土地流转入股,大家就成了‘股友。”村民戏言。

在这场组织化变革中,华溪村人不仅由“村邻”集体变成了“股友”,还变成了“舞友”。

每晚7点,街上村民小组40多名“坝坝舞”成员都要在村委会小广场准时“开跳”。欢快的旋律、整齐的舞步,充盈着一个脱贫村努力奔跑的精神力量。

但以前不是这样。曾因土地、建房临界纠纷较多,有些邻居多年见面不打招呼。跳“坝坝舞”往往是两三个关系好的村民,在自家院坝跳,“新生活,各跳各”。

要让村民“笑笑呵呵”抱团跑起来,谈何容易?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村“两委”每年都组织感恩宴,乡亲们摆一摆脱贫变化,感谢党恩;近距离增进邻里感情,凝聚人心。为此,村里特意在每桌安排一名党员,在饭桌上发起话题,帮助有矛盾、纠纷的村民杯盏之间“一笑泯恩仇”。

村“两委”体会更深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脱贫攻坚以前,华溪村10年未发展一名党员,全村40名党员长年在村的只有20人——要带领村民们努力奔跑,党员干部先要自己跑起来,必须搞好党的建设。

村“两委”首先“刀刃向内”,每季度召开干部作风整顿会,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脚步向外”,列出对群众的公共事务账、纠纷调解账……清单,通过走访全覆盖逐一照单销号。同时,“村民谈变化”微访谈、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也常态化开展起来。

2020年村干部们很忙,每月平均工作天数达29天,但他们身边聚集的群众越来越多。

“这不是刷‘存在感,而是切切实实为群众办事。”曾在华溪村当过3年“村官”的乡党群办负责人刘淑蓉说。

村“两委”战斗力大幅提升,向心力也随之增强。华溪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说,脱贫攻坚以来,村支部新增3名预备党员、4名积极分子,抗疫期间有4名年轻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培养了“90后”本土人才2名,队伍结构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把生产组织起来:蜜蜂小镇“甜蜜生长”

同向奔跑,雞犬相闻的“左邻右舍”变经济组织的“全体股友”,分散经营的农户有了对接大市场的载体

每天一早,街上组的刘益红就会打开手机APP,远程查看5公里以外的养蜂场——那里有50群中蜂正在冬眠。“我家祖祖辈辈都养蜂,从没养过这么多,但我还要跑快点,扩大规模。”刘益红有些骄傲。

石柱县志记载,土家族人养蜂有1200年历史,但都是在房前屋后摆两三个蜂桶,一年采七八斤蜜,收成“看天气凭运气”,而且山高路远不好找销路,大多是自食或送给城里亲戚。

刘益红带着妻子长年在城里做木工,老人和小孩留守家里。2017年春节回家,听村干部说“有免费学技术的扶贫政策”,他便留下来参加乡政府举办的培训班,几赴外地学习养蜂技术。

“学成归来”的刘益红开张就接单:代养村集体的20群蜜蜂。路子选对了,产业扶贫效果迅速显现。2018年,刘益红获得劳务、产量分成等代养收入4万余元。2019年,刘益红单干,出手就是50群养殖规模,产出交给村集体统一加工出售。

“自己只管精心管护,不担心卖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免费学技术,大家一下子就‘跑起来了!”刘益红说。2017年,华溪村养蜂总量为380群——几百年来,该村养蜂规模大多维持在这个水平。但至2020年,全村养蜂规模增长至1200群,30群以上的养蜂大户就有8户,多是贫困户。

短短几年,养殖规模远远“跑”过几百年的历史水平,但这不是单纯的养蜂问题。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中益乡首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打造以华溪村为主体的“中华蜜蜂第一小镇”,一面扩大养蜂规模,一面成片种植脆桃、脆李、吴茱萸、木瓜、黄精等3个经果林和5个中药材品种。

