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燕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300)
临床上,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会出现较多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属于特异性眼底病变的一种,因为受细胞代谢、胰岛素异常所致,其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我们必须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1-2]。本次研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全程护理服务,并对患者疾病认知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择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0.16±5.24)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32±2.45)年;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0.14±5.22)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30±2.41)年,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对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服务。全程护理方式如下:1.门诊护理。专科护理人员对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对患者倾诉耐心倾听,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告知疾病的危害性,对患者讲解如何应对疾病,叮嘱患者对饮食进行控制,宣讲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2.住院护理。大部分患者因害怕疾病,容易出现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对疾病知识不够了解。因而,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各种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根据不同患者病情进行药物、控制饮食等对血糖进行抑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氧监测方式,减低并发症出现率;3.出院护理。护理人员每周定期通过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了解患者病情,告知患者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1.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包括行为、态度、自我管理知识,分为优、良、中、差;2.使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包括社会活动、视觉功能、生理功能以及精神状态,其分数越高,表示越佳。本研究使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优良率对比[n(%)]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组别 n 社会活动 视觉功能 生理功能 精神状态观察组 40 12.90±1.57 9.68±1.26 9.96±1.46 14.89±1.86对照组 40 8.23±1.35 8.44±1.20 9.10±1.11 8.30±1.14 t - 14.264 4.507 2.966 19.105 P - 0.000 0.000 0.004 0.000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临床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特征,大部分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足。其导致最佳治疗时间错过。患者对治疗积极性较低,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3]。
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让患者树立起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在全程护理服务中,其提供全程的问题咨询、指导以及延续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治疗知识以及护理知识的掌握度,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整体护理工作更加严谨、规范,能弥补常规护理中的不足。全程护理,可以让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让患者住院后仍能够得到专业化的护理指导,提高护理效果[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全程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