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任务驱动,指导高考作文

2021-03-11 10:20王世发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鲍叔发言稿齐桓公

王世发

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值得关注的是,全国11道作文题,有10道是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其中全国卷3道加上全国新高考卷2道全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自2015年应运而生,经过5年探索历程,2020年已经出现一统天下的局面。展望未来,这种题型将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方向。

下面笔者以2020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为例,谈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题型特点以及今年高考命题对教学与备考的启示。

请看2020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剑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从题型讲,这道题是一道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这道作文题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呢?

任务一,你对哪个感触最深?题目要求中说:“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要求在三个人中选择一个。准确地说,要求以一个人物为主,不可三人平均使力。因为题目要求很明确,“你对哪个感触最深?”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作为重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第一步是选择性“表态”。这是必须明确的第一个任务。

任务二,为什么对这个人物感触最深?这要求对三个人有一个基本的界定,这是写好这篇考场作文的基础。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有这个环节,不然,你的选择就是盲目的,是没有理解的选择。齐桓公、管仲、鲍叔牙这三个人怎么定位?管仲是一位杰出的人才,不管是辅佐公子纠,还是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他都是忠心耿耿、恪尽职守、鞠躬尽瘁。诸葛亮曾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诸葛亮成了历史上“人才”的代名词。管仲有雄才大略,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可将管仲界定为“为国效力,竭忠尽智”。鲍叔牙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管仲的优势,不计个人利益,以国家大局为重、忠君爱国、唯才是举、甘居人下。鲍叔可界定为“举贤荐能,忠心为国”。齐桓公是君王,是霸主,他志存高远、包容大度、胸怀宽阔,任用了曾经是仇敌的管仲,唯才是用。正因为如此,他才依靠管仲成就了自己的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可界定为“胸怀远大,唯才是用”。知道了这三个人物的特点,再作选择,写作的角度就确定了,为什么感触最深也就明确了。

任务三,感触深在哪些方面?要说出理由。这是考场写作的难点。题干中有一个关键句,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鲍叔怎样识别“人”的呢?

一是识君主之“才”。齐桓公是个明君,他能够接受管仲这样一位曾辅佐过自己的对手并差点让自己送命的人才,為我所用。齐桓公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考虑的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国家的利益,国家强盛需要管仲这样的杰出人才,这体现了齐桓公的胸怀与格局。二是识管仲之“才”。鲍叔明白管仲比自己厉害,他出于公心,从国家大局出发,认为管仲辅助齐桓公,才能使齐国发展更好,于是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三是识自己之“才”。鲍叔认为自己不如管仲,就主动让位,甘居人下。这叫“自知之明”。自之知明是一种胆识,也是一种智慧。鲍叔能识“明君”之才,识他人之才,识自己之才,这就是一个“天才”。

任务四,文体写作的任务要求。这道作文题的文体写作要求是:“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文体是发言稿。首先对“发言稿”要有了解。发言稿属于实用性文体,它不同于“演讲稿”,演讲稿的特点具有宣传性、鼓动性、口语化,观点鲜明,以理服人。它也不同于书信,书信的写法有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发言稿的特点是观点鲜明,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简明。发言稿的开头有称呼,结尾有致谢和交代。这个发言稿的具体情境是“班级读书会”。发言稿的内容,“谈你的感受和思考”,应该是以议论说理为主,文体是议论性的发言稿。

这样一来,“任务”就清楚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什么是“任务”?审题应该完成的事情,叫任务。说得更明确一点,作文的指令和要求,叫“任务”。什么是“驱动”?驱动即驱使,推动。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根据作文提供的材料,分析和把握命题中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按照作文指令和要求去完成写作任务。这种类型的作文就叫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选择性,对写作的内容、对象需要辨别,作出选择,因此任务驱动型作文又叫做选择性作文;二是比较性,任务驱动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对人物有多种看法,需要通过比较分析,作出判断,因此比较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另一个显著特征;三是思辨性,它需要思考辨析,辩证说理,即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用转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评价问题。这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着的。

