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彬
两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入到成熟的一个历史阶段,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园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典园林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到宋朝时已经进入成熟时期,这一时期的造园技术和艺术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元朝在其不到一百年的统治过程中,民族矛盾尖锐,经济发展缓慢,造园活动总体上处于低潮状态[2]。元朝虽历史短暂,但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促进了当时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古徐州地区作为南方与北方、汉人与少数民族相互碰撞、融合的前沿地带,这一时期徐地园林的发展,在继承和发展隋唐以来的园林形式的基础上,皇(王)家造园活动很少,但是民间私家园林、官署园林和宗教园林等走向成熟,显示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进取力,达到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一个高峰。由于文人、画家在当时社会受到极大的重视,他们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园林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就与当时的诗词绘画紧密相联[3]。而元代传统园林在两宋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宋朝的皇家园林基本集中在东京和临安,其规模和造园气势虽远不及隋唐,但规划设计更加精致优美,表现出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这种倾向冲淡了皇家气派,反映了宋朝政治的开明及文化的宽容[4]。而古徐州地区的皇家园林早已毁废,仅能在历史文献中窥探昔日的皇家气派,如南都行宫[5]。
宋元3大园林类型中,私家园林最为突出,而文人园林作为一种风格几乎涵盖整个私家造园活动[6]。宋元时期诗词、绘画和建筑技术成就非凡,诗、画、园林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人园林已成为私家造园活动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占据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2]。文人园林的兴盛,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地的重要标志。古徐州地区的私家园林(表1),可举张山人园、张氏园亭、聚芳园等为代表。
表1 古徐州地区私家园林一览表
据《徐州府志》记载,在黄茅冈下,宋山人张天骥隐居于此。今云龙书院即其地。苏轼《放鹤亭记》:“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园中有花圃田宅,有井有亭,并驯养仙鹤二只。
张山人园为北宋熙宁年间徐州私家园林,位于云龙山北起第一节山岗西麓,因建园者为张山人而得名[17]。苏东坡在不少诗文里都提到他,如《游张山人园》:“壁间一轴烟萝子,盆里千枝锦被堆。惯与先生为酒伴,不嫌刺史亦颜开。纤纤入麦黄花乱,飒飒催诗白雨来。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得满瓶回。”字里行间,洋溢着极为亲密的感情。在著名的《放鹤亭记》里,苏东坡把张山人描写成了一个高情出世、超凡拔俗的隐逸之士。张天骥因此也“人”以“文”名,成了生前名气很大、死后依然闻名的彭城隐士。
