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困难群众、关注脱贫攻坚,几年间走遍了全国各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民日报》在2019年年初和2020年年初,开辟《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和《总书记来过我们家》专栏,刊发两组系列报道,采取亲历和回访的形式,报道总书记到过的贫困村和普通人家。这两组报道的特色是:从村庄到家庭,选题越来越小,能从小中反映脱贫攻坚时代大主题;从脱贫到小康,目标越来越大,能从大中看到脱贫攻坚好成效;从亲历到回访,故事越来越好,能从好中感受到中华大地即将挥别“绝对贫困”,迎来“全面小康”。两组系列报道体现了“人民领袖爱人民”的真情感,讲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好故事,展现了党报举旗帜聚人心的大担当。
【关键词】深度报道;脱贫故事;老百姓
联合国组织自1993年起把每年10月17日定为国际灭贫日。2014年,国务院将其设定为我国首个“扶贫日”。自2015年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中国式脱贫减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说,“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念兹在兹,脱贫攻坚,彰显了“人民领袖爱人民”的真情关切。
《人民日报》在2019年1月7日至2月11日和2020年1月5日至3月2日,分别以《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和《总书记来过我们家》两组系列报道,共计35篇,用亲历和回访的形式,报道了贫困地区,尤其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乡村和普通家庭的变化,从村庄到家庭,从脱贫到小康,从亲历到回访,见证了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巨变,体现了党报勇担时代重任、锻炼新闻队伍“四力”的具体实践。
一、小中见大:从村庄到家庭,选题越来越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村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诗经》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句话承载着中国劳动人民千百年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追求与向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目标。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中国近30年共减少6.6亿贫困人口,世界奇迹、人类壮举,但是贫困状况依然严峻,到2012年底还有近9899万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2014年11月,中央高层详细规划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的思想落地。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扶贫开发的路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通过《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系列报道看到:甘肃布楞沟村引水修路、青海长江源村生态移民、河北德胜村农光互补、山西赵家洼村整村搬出、新疆阿亚格曼干村果蔬四季香、贵州花茂村做强做优乡村游……呈现出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新画图,反映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现实成果。
“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据中国网记者梳理,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到2016年的5年间,习近平总书记26次在国内考察,就有15次涉及扶贫开发、有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2019年一年中深入到了甘肃、河南、內蒙古等贫困地区。总书记每次考察调研,都要走进普通人家,问冷暖、看变化、听民声、谈发展……一次次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互动,激励着亿万人民在奋斗追梦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0年70岁的石爬专,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堰县排碧乡十八洞村人。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贫困户石爬专家庭,那时,石爬专家没有电视机,薄田穷地,一家人生活像村里人一样“袋子空,家里空,寨子空,精神空”。6年后,记者回访中看到,石爬专家通过精准扶贫,不仅自家养猪赚钱,还在合作社“分红”、在旅游公司赚“外块”,过上了“神仙的日子”。2016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8313元,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56.75%下降到1.28%,到2020年底,十八洞村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在记者回访的21个家庭中,广东陆奕和家“为美好生活努力打拼”,辽宁从龙江家“住得更暖心,过得更舒心”,新疆阿卜都克尤术·肉孜家“现在的生活美好又踏实”,河北骆驼湾村唐宗秀家“脱贫了更要好好干”,不同的家庭变化,让人听到新时代中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铿锵脚步。
无论是贫困乡村的巨变还是普通家庭的渐变,都是中国好故事。到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多,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减贫8239万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二、大中见好:从脱贫到小康,目标越来越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说“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进程中,牢记职责使命,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两组精心策划的系列报道,从脱贫到小康,目标越来越大,展现出中华儿女向着更广博的梦想、更明媚的阳光勇敢奔跑的矫健身影,反映出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的好做法、好成效、好形势,不仅策划技高一筹,而且报道更先一步、目标更高一层。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为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扶贫开发更加“精准”——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模式,由注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考评,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神算”也不会算到神山村今天的小康生活。该村位于革命老区江西省井冈山市,全村54户231人,因为山高路险,长期为穷所困,鲜为人知,几年前,神山人背井离乡讨生活,常年在村的仅30多人。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村里,看望慰问乡亲们,从此神山村有了名气。2016年春节,外出村民都返乡过年,大多数决定在家乡创业。借此东风,该村拓宽道路,改造旧房,兴起旅游。2017年该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8700多元,非贫困户人均突破16000元。告别贫困,也带来了观念的转变,在政府的引导下,村民们充分认识到政府“扶持”不是“抚养”,只有将外力与内生动力相结合,才能增强“造血”功能,振兴乡村。
