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菲,王伟刚
(1.宝鸡高新中学,陕西 宝鸡 721013;2.宝鸡市姜谭高级中学,陕西 宝鸡 721000)
新形势下,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规划为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治理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因此,中央政府出于对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高度重视,建立了政策支持、商业开发以及机构融资这三方面的支持模式,帮助农村特色小镇顺利进入推广运营阶段。基于战略路线图中的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主要以体育元素为重点,以提升体验、绿色消费、独具特色等为亮点,参考战略路线图的发展流程,打造环境与产业高度融合的特色聚集区。本文以战略路线图为研究工具,根据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组织框架、政策导向、运行模式等搭建特色小镇的治理结构,最终得出实现战略路线图下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们对休闲旅游的热情与需求。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培养符合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以相关体育配套设施与高标准服务为依托,创建了新型旅游开发与运动的模式。得益于政策支持、市场调度、社会参与等积极因素,辅助我国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顺利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但由于我国对于农村特色小镇的培育经验较为缺乏、区域特色分布不均、对战略路线图理解程度较浅以及不能直接参照成功案例进行建设等因素,使我国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开发与运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
当前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发展成效较为明显的案例较少。参照战略路线图的发展途径,体育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作为居民休闲生活中的重要载体之一,需紧密贴合群众多元化休闲生活需求。例如加拿大的惠斯勒滑雪度假小镇,每年有200多万人会去该地旅游,该地通过举办相关专业技能竞赛、创建家庭化运动项目以及娱乐类和养生类的消费场所,向前来的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重复性消费,高效的为该地产业做出了宣传[2]。
通过整合市场资源与政策引导对我国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展开双重驱动的战略布局。根据我国当前有关农村特色小镇的政策机制以及战略路线制定治理蓝图,以市场环境融资为规划方向。首先,围绕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根本目标来推动任务发展,例如明确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具体类型、场所及设施的建设、相应的资源配置等,尽可能完善与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相关的关键因素;其次,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的联动效用,通过政府监管、市场融合、资源配置使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实现路径相通、优势互补的效果。政策与市场的驱动构架如图1所示。
图1 战略路线核心目标下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驱动因素
在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初步建设阶段,需要将基本的基础设施、管理条例、场地开发等影响性因素进行逐一解决,以保证农村特色小镇的推广度与普及性。因此,关于战略路线的规划,需要将开创新、特色性、融合性以及产业性进行重点优化[3]。
第一,开创性。新形势下,处于对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高度重视,创建了以休闲体育为项目主题的特色小镇的开发,在实现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基础上,生成了由政府监管到社会投资,再由金融机构到PPP融资为流程的驱动方案,并最终通过收益分配的模式向政府、社会、机构等参与方提供利润回归[4]。
第二,特色性。推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需要紧密结合其具备优势化特色的产业。首先,应重点提升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游客体验,设计重复消费点以及独有的吸睛点。例如以纯净田园风光为特点的荷兰小镇,当地通过将传统的芦苇房屋建筑进行创新改造,吸引了全球各地游客的参观与游玩;其次,将活动项目的产业潜能进行激活,利用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区域性产业联动效能,创建以旅游观光、娱乐游玩、休闲养生、营地培训、技能竞赛等为主要力量的项目组织架构。
第三,融合性。我国党中央明确提出关于“推进文化产业与体育、建筑、旅游、人力资源等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的要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属于我国投入较多扶持的发展性第三产业,共同组建了“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新型融合发展模式。同时,休闲运动旅游产业中涉及的项目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制定相关项目的建设中,应积极考虑创建更加多元化的特色活动。将来,以往的运动休闲模式可能会落后于群众对复合型休闲旅游的需求,所以必须将产业的多重融合与综合效用立足于根本,组建以PPP融资模式为主的融资结构。
创建特色化运动休闲小镇需要做好整体性、全面性、长期性以及前瞻性的准备工作[5]。基于战略路线图下公共治理的视角出发,我国将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发展驱动模式进行区块划分,具体的战略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战略路线体系图
首先,结合政府下发相关政策的正确指引,实行合理的简政放权及适度管理。经由国家层面组建而成的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发展战略路线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公共治理的根本源头,负责政策机制的制定以及对社会职责展开服务。通过政策上给予的“宽松适度”优势条件,鼓励各地区对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创建;其次,为实现乡镇环境的高效治理,创建以赛事服务、文化交流、旅游休闲为主体的发展形态,形成大众认同度较高的环境氛围;最后,由于我国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产业市场并未完全开发,需要参照先进性市场运作手段及模式来提升农村特色小镇中各项产业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创建农村特色小镇中培训与服务的效用[6]。
为有效带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将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设立为深化体育事业与旅游产业的关键性“龙头”产业,更将相关项目作为提升我国全民健身、践行体育强国梦的根本要求。利用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中健身、健群、健心的功能,进一步推进体育事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不断扩展发展空间,旅游产业发展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近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状况
由表1可知,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大推动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人民对公共体育需求增长过快,使相应的体育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水平都难以跟上发展步伐。因此,有必要将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作为引领产业,积极靠拢国家政策,扩张社会与市场这两个重要推广领域,夯实推动我国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多重项目层次的基础,实现战略路线途径对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治理的根本需求[7]。
3.3.1 利用政策驱动,加强社会治理
2014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46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的指导方针;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旅游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其中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100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成100家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8]。由此可知,国家为推动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创建了双重政策引导的优势条件。政府作为辅助创建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重要抓手,需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实行政策牵引与适当的政策放权,结合战略路线图,为我国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发展道路创造“松紧”结合的公共治理方式。
3.3.2 利用多元化赛事活动,形成品牌效应
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应创立于精细化的土地资源整合理念下,根据产业特点对产业进行定位。基于上述理念,要求组织者做到创建符合自身发展趋向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赛事服务项目,不仅使当地产业收获经济效益,还能在较短时间内使特色小镇的知名度最大化。以美国的尤金为例,该地组织的运动项目及项目的规划已经成熟化,夏季有自行车、慢跑,冬季有滑雪、高尔夫等[9]。该地于1973年开始正式举办国际类的田径赛事,在此期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旅游+特色赛事”的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各产业之间的融合,我国可以参考国外成熟化运动的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根据本地环境与政策特点,创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赛事服务产业链,发挥出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的带动能效。
3.3.3 结合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
战略路线图下的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属于旅游产业与体育事业的综合体,将二者融合后生成裂变效应,从而形成完整产业链。农村特色小镇发展进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经济形态,运动休闲小镇的产业服务从单一化的旅游模式转变为灵活性、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至今,我国已完成了96个城市关于休闲运动农村特色小镇的审批,这是我国产业结构得以完善的基本要素,但规模较大的创建基地也使我国面临巨大挑战[10]。96个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立足于发展需求,对设施、人力、政策等资源配置进行优化,通过小镇自然生态资源为相关体育项目提供运动场地。
综上所述,通过国家政策带动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建设是基于战略路线图方法的公共社会活动,并基于此厘定了有政府政策驱动,加强多元化赛事领导与小镇治理,积极打造产业的品牌效应及服务需求,推动多重产业融合组成的核心任务。在新型产业带动社会经济改革升级的背景下,农村特色小镇这一产业的发展正强力推动着体育事业与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建立在战略路线图上的运动休闲农村特色小镇治理路径研究支撑起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