养蜂业规模引导蜜源植物产业化,蜜源植物产业化带动养蜂业规模增长——“中华蜜蜂第一小镇”在良性循环中崭露头角。

这个产业体系的整体演进,也不是三五个养蜂户、七八家脆桃种植户就能促成的。

脱贫攻坚以前,60%以上的人外出务工、近60%的承包地撂荒,生猪和玉米、红薯、土豆这“一头猪三大坨”是华溪村长年不变的家庭生产结构。

各家各户各耕其田或各奔东西,产业如何集约化规模化,如何在脱贫路上一起奔跑?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全力催生的两大新鲜事物解决了这个问题:华溪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村集体企业中益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联合社流转土地建起“3+5”产业基地,注册“华溪村”、“蛮王寨”、“印象华溪”等商标;中益旅游公司建起扶贫加工车间,创办电商平台,引进龙头企业定向采购。

村集体经济发展3年多来,一方面,给村民们提供了土地保底分红、村集体务工、返承包种植等收入渠道,每年带动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另一方面,包括村外农产品慕名贴牌搭车销售在内,农产品总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实现利润约280万元。

在这场变革中,包括所有贫困户在内,华溪村人个个成为经济联合社成员,村民入股率达100%;全村1088亩可耕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率达100%,农户土地流转率、产业化覆盖率、产量分红覆盖率、利润分红覆盖率均达100%。

享受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种利好,全村农户一个也不少。更重要的是,曾经“单打独斗”的农户,就这样由村“两委”组织起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这是华溪村有史以来从未呈现过的生产经营组织化态势。

“以前种啥好卖、到哪里卖,我们真的摸不准,年年只能种‘三大坨。”谭文质说,以前他自己搞过好几个种养项目,但都失败了,“现在党组织带我们‘跑,就不再受穷了!”

把资源组织起来:社会扶贫添薪助力

同频奔跑,一家一户的“只身斗贫”变社会参与的“集体战贫”,所有贫困户身后有了共同发力的战贫团队

“我快60岁了,以为就要这样穷一辈子。”说起自己脱贫的经历,偏岩坝村民小组“农家乐”老板花仁淑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015年,包括花仁淑等12户原居住在地质灾害区的村民,通过政府补助迁至偏岩坝地质灾害避让点。2018年,花仁淑的丈夫突然离世,留下一笔债务。花仁淑感觉“天都要塌了”,她做工地小工、当物业保洁……一年多时间里一分一厘地攒,总算还清债务。

但脱贫不是花仁淑等贫困户“一个人的战斗”。

2018年,驻村工作队与多个爱心企业及商会支部共同成立了华溪村党建共建工作室,引进9家餐饮龙头企业,通过指导烹饪技术、设计店招等方式,帮助偏岩坝有意愿的9户人家办起“农家乐”。2020年仅夏季两个月,花仁淑的“农家乐”毛收入就达4万元,吸引远嫁的女儿也带着女婿回来创业。

更广泛的社会资源也奔赴华溪村战贫一线——

赞助一批铜芯线,为167户670间土、木结构房屋更换老化线路,农户晚上再不用拉闸睡觉;

免费安装100余盏太阳能路灯,村公路晚上再不是漆黑一片,改廁后的农户再不用摸黑上厕所;

在偏岩坝帮助打造集“游、购、娱、吃、住、养”一体的土家特色美食区和田园综合体;

援建集培训、研学、文旅为一体的初心学院;

援建金溪书屋项目……

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在各级党组织引领下,各方社会力量已在华溪村实施援建项目10多个,还引领华溪村的农产品走出大山——

打造“周末扶贫集市”,推动华溪村并捎带县里的土特产销往主城都市区的机关单位,销售额超350万元;

联合电商企业创建电商平台,包装“华溪村”土蜂蜜等系列品牌并销往全国50多个城市,销售额超1550万元……

村“两委”还联合共青团组织成立青年创业中心,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帮扶干部、县乡干部、农技人员、创业人才等为村民传授各种实用知识和技术。目前,全村已有26人返乡创业。

把心气组织起来:努力奔跑一个不少

同心奔跑,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变脱贫致富的“追梦群体”,脱贫户有了停不下来的精气神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益乡就有了地下党组织,先锋村民小组87岁老党员马培清的父亲就是最早的地下党员。