全国I卷这道作文题,考生出现的问题在哪里呢?高考结束之后,笔者了解了一些考生及高三语文老师,根据考生的回忆和老师反馈的情况,考生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对历史故事不熟悉。有一部分考生对这个历史故事根本就不熟悉,因而考场上有一点“抓瞎”。故事不熟,仅凭材料提供的信息,考生会产生一些疑问,导致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准确。比如,“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齐国的两个公子争夺王位,管仲和鲍叔究竟分别辅佐的是谁?鲍叔辅佐了小白,小白做了君主,鲍叔为什么要推荐管仲做宰相?在这个材料中,孔子肯定的是管仲,而司马迁肯定的是鲍叔,为什么司马迁和孔子的观点不一致?有的考生由于不明故事原委,闹出了笑话,说小白即位为君他应该感谢管仲,因为管仲是有意射中他的衣带钩而保全了小白,小白即位任用管仲是知恩图报。真是大笑话!

2.审题不合任务要求。有三种情况:一是写作对象扣得不准,题目要求是“你对哪个感触最深?”有的写了两个,有的写了三个,审题欠准;二是概念模糊不清,有的说印象都深刻或者印象都不深刻,印象都深刻,对三个人平均使力,另一种情况,印象都不深刻,对于材料中的三个人物,都不表态;三是偏离题意,受题干的影响,偏离题意写读书,因为题目要求中有“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于是就写谈读书。

3.思路狭窄,拓展不开。感触深在何处,施展不开,挖掘不深。因为对故事中的人物不熟悉,考生无法展开。这也是这道题的难点所在。

4.脱离材料,扣题不紧。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紧扣材料。有一位考生写“宽容”:

宽容是什么?宽容就是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莎士比亚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接着三个排比段,第一段:宽容能化解恩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第二段:宽容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它增加人的涵养,提升与人相处的境界。第三段:宽容是在宽容他人,实际上是在宽容自己。最后总结:生活中我们应当宽容待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内心宁静,才能春暖花开。让我们学会宽容。

这篇文章思路很清晰,认识也有高度,语言也不错。但完全不扣材料。这一看就是考前背诵下来的文章,是宿构的文章。看起来是和材料主题吻合,但由于没有扣材料,难以评出高分。

5.有放无收,只放不收。开头在三个人物的比较中选择了一个人,接着说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然后就写现实生活中的这个人去了,最后没有回到所选择的那个人上来。像这样的作文,评判时只能等而下之。

6.套用材料,落入俗套。写国事担当,挺身而出,就写到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写管仲才能出众,功勋卓著,就写到抗疫英雄。2020年全国I卷作文题是评价历史人物,与抗击疫情不在一个层面,如果你硬要用疫情的素材来写作,那只是一种套用,感觉是很别脚的。

2020年高考作文题,给我们教学与备考带来哪些启示呢?

1.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是读书。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导向给人一个强烈的感受,看似考作文,实质也是考阅读,考阅读的积累。阅读力就是学习力。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像2020年的作文题就没法写。作文题中的语言文言成分较重,像是读古文,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恐怕连作文材料的内容都理解不清。全国II卷作文材料涉及到墨子《兼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还涉及到外国诗歌、唐诗、德国谚语及意大利作曲家的歌词,文学性强,文化味浓,如果阅读面不广,对材料的含义很难把握。高考作文的导向是读书,一是要读经典,二是阅读面要广。

2.作文必须与语文的实践运用相结合。近两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重点考查实用文体的写作,考查学生应用写作能力。为什么要这样考呢?第一,这是新课標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第二,这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导向。《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是“一核”“四层”“四翼”,其中“四翼”中强调了应用性能力的考查。第三,这是创设写作情境的一种可贵探索。高考作文集中考查应用能力写作是近两年的事,这是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应用紧密联系,让写作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情境的有益探索。

3.重视思辨作文的写作训练。思辨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一面旗帜。全国I卷作文题是怎样体现思辨作文特点的呢?第一,这道作文题涉及到辨别分析,如果不辨析,你怎么确定写作的对象呢?而辨析是思辨的第一步。第二,材料的主题是“人才观”问题。人才观是一个思辨性很强的话题。识人、荐人与用人,这每一个方面都充满着辩证法。第三,作文命题中的材料有多处对比,这为考生思辨作文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文提供的材料至少有四种对比:一是鲍叔与齐桓公的关系同管仲与齐桓公的关系的对比,二是鲍叔对自己和对管仲的态度的对比,三是管仲对待齐桓公前后的对比,四是齐桓公对管仲心理上前后的对比。高考作文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哲学意蕴和很强的思辨色彩,这一点应该引起老师们高度重视。