《大明一统志》之《徐州直隶州》记载,凫鹥亭在丰县东池上,宋治平间,知县关景仁建,为游宴之所。胡宗愈《凫鹥亭》诗:“君为凫鹥亭,更作凫鹥诗。凫鹥为鸟虽甚微,君心仁爱乃在兹。不忍壮者弋其母,儿童捕其儿,凫鹥母子何嬉嬉。城头草静烟云迷,城下水暖菰蒲低。凫鹥朝傍云烟飞,倦来暮入菰蒲栖。寄巢生子冬复夏,巢稳子大无人知。我思入境观君为,坐见三异于今时。知君官久行亦归,亭上引满伤别离。岂惟丰人惜君去,虽我亦为凫鹥悲。”
关景仁《凫鹥亭》诗:“古有凫鹥诗,喜物游太平。今见凫鹥亭。夜安洲渚棲,书无罗风惊。群嬉固俦匹,适意相飞鸣。春风藻荇稠,夜雨波澜清。特以王泽深,遂此微物生。飞甍枕榛台,缭绕寒芜城。府目瞰清泚,日羡凫鹥情。自惟县令暇,朝夕亲编氓。土瘠民半馁,役频民少宁。嗟尔多蹙迫,岂与凫鷖并。我心徒尔嗟,奈何存典刑。尔劳悯以恕,匀重移之轻。庶几皆有乐,共戴君聪明。民安令亦暇,临流解尘缨。座岁可归去,白发南山耕。”
金乡张氏园亭,位于山东省金乡县城东春城堌堆北,金乡人张肃父子建造,为北宋名园之一。晁补之《跋曼卿诗刻》云:“盖太宗时御史张公穆之别业园,诸子之所营也。”园亭所在地原为张氏良田,张氏“坏田而作此园,佳木异卉错置,竹万竿”,园内“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园外“蓊然秀色横野,其阳金梭岭,阴壑沟起伏异状,其外,莽苍无际,目极可喜”。游园后,晁补之直呼园主“得此而忘仕宦”。参政知事张方平更是发出了“自是主人能好客,不妨日日杖藜游”的感叹。而成就千古佳话的当属石曼卿的《题金乡张氏园亭》:“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邻隐士瓜。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纵游约会无留事,醉待参横落月斜。”其中“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是宋人传颂的名句,为后人所激赏。大观二年(1108年),张肃之曾孙张大方在重修张园时,除了重建先春亭外,又特地崎立“乐意”和“生香”两亭,并将诗铭于石上,以纪念曼卿曾醉于张园。
清代张柏恒曾作《过张氏园亭》,在标题下特地加注“石曼卿题诗”。诗曰:“亭榭依依架短垣,名园景色淡烟痕。已无修竹横拦径,犹爱垂柳深掩门。好友遗文传旧迹,欵宾地主尚仍孙。典型不逐沧桑变,七百余年有旧村。”在张柏恒看来,此时的张氏园亭,在历尽沧桑后,虽“已无修竹横拦径”,但因有石曼卿等人的“遗文”传诵,张氏“旧迹”在世人心中便不会消失。
元丰五年(1082年)8月,贺铸赴徐州任宝丰监钱官。元丰八年(1085年),被转运司长官召赴郓城公干。途经滕县,游时氏园。贺铸《游滕县时氏园池》诗:“珍重西园主,开门待子猷。城隅树交荫,楼下水通流。鸲鹆鸣深竹,蜻蜓驻小舟。可能忘梦想,尘土满徐州。”
宋刻《鲁国之图》标绘有“义门东氏宅”,位于古鲁城内东南部。《宋史·孝义列传》记载:“大中祥符初,判兖州王钦若言曲阜东野宜;乾封窦益合居五六世,有节行……。并即行在所降诏褒美,各优赐粟帛。”乾隆《曲阜县志》卷五十记:“后代名人之居我,惟敬义门焉。旧志稿云:义门在古鲁城建春门内,东野宜之所居也。宜累世同居,宋真宗特旌表之。”
嘉庆《萧县志》记载:在旧治东,宋嘉祐六年,县令梅建,曾巩为《记》。梅佚其名。曾巩《清心亭记》:“嘉佑六年,尚书虞部员外郎梅君为徐之萧县。改作其治所之东亭。以为燕息之所,而名之曰清心之亭,是岁秋冬。”“今梅君之为是亭,曰不敢以为游观之美,盖所以推本为治之意,而且将清心于此,其所存者,亦可谓能知其要矣。乃为之记,而道予之所闻者焉。十一月五日,南丰曾巩记。”
康熙《商丘县志》记载:“妙峰亭,在旧城内,宋留守王胜之建,苏轼题榜。又有新亭十二,皆胜之建。又有观光亭、望云亭,亦俱在旧城内。今已不存。”
妙峰亭位居今商丘古城南三里。北宋时期,苏轼题榜,并在此作《南都妙峰亭》诗:“千寻挂云阙,十顷含风湾。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间。五老压彭蠡,三峰照潼关。均为拳石小,配此一掬悭。烦公为标指,免使勤跻攀。”
乾隆《曲阜县志》记载:聚芳园,在旧县治西北,筑于元孔克钦。楷柏参天,修竹数亩。其孔克钦曾为曲阜令。在古鲁城南,大沂水之北有浮香亭。杨奂《东游阙里记》载:“北涉云水,由竹径登浮香亭。亭以梅得名。少北,一石穴,茶泉也,亦竹溪。”