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既有其自然因素,也有其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荒:相当多的地方未及开发;远,交通不便;边,边疆线漫长;穷,经济相对落后;大,地域广大;才,未能较好地留住人才;宝,地上地下有无数宝藏;美,自然风光优美。
“好政策不养懒汉、勤劳致富在实干”。“脱贫”与“小康”,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异,却有着天壤之别。脱贫,是阶段性的攻坚战,跃出贫困“地平线”;小康,是第一个百年目标,迈上富裕康庄道。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需要滚石上山、克难攻坚。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像神山村一样,能从脱贫到小康,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奔上小康的真实写照、崭新成果。由此表明中国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动力,可以说“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好中见变:从亲历到回访,故事越来越好
扶贫故事就是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就是中国人的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党媒不仅要勇担重任,而且要走在前列。《人民日报》连续两年推出系列报道,无论是《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还是《总书记来过我的家》,无论是亲历见证还是回访目睹,有积贫积弱的风雨沧桑、有物阜民康的翘首期盼、有意志如磐的艰苦奋斗,都是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新时代主题,为中国发声、向世界宣告。这两组系列报道,来自我国东西南北中——有新疆阿亚格曼干村,有河南韩光莹家,有河北德胜村,有贵州王治强家,有北京的胡同老街,有黑龙江尤桂兰家……都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记者在亲历和回访中感受到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变化中感受到贫困人口不甘落伍,自强不息,对美好生活向往并为之奋斗的强烈渴望和拼搏精神,让人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铿锵脚步。
劉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作文要“思—意—言”一致,其关键是“博而能一”。讲的是,“博”指丰富的素材,“一”指能够贯穿一切的主线,这“主线”可作多种解释,但最为重要的是思想意义。这两组报道不仅彰显了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着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使命,而且展现脱贫攻坚的新成果,激起追逐中国梦的精气神,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展示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这是怎样的深情牵挂呢?在“苦瘠甲天下”的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海拔1900多米的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在河南省兰考县张庄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新疆阿卜都克尤术·肉孜家,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主人家的起居室、厨房、牛羊圈、果园、农机具,详细了解一家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在院子里与乡亲们一起拉家常。在江西省于都县孙观发家,习近平总书记看了卫生间,问道:“这个厕所用的是化粪池还是沼气池?”当户主介绍是三格化粪池时,总书记立马走出卫生间,到门外看看化粪池。孙观发感慨:“一个小小卫生间,会让总书记这么挂心,我们真的没想到,真的好感动!”
中国不缺好故事,“跑”出来的新闻才新鲜。这两组系列报道,从东北的炕头到西南的火塘,从西北的戈壁到中部的小院,从维汉一家亲称号到多民族大家庭,无论是贫困乡村的整体,还是普通家庭的个体,其发展与变化都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每一篇报道都接地气、显灵气、有深度、有温度,无不烙上新时代的风云印记。同时,也从中锻炼了记者的眼力、脑力、脚力、笔力,可以说,记者走得远、访得深、写得好、评得准。
在舆论宣传上,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只有过时的内容,没有过时的形式。这两组系列报道全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题刊发,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和标题制作,到“延伸阅读”和配发“今日谈”,都充分体现出深度报道的精心策划、用心良苦和匠心独运。
深度报道要“深”到读者心里,不仅报道思想深,提炼程度高,而且关键在于细节。细节,是新闻中细小的情节,也是最具体、有声有色的、新颖传神的细小事实。美国记者休·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新华社资深记者冯东书说:“细节是简单的,但是由于它是有特定个性的事实,给人的印象能胜过许多形容词。细节又是具体的、有见微知著的魅力,有时比抽象的道理更有说服力。报道中显形、传神、传情,更靠细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的下岗再就业人员丛龙江记得,2013年8月3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总书记很亲切,一点架子也没有,在我家一共跟我握了4次手。”丛龙江说,“总书记把咱老百姓当亲人,总书记就是咱老百姓的亲人。”4次握手铭记终身,让人感到温暖、亲切、鼓劲。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年。从《人民日报》这两组系列报道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中华大地将挥别“绝对贫困”,迎来“全面小康”,更坚信中华民族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迈出关键性一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作者为信阳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
编校: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