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佳磊
峰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面积353 平方公里,53万人,辖9 个镇、1 个乡、1 个街道办事处,157 个村、42个城市社区,是一个工农交叉、城乡交错的资源型老工矿区。2020年以来,我区从农民群众最盼望、发展最急需的事出发,通过工作和实践,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清洁方面,形成了“区牵总、局负责、镇实施、企助力、村配合、民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共拆除违建366.67 万平方米、清理垃圾及杂物12.67 万余方、平整沟坡1.2 万方、建设“三园”191 处、清理残垣断壁1867 余米、新增绿化面积2600 多平方米、拓宽村庄大小道路283 多条、新建村内各类景观节点52余处。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峰峰矿区农村人居环境“九个全域”经验和峰峰矿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十条”,2020年我区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排名第一。
一、“一把手”亲自抓,严格责任目标。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及时制定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实施方案》《全区“五清三建一改”专项行动方案》《全区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区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奖补资金,拉开档次、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切实做到奖的眼红、罚的肝疼,以最大力度的人力财力物力保障村庄清洁行动,并坚持上下协同、全面发动。区委书记亲自挂帅、亲自落实,在书记专题会、农村工作会议、人居环境推进会等场合多次专项部署,先后赴农村开展人居环境调研督查12余次。区委区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作的工作体系,形成了区镇联动、镇村落实、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全年投入村庄清洁行动、美丽乡村等各类资金4.5 亿元,带动村民及社会资本直接参与乡村建设超12亿元。
二、开展垃圾治理,实现净化美化。每年拿出27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完善“户分、村集、镇运、区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市场化模式,集中解决垃圾围村问题。在工作过程当中,垃圾治理与水泥生产相结合,通过集中转运到水泥厂窑协同处置垃圾示范线,通过风选、磁选和机选,分离出有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使水泥厂协同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每天处理垃圾500 吨左右。全区每天产生的垃圾350 吨左右,这就保证了“垃圾不落地、日产日清”,彻底让填埋垃圾成为了历史。
三、实行全域拆违,变无序为有序。一方面,“拆”字当头。扎实开展违章建筑、残垣断壁、坍塌房屋、有碍观瞻等建筑的“四拆”行动。全区11个乡镇都主动向区委递交了“违建清零”责任状,对拆出的空间,打造了一批小广场、小游园、小果园,实现了一村一广场、一村一游园、一镇一湿地的目标。一方面,投资8000多万元,安装路灯7200 盏,粉刷、美化墙体600 平方米,共建设美丽庭院27478 个,建设精品庭院9159 个,建设率达到了85%以上。
四、搞好文明教育,完善长效机制。通过致广大农户的一封信、悬挂条幅、宣传标语及区微观峰峰、融媒体中心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环境清洁整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推选村内“乡贤”、村两委干部担任宣传员、监督员,引导群众改变乱丢乱倒乱泼等生活陋习。同时,建立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调动了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运营、管理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全面落实“五包”责任制,即:机关单位包镇,全区36个单位定期深入包联镇村开展义务清扫劳动。镇街领导包村,对村两委班子工作进行指导,广泛入户宣传动员。村两委包街道,坚持卫生巡查检查,巩固整治成效。党员包胡同,亮身份、比作为,带头清理垃圾、消除死角。村民代表包户,动员广大农户开展大扫除,保持干净整洁、窗明几净的农家环境。
张家楼村规划改造前
张家楼村规划改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