据《阙里新志》记载:“在旧县城内西北隅,元世袭县令孔元用所筑,在其第之西,传之数代。有古楷老柏,修竹数顷,名花异卉,聚四方之珍,过鲁宾客,多馆其中。金党怀英有《聚芳园记》。今虽亭树羌废,而刻碑犹可读也。”据元措袭封衍圣公时间1191年至袭封五十二代衍圣公孔浈1251年推算,聚芳园的始建年代大约在这之间,后聚芳园兴盛是在孔子第五十五代孙孔克钦时期。
乾隆《砀山县志》记载:“在城东里许,元邑人成简卿所筑,集贤学士虞集尝于此赋诗。”元虞集《赋砀山成简卿心远亭》:“作亭临河河水浑,草树绕屋啼乌闻。梦回枕上彭城雨,目送檐间芒砀云。归来黄菊有佳色,坐老青山无垢氛。但愿樽中尝得酒,曲阿莫问旧参军。国朝郭浩诗:孤亭如笠倚晴曛,地僻唯应鸥乌群。千载有心谁共远,风流长忆旧参军。”
寺观园林主要包括佛寺园林和道观园林,以内部院落的绿化和外围自然环境为主。宋元时期古徐州地区分布有大量的寺观园林(表2),比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等明显多得多。据历史文献记载,徐州铜山有徐州洪神庙、关尉神庙、忠烈庙、三洞寺、七佛寺等;济宁嘉祥有通仙观、神霄观、神清观、通仙观、大云禅院等;宿州萧县有圣泉寺、天门寺、寿圣寺、显庆寺、开皇寺、石佛寺、福寿寺、灵光寺、白土寺、普照寺等。寺观园林的发展,与儒释道三教并存且息息相关。佛教与道家、儒家的思想相辅相成,使人们的思想和造园活动都受到很大影响。佛、道的盛行,使得寺观园林作为一种宗教园林形态开始大量出现。
表2 古徐州地区寺观园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位置 时间 资料来源19 七佛寺 徐州铜山 元至正初 《徐州府志》20 城隍庙 安徽灵璧 元代 《灵璧县志》[23]21 寿圣寺 安徽萧县 金大定中 嘉庆《萧县志》22 显庆寺 安徽萧县 宋咸平元年 嘉庆《萧县志》23 开皇寺 安徽萧县 金大定四年 嘉庆《萧县志》24 石佛寺 安徽萧县 宋开皇八年 嘉庆《萧县志》25 福寿寺 安徽萧县 金大定七年 嘉庆《萧县志》26 朝阳寺 安徽萧县 元至正间 嘉庆《萧县志》27 新兴寺 安徽萧县 金大定四年 嘉庆《萧县志》28 通仙观 济宁嘉祥 元代 光绪《嘉祥县志》29 成阳寺 安徽萧县 元至元二十三年 嘉庆《萧县志》30 尠沟寺 安徽萧县 金贞祐元年 嘉庆《萧县志》31 五眼泉寺 安徽萧县 元至正四年 嘉庆《萧县志》32 灵光寺 安徽萧县 金大定四年 嘉庆《萧县志》33 白土寺 安徽萧县 金大定元年 嘉庆《萧县志》34 龙寿寺 安徽萧县 金皇统元年 嘉庆《萧县志》35 普照寺 安徽萧县 金大定四年 嘉庆《萧县志》36 兴国寺 济宁鱼台 宋靖康三年 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37 玉皇庙 济宁鱼台 元大德中 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38 长寿寺 济宁鱼台 元皇庆中 民国《济宁直隶州续志》39 福圣院 济宁嘉祥 宋元祐四年 光绪《嘉祥县志》40 三皇庙 枣庄峄县 元代 光绪《嶧县志》[24]41 崇胜寺 枣庄峄县 宋开宝 光绪《嶧县志》42 寿圣寺 临沂蒙阴 元大定元年 宣统《蒙阴县志》[25]43 中山寺 临沂蒙阴 宋元丰年间 宣统《蒙阴县志》44 龙泉寺 临沂蒙阴 元大定年间 宣统《蒙阴县志》45 曲福寺 临沂蒙阴 元延祐五年 宣统《蒙阴县志》46 龙泉观 临沂蒙阴 元至元初 宣统《蒙阴县志》47 福胜寺 徐州丰县 元至正三年 《徐州府志》48 崇福寺 徐州丰县 金大定元年 《徐州府志》49 洞真观 徐州丰县 元至正六年 《徐州府志》50 三司庙 徐州沛县 元至正三年 民国《沛县志》[26]51 英会寺 徐州沛县 金大定三年 民国《沛县志》52 广福禅院 徐州沛县 金大定五年 民国《沛县志》53 三洞寺 徐州铜山 元至正六年 《徐州府志》54 英会寺 徐州沛县 金大定三年 《徐州府志》55 清凉寺 江苏邳州 元至正中 咸丰《邳州志》[27]56 寿圣寺 江苏宿迁 元大德四年 《徐州府志》57 龙泉庵 江苏宿迁 元延祐间 《徐州府志》58 忠烈庙 徐州铜山 宋建炎中 《徐州府志》59 金陵山庙 枣庄峄县 宋庆历四年 光绪《嶧县志》