马培清原有八兄妹,她排行老二,但除了她和老八,其余兄妹在新中国成立前就不幸夭折。“从小父亲就告诉我,党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所以我一直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马培清说。

马培清用她的一生,坚定这样的信仰。

在华溪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登门看望了马培清,并在她家院坝与村民代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开起座谈会。总书记特别关心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他强调,“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

马培清有4个孙子、2个曾外孙。当年孙辈们每年的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个曾孙则赶上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出台,家庭负担陡然减轻。

从马培清家出来,总书记去了谭登周家。谭登周发自肺腑地对总书记说:“没有党的好政策,我的坟头早就长草了!”

谭登周更是心存感恩。

谭家本于2016年脱贫,但在2018年3月,谭登周外出务工不慎摔成重伤,医疗费高达16万多元,又因病致贫。后来通过医保政策报销了90%,通过村集体公益金获得1万元临时困难救助,谭登周个人承担不到1万元。村里还给谭登周安排了生态护林员岗位,老两口通过评议纳入低保,再加上土地入股分红、养老保险等,谭家年收入能达2万元左右。

赶在2021年元旦节前,谭登周又请人重写了这副对联:上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下联“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对联每年都用大红新纸重新书写,是他2018年重伤初愈时自己琢磨的内容,几年一字不变。

华溪村的长辈们,对党的好政策更深有体会。

“我活了80多岁,是看着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国家的力量越来越强。”在华溪村2019年春节感恩宴上,老党员陈玉林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华溪村的公路于2009年硬化,2019年油化。“早年不通公路的时候,从村里到县城要走一天,一身泥一身灰,现在坐个车体体面面几十分钟就到了。目前我最想的就是多活几年,好好享受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陈玉林说。

不同的身份,对脱贫攻坚有着不同的视角。

华溪村整体脱贫前,当时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刘淑蓉每次去走访帮扶对象户谭明社都很纠结:要不要提前通知?如果不通知,怕去了扑空;如果通知了,谭明社“一定会煮上一锅鸡蛋”等着他们。

刘淑蓉还怕下雨——那时,村里有不少木结构老房子,一下雨就漏,一漏雨村干部们必须跑去查看,但除了帮忙捡漏、叮嘱安全,没有更多办法。

脱贫攻坚期间,原来也住在危房里的谭明社重新择址建了新家,建房总费用8万元,政府补助了3万元。此间,有8个危改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喜迁新居。

曾经,华溪村人最担心“三病两苦”。但如今他们生病、养老都有政策保障。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华溪村这样落实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对愁吃愁穿以及收入不达标的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为缺乏劳动力、残疾等家庭申报低保兜底。教育方面,全村在读学生均有保障。医疗方面,开展“治未病”,为全村居民建立个人健康电子档案,脱贫户大病医保报销率达90%,乡卫生院为贫困患者提供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住房方面,全面实施房屋修缮加固、改老旧线路、安装漏电保护器、人居环境整治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

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村“两委”也有底气为乡亲们“张罗”更好的福利:村经济聯合社收入的60%为全体社员分红,30%作为全村“两不愁三保障”基金临时救济困难家庭,10%作为村集体公益金。

时间来到2021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历史阶段,华溪村人并没有因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就歇脚了,他们牢记着总书记“要努力向前奔跑”的嘱咐。

“努力向前跑”成为村内随处可见的标语和风景。

“即使我身体差跑不快,我也要努力多养些中蜂!”这是谭登周的心声。

有名的“醉汉”陈朋也“跑”起来了。陈朋曾酗酒,一场大病致贫后一蹶不振。在党员干部的帮扶下,他重拾生活信心就近务工,还返承包了5亩黄精,很快脱了贫。陈朋积极入党,且于2019年10月成为预备党员。

“党的政策好,大家都在跑,我不能停下来!”感觉自己换了一个人似的陈朋说。

猜你喜欢
文质养蜂村民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女状元
文质相合 淡泊自守——張世刚书品小议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