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诗涵
回婆婆家过年,听戏是不变的传统。搭上戏台子,画上大花脸,唱个通宵是常有的事。
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就被婆婆拎着去听戏了。台下满满当当坐着人,里里外外包围住了戏台。那时我还太小,谈不上爱不爱听戏,只知道台上的人又是哭又是笑,不知道他们在干嘛。只见一个抹成白脸的人走到台上,然后被黑面老者一个扫堂腿狠狠地撂倒,一时间台下的老爷爷们热烈地鼓起掌,大喝道:“死得好!”那“白面”便走下幕台。我更生疑惑了,这戏真是有意思,能将这些个老古董逗得像三岁孩童般。
最受欢迎的哪能少了卖糖人的小贩,每每我都会被那小贩的吆喝声吸引过去。那是温软的江南语调,听不明白却觉得很舒服。那各式各样的糖人早化得没了样子。小伙伴们便拿着瘪了肚子的“猪八戒”,没了“金箍棒”的“孙悟空”到处跑,我也乐意跟他们追闹。
直到到了懂事的年纪,才明白戏里的意思。芸芸众生中,欢乐的、痛苦的,在小小的一方戏台上轮番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人们演绎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人生。
有一年,我随父母去了古朴的浙江绍兴,投宿在一条老巷中。晚上,路上行人都朝着巷口赶去。我也跟着去凑热闹。远远望去,一个精美的大戏台被人们层层围住,台下水泄不通。无奈,我只能站在远处观看。台上的人举步轻盈,唱腔温婉。台下仍旧是人们的叫好声。
再回婆婆家,我与她说起这次观看越剧的经历,她两眼忽地明亮起来。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人生如戏,且行且惜;岁月如歌,且行且唱。
(指導教师: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