《徐州府志》记载:在圣泉山阴,金明昌二年建。寺有古槐。明李三才《题圣泉寺诗》:“清泉折入梵王家,门外高低踏软沙。日暖风前闲补衲,不知身上落松花。”圣泉寺始建于北宋年间,乡贤窦师道在此隐居,并修筑拱翠堂,明清时期亦有修扩,历来是游人雅士流连之地,至今已有1 000余年历史。有房舍30余间,寺依山势,殿庭门廊,颇为壮观。因寺旁有一泉曰“圣泉”而得名。清朝诗人王维翰《题圣泉》赞云“不经陆羽煎茶过,谁定江南第几泉”,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圣泉寺留下“东坡品茶识圣水”的美谈,并创作一幅纸本墨笔画《枯木怪石图》。
兴国寺为宋太平兴国年间建,三水怀抱,一经才通,士人往往读书于此。兴国寺故址在旧城西门内。古寺花木幽静,香气缭绕,既为司仪之所,也是睢州百姓的祈福宝地[28]。知州胡范有咏兴国寺诗:“旧城西去有禅宫,面面清流宛在中。正好睹棋还斗酒,何妨抹月更披风。苍藤盖瓦山烟碧,白鹭临波晓雾空。是处光景收画里,薄书可拨著诗翁。”
康熙《商丘县志》记载:在城南四十五里,帝喾陵之杨。宋开宝六年建,元大历时修。明正统七年知州顾琳重修,庙前东廊下有井,土人遇旱取水祷雨多应称为灵井,相传井本有四,今存其一。
《徐州府志》记载:在百步洪上,旧有庙,称灵源宏济王,或称金龙四大王,凡舟踰洪必祷焉。元郡守赵克明重建,明成化七年主事郭升重建。
元傅汝砺《徐州洪神庙碑记》:“中原河山形胜,彭城为最。河源出昆仑,万里西来。宣房水之灵府,神明实主之,吞泾纳渭,历砥柱而东,狂澜冲突,缠纬畿甸,变迁无定。由汴渠故道掠彭门,而与泗汶通,其势弥盛。郡城东南,双洪对峙,奔流砰湃,汇为涛渊。”庙亦草创,岁久摧圯。郡侯赵克明与其僚属慎乃庶绩,整其隘陋,倡率资助,醵钱“为五百万缗,创建殿廊,焕然一新。夫天一生水,善利万物,民所以取材用也”。
《徐州府志》记载:在吕梁上洪,祀汉关侯、唐鄂国公尉迟敬德,元皇庆间建。元赵孟頫《吕梁洪关尉庙碑记》:“神有所依凭则灵,载于有国之典;人得通祀者,惟山川之神与古圣赁之祠。山川则能藏天地精气,古圣贤则有功德于民,有以圣贤兼主山川之祠,则向往加多,享祀亦加数焉!徐州之水,合于吕梁而入于淮,近世乃兼受河之下流。”明代袁桷到京城做官曾亲历二洪:“余宦京师,过今吕梁者焉,春水盛壮,湍石弥漫,不复辨左回右激。舟樯林立,击鼓集壮稚,循崖侧足,负绠相进挽。又募习水者,专刺棹水。涸则岩毕露,流沫悬水,转为回渊,束为飞泉,顷刻不谨,败露立见。故凡舟至是必祷于神。”
祠堂园林,又称祠庙园林、宗祠园林。祠堂是祭祀祖先、名人、先贤、哲人或有过大的功德和贡献的人的建筑,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为民间宗祠。随着社会发展,古徐州地区这些祠堂(表3)逐渐褪去了宗教色彩,成为人们重温历史、缅怀先贤的纪念性场所[29]。
表3 古徐州地区祠堂园林一览表
徐州文庙(图1),称文宣王庙也称孔庙或黉学,是我国古代祭祀孔子、传道授业的场所,明代以后称孔庙为文庙[17]。文献记载最早的徐州文庙为宋代建造,位于州城东南隅。元末芝麻李起义占据徐州城,孔庙毁于元军炮火。朔洪武二年(1369年)知州文景宗移建于城东北,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亲撰《圣庙碎铭》。由于多次遭受黄水之灾,曾四易地址,以隆庆三年(1569年)新建的文庙规模最为庞大。据时任徐州副使冯敏功撰写的《新迁庙学记》,新建文庙“地址之恢,黉宇之壮,视旧宫有侈焉!于是应璧耸左,郡谯埒右。云龙峙前,汴河绕后。而黄楼背护;俯雉品霄,莲池清漪,袭芳铺丽,群山映翠,环水为清,诚形胜之要区而文明之奥宅也”。
1. 徐州文庙(源自《同治徐州府志》)
《宋史·真宗本纪》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建景灵宫太极观于寿丘。南宋时坊贾所增定《九域志》记兖州古迹有“景灵台”,当时景灵宫已废,而惟存台基。景灵宫多达千余间,规模宏大,富丽庄严,等级最高[31]。《重修景灵宫碑》记载:“鲁为禹贡兖州之境,有岗隆起于曲阜县城之东北曰寿丘者,相传为黄帝所生之地。”宋无《景灵宫》诗:“孟月祠原庙,都人忆故宫。当年驾幸处,乔木鸟呼风。”
鸿庆宫为宋代宫殿,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建的赵宋宗庙。康熙《商丘县志》记载:鸿庆宫旧在应天府城北,俗称北宫,宋之原庙也。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以应天府为南京,以圣祖殿为鸿庆宫。奉太祖太宗像侍于圣祖之侧,名神御殿又名三圣殿,故址在城西南隅。