4.作文怎样联系实际,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发言稿、辩论稿、演说词等实用文体的写作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些文体的写作都要求联系实际。今年考场上考生套用新冠肺炎疫情材料比较普遍,那么究竟该怎样联系实际?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①紧扣人物作拓展。联系主要人物的实际。如,齐桓公当初任命鲍叔作宰相,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鲍叔以充分的理由说服了齐桓公,齐桓公方任用管仲。

②古今对比作分析。联系古人和今人的实际进行对比分析。比如,宋太祖当皇帝的时候,有人告发山西巡检郭进暗地里勾结河东刘继元谋反。宋太祖听后,认为这个人是在诬陷忠良之臣,把他交给郭进处置。然而郭进跟这个人商量,以攻占河东为条件,承诺如果达成目标,不仅免其一死,还予以官职。那人果然做到了,郭进亦向朝廷申请实现承诺。宋太祖听后很生气,说这个人曾经诬陷你,朝廷不可用这种人。郭进却进谏陈言利弊:“如果皇上让我失信于人,我以后还怎么用人呢?”听罢,宋太祖答应赏赐那人官职。欧阳修评论道:“君臣之间盖如此。”(《用人不疑,相互成就》)其实,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也是联系实际,联系中国古代不计前嫌的实际进行说理。

③联系当下巧议论。联系当今社会实际巧妙议论。如,“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齐桓公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时间流转,如今已过去几千年,但是齐桓公身上的品质并没有过时。面对疫情,我们应该学习他临危不乱,坚韧沉稳的智慧,理智抗疫;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学习他不计前嫌,有容乃大的胸襟,兼济天下,造福苍生。(《以柔蕴刚执正气,胸吞山河成霸业》)由历史人物到社会现实,这样使文章说理具有现实针对性。

④个人实际也可议。联系个人思想实际进行阐述和议论。

5.高考作文要在分析说理上做足文章。分析说理是写好议论文的根本和关键,也是议论文写作的难点,更是高考作文拉开距离的分界点。要写好议论文,必须突破这个难点。分析说理,首先对人物的性格特征要把握准确。比如分析鲍叔牙这个人物,他的突出特点是:屈己让贤,甘居人下;自谦自抑,短己长人;气度雅量,善待异己;容人之过,高风亮节。如果分析齐桓公为何能称霸诸侯,那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齐国为东方大国,经济富庶;二是管仲拜相,推行改革;三是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分析说理要在分析中说理。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试想,如果管仲害怕齐桓公为那“一箭之仇”而打击报复、畏畏缩缩,在鲍叔推荐后百般推诿,又怎能名垂青史,又哪里会有齐桓公的一代霸业?他的成就,来源于他的才华和自信,成功于他对重任和民生的担当。这种担当,是一种心怀天下的气质,是一份“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这样的气度与决心,令人神往。因此,我愿追随管子之步伐,担当起我的职责与使命,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愿随管仲之步伐,勇担重任》)

这是一段分析性文字,针对性强,有说服力。怎样分析说理?还须恰当运用一些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等,这样使分析更加深透,议论更加有力,说理更加深刻。

教育部中心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时,阐释了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熟练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文本,并能将古代文本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

我们以近几年全国卷文言文类阅读命题形式为参照,梳理高考文言文类阅读命题的考查途径: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结论:文言文类文本命题以3道选择题和1道翻译题的方式,通过“语感”“字理”“语法”和“文化”等路径,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解、分析综合、探究等能力,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水平。

猜你喜欢
鲍叔发言稿齐桓公
我来做侦探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选评
真诚交往,知人善荐
心底无私天地宽
与人相处,不累最舒服
【第三单元】特邀审题老师:任丽燕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
齐桓公:缘何能成为“五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