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6课——摆的秘密。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自主探究摆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学做科学,了解科学探究。当学生在经历和体验探究摆动的活动之后,通过讨论能认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获取收集与整理资料、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等。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学生都见过或玩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课以摆为切入点,通过对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意识到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时发展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摆动的快慢与摆动的轻重没有关系,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2.学习用对比实验收集事实,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演示用的摆
学生准备:铁架台、细线、秒表、钩码、小铁锁、螺丝帽等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摆线长短、摆锤轻重与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2.设计实验,认识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摆的轻重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课件出示视频资料)然后导入新课。这节课,让我们也象伽利略一样,来揭开摆的秘密。
出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摆。
师生谈话:看到老师的这个装置,你们说说在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物体也像它一样运动?(学生自由发言,比如:玩过的秋千;在奶奶家见过的钟摆;邻居家小孩躺的摇篮)
(二)探究活动
1.制作摆
(1)教师讲述:把细线挂在一个支架上,在细线下面栓一个重物,用手拉起重物,再放手,它就会像吊灯一样摆动起来,这个装置就叫做摆。利用这个装置就可以研究摆动的一些现象。(教师板书课题:摆的秘密)
(2)教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操作摆,用铁架台底盘的支架作为起摆的装置,师生共同数摆动次数。(教师再次强调,来回一次为一个摆动次数。师生共同合作,做好自主探究的准备。)
(3)师生谈话:每组同学可以任选实验材料制作一个摆,并会规范的操作摆和计数。
(4)各组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摆。
(5)教师提问:你们在操作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发现摆动的秘密——同一个摆,摆的快慢是一定的。)
2.猜测摆摆动的快慢和哪些条件有关系
(1)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数一数你们组的摆在10秒内会摆动多少次?
(2)学生纷纷动手实验,数本组的摆在10秒内的次数。
(3)学生汇报各组的摆在10秒内的次数。
(4)教师提问:你们听了同学的汇报,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回答:摆动的次数怎么不一样呢?)
(5)教师接着问:你认为摆动次数的不同会跟哪些条件有关系呢?(学生展开猜测,各组进行讨论。)
(6)各组汇报本组的猜想与假设,并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3.探究摆摆动的快慢与哪些条件有关
(1)教师引导:你们再进一步想一想,这些观点究竟对不对?你们怎样可以证明?
(2)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制定出探究方案,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方案进行记录。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这时,教师要走到学生的中间,注意仔细倾听,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而且在学生遇到困难是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注意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一定要是对比实验。)记好实验记录单
(3)学生进行深入地研究,收集数据,并在做好实验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4)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概括、比较。
(5)全班汇报、交流、展示。(教师在此注意引导,发现学生的问题和疑问,要及时解答。)
(6)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摆的快慢和摆线的长短有关。
教师板书:摆线长短摆线越长摆动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动得越快。
(二)小组活动—制作一个“听话”的摆
1.请各小组分别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50次的摆。
2.请实验成功的小组和实验失败的小组分别谈一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四)小组讨论1.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摆在摆动一段时间后为什么慢慢停下来。
2.教师总结:静止的摆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摆动,然后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摆慢慢停下来。
(五)拓展活動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将课上探究的活动延伸到课下。 课下搜集有关“傅科摆”的资料,自己制作一个“傅科摆”将摆锤做成沙漏,观察沙迹的路线,探究其中的奥秘。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焦庙镇实验小学 陈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