归德府文庙(图2),坐落在商丘古城内明伦堂东,前有畔池,并立有孔子、范仲淹的塑像。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后曾在此讲学,因建文庙以志纪念。归德府文庙始建于元初,历代均在原址上重建,是国内唯一一座学堂建在大成殿右侧的文庙,形成一种左殿右学的建筑格局[28]。明万历元年,商丘知县何希周又增建壁墙、泮池、乡贤祠、启圣祠、戟门、庑殿和教谕宅等。现存大成殿、明伦堂、泮池等建筑,明清重修碑记,东侧有千年皂角树。
2. (清)归德府文庙
封建时代的教育机构,除了官学和私塾之外,还有一种为“书院”。书院最早起源于唐代,发展于两宋,繁盛于明清。北宋初年,出现大量以聚徒讲学为主要功能的书院,逐步发展成较为完备的书院制度。书院制度发展成熟之后,当时人们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对书院建筑布局、绿化环境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古徐州地区的书院园林(表4)也应运而生。
表4 古徐州地区书院园林一览表
《徐州府志》记载:在县治西南隅,故址在旧城西北。宋绍圣五年,县令孙文移建于旧城东南,晁端中为之记《萧县儒学记》:“萧之为邑,负山濒河,多古形胜。”
康熙《商丘县志》记载:在旧城州治东,宋大中祥符三年邑士曹城建,学舍百五十楹聚书千五百卷,招明经艺者,移建于今城西北隅,今亦废。
应天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南京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四面环水,有石桥与湖岸相连。应天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载:“天下庠序,视此而兴。”《九朝编年备要》载:“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元代赵孟瞓《义学记》载:“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
范文正公讲院又名文正书院。宋景祐二年(1035年)范仲淹曾掌教应天学府,后人为纪念其讲学育士之功,故名范文正公讲院。明万历二十九年,归德知府郑三俊建重建“范文正公讲院”于归德府学东,有讲堂、文昌楼、文正祠、藏书楼、号房,集俊秀之士肄业其中[28]。后屡有废兴,今已重建。
《徐州府志》记载:在城外灵杰山左。旧在县治东南,元至元二十八年,县尹张彬、达鲁花赤孛老、主簿郝仲实创建,李凯为之记。元贞初,县尹萧世荣、主簿郎洪成之。至正八年,县尹曹希明重修。元末毁于兵。
元代李凯《创修庙学记》:“宿迁于宋属淮阳军,其地西西瞰大河,北枕马陵,东南控淮涟之境。国兵援江南,以淮阳为边城,抚治最后。至元十四年,县民得宁居,辟土树桑,始赡其生。至元二十八年,民益集,土益辟,桑益植。”“旧文庙故址龟趺断文犹在,有小殿,甚隘陋。元贞元年,县尹萧世荣、主簿郎洪共续前工,增修两庑十间,所谓斋堂,颓废久矣,重修葺之。夏五月始工,至六月落成,秋八月始新圣哲之像,七十二贤亦续绘之,月终工。农事之隙,县尹集乡之士,俾子弟皆入学。由是,读书者朔望之日有所瞻养,县与乡社之民亦知所趋向。”
衙署是封建时代各级官吏行使统治权力和办理公务的场所,衙署内采用庭院式布局,并点缀绿化,还有的住房后院布置园林景观,类似附属于住宅的花园。古徐州地区的衙署园林(表5)亦如此。
表5 古徐州地区衙署园林一览表
《徐州府志》记载:在府治后。逍遥堂在徐州府衙东部,苏轼建逍遥堂作为住所,与弟苏辙同宿逍遥堂,以诗文唱和,留下千古佳话。至清代仍沿袭苏知州旧制,康熙52年知州姜焯把逍遥堂原址改为“来鹤轩”草堂。乾隆年间知府邵大业复建道遥堂,知府、知州皆居逍遥堂。民国后逍遥堂是女子师范的校长室和阅览室。逍遥堂后旁是花木扶苏的花园,从现存资料看,花园北部有大厅和草亭各一座,园内有水池环绕假山,水池岸边有乔木、藤木、花灌木若干。
欧阳修贬官夷陵时,途经泗州,闻张太守善理政,作此文以记其事。《先春亭记》载:景祐三年秋,清河张侯以殿中丞来守泗土。既至,问民之所素病,而治其尤暴者。越明年春,作城之外堤,因其旧而广之。度为万有九千二百尺,用人之力八万五千。西门一夹室,一以视出纳,曰某亭;一以为舟者之寓舍,曰“通漕亭”。然后曰:“吾亦有所休乎!”乃筑州署之东城上,为先春亭,以临淮水,而望西山。
陵墓园林是埋葬和纪念先人而专门修建的园林。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上至皇帝,下至达官贵人,都非常重视陵墓的经营,按照严格的礼制原则建造。园内的绿化环境是为了创造一种特殊的纪念性气氛而专门布置,体现出避凶就吉和天人感应的观念[2]。古徐州地区陵墓园林(表6)的建造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表6 古徐州地区陵墓园林一览表
公共园林指那些没有具体城垣范围,呈开放、外向型布局,能为居民提供公共交往和游憩的园林场所,为公共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是利用河湖、水系、名胜古迹或城市绿地进行绿化后而形成的园林[39](图3)。如苏堤,位于徐州城南。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秋,徐州大水围城,据《宋史·苏轼传》记载:苏轼“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30]。明嘉靖《徐州志·山川·苏堤》:“宋苏轼守徐时,河决为患,因筑以障城,自城属于台,长二里许,民赖以全,活着众,今尚存。”
3. 美丽苏公塔(杨全德 摄)
明天启年间,黄河泛滥,此堤被毁,至清末全部湮没。现存之苏堤从黄茅岗至西关吴栅栏门旧址一段,系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筑,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徐州知府邵大业重修,并延伸至废黄河南岸,全长约2 800 m。邵大业《重修苏堤记》:“徐城之西有堤焉,起云龙山黄茅冈,至西关止,长六百余丈,废坏不治,世传为宋苏文忠公所筑以御黄(水)者,因名苏堤。”邵大业指出这条堤的起止方位,似乎与《宋史·苏轼传》所说:“堤,首起戏马台,尾属城”不相符合,推测是连接“外小城”所筑之堤。“外小城”已湮废,宋之后黄河迭经改道,当年筑堤的具体格局确实不易考查了。不论这条现存的苏堤是否为苏轼当年所筑,这条堤对应对黄河水患还是有价值的。
宋元时期的造园艺术和技术水平均达历史最高,其构成元素和形式趋于定型,形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2]。在3大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活动突出,文人园林极为兴盛。文人园林是以自然为艺术宗旨,山水自然气息构成园林空间和园林景观的主体,呈现出亲切自然、富于生活情趣的韵味[40]。皇家园林很大程度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寺观园林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较强的适应性,选址重视因地制宜,以环境优美的自然山川、名胜古迹为主,同时讲究内部庭院的绿化环境。总之,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宋元传统园林,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以“徐风汉韵、厚重清越”为园林文化、“景成山水、舒扬雄秀”为造园形式的徐派园林风格特色,形成了整体风格“自然、大气、厚重、精致”的艺术特征[4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艺术体系,徐派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体系的构成之一,有着其本身独特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宋元时期,徐派园林的发展融入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从而形成了诸多不同的园林类型,它们各具特色,又同时蕴含徐派园林独特的造园韵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