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译/贝蓓
近期,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紧急救灾部门举行国际合作与救援视频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应急管理部主持,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紧急救灾部门代表及上合组织副秘书长出席并发言。研讨会期间,各方代表就应急管理部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主要工作举措和经验、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会商协调、应急救援、灾后大规模人员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应急管理部门国际合作情况和上合组织紧急救灾领域合作前景进行了研讨。为了更好地加强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本期小编编译选取了一些国家的经验做法,以期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启示,以飨读者。
近期,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公布了自新冠疫情以来的企业违法违规处罚信息,各类处罚累计金额达48万美元。公布信息显示,OSHA对37家企业开具了违法违规处罚罚单,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未制定和实施呼吸防护制度;企业未对员工使用口罩进行医学有效性评估及适用性测试、未对个人防护装备使用进行培训;企业发生伤亡事故;企业新增职业病人员。
2020年10月5日,美国交通部管道和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PHMSA)宣布了总额为7810213美元的项目研究资助计划,用以加大管道安全研发项目开展,通过创新方案改善和加强管道安全,进而减少管道事故发生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公布资料显示,此次计划资助的研发方向主要包括:管道损坏和威胁预防;管道泄漏检测;管道运行异常特征及检测;液化天然气安全及安全改良材料。美国交通部部长赵小兰表示:此次研发项目资助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管道网络的安全性。
近期,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发布通知,提醒灾区公众及救援人员做好飓风过后的安全工作。通知指出,相关人员在开展救援及抢险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洪水、触电、建筑树木倒塌、路面障碍物等有关风险的防护工作,避免发生与之相关的事故,同时,相关恢复工作应由专业人员开展,未经培训或不具备有关经验的人员不应参与。在具体工作开展方面,OSHA建议从7个方面来加强安全防护,包括:评估工作区域风险及危害;评估建筑和行走表面的稳定性;加强高空作业防护,防止坠落发生;对作业过程中可能触碰到的电源线均作通电假设防护;将便携式发电机放在户外作业;正确使用电锯、梯子和其他设备;作业过程中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安全帽等。
2020年10月29日,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公布了由欧盟资助的“加强中亚抗灾韧性并加快推进实施《仙台框架》”项目工作的进展,指出:项目实施一年以来,中亚相关国家通过加强灾害治理工作开展,有效地夯实了灾害抵御能力基础。例如,在2020年,所有中亚国家均通过在线仙台框架监控(SFM)报告了其在实施《仙台框架》方面的进展,并根据SFM指标评估和跟踪其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的进展。此外,基于SFM的建设,中亚各国也加强了在应急和灾害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合作,能够更好地协调开展区域防灾和备灾行动。
近期,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举行了船舶遇难营救演习。除了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救援部门外,参与此次演习的还有当地的应急救援部门和医疗部门。演习以模拟船只在海上遇难为背景,由各方搜救人员和医疗人员共同开展对伤患的救援工作。重点对船只遇难搜救、遇难人员打捞救援、伤员现场处理及转移等内容作了演练,来自救援和医疗部门的应急人员均表现出较高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以响应及时、处置快速、协调配合的表现圆满完成了演习任务。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开展船舶遇难营救演习
近期,保加利亚道路运输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政府将出台加强机动车辆驾驶员培训质量和程序管理的规范条例,以进一步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好转。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保加利亚涉及年轻驾驶员的严重道路交通事故共有96起,共造成24人死亡、108人受伤,大部分事故发生在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且事发驾驶员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驾驶培训不足问题。鉴于事故教训,政府在即将出台的条例中增加了对驾驶培训质量、考核程序及资格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并对申请人获取机动车辆驾驶执照的条件和程序规定作了细化完善。
近期,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总结发布了新冠疫情下的日本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相关经验做法。文中指出:新冠大流行的环境下,日本政府工作重心集中在防止疾病传播和保持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两方面,工作的节奏阶段为“与新冠疫情共存”阶段。在该阶段中,疫情为防灾减灾的应急疏散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确保防灾减灾和应急疏散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不会助长病毒传播,日本内阁办公室灾难管理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实用指南和视频教程,以指导与之相关的工作开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建议各级政府加强与各私营部门的合作,以修订完善应急疏散的策略与程序。例如,为了确保疏散期间病毒防控间距和避难场所数量足够,建议各地方政府使用当地可用的私人设施,例如商超、旅馆;为了提高公众灾害应对的培训效果,建议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创新开发各种培训工具,如与游戏公司合作开发灾害避难模拟软件;为了提高信息通信效率,建议政府与私营电信运营商合作,如加强多语种应急呼叫中心建设,为各类人群提供应急应答服务。
近期,泰国防灾减灾部(DDPM)组织召开了防灾减灾工作网络研讨会,多个政府部门及国际组织驻亚太机构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议,并就“曼谷原则”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作了交流。早在2016年,基于《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2015-2030)》的实施,泰国政府制定了将公众健康与防灾减灾工作结合的“曼谷原则”,以通过加强卫生部门与灾害风险管理部门的合作来防范和降低与之相关的事件风险。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曼谷原则”的实施凸显了该项工作的前瞻意义。因此,通过此次会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分享该项工作的工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更大范围内为世界各地提供参考借鉴。从大会的发言总结来看,“曼谷原则”的优势在于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孤岛,以多部门合作的方式,使灾难管理人员更容易与医疗卫生部门及相关部门直接对接,提高了事件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近期,联合国减灾办(UNDRR)发布了尼泊尔防灾减灾工作经验总结,向社会介绍了尼泊尔防灾减灾工作的进展与创新。自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以来,从吸取经验教训和加强政府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尼泊尔政府在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创新,其“自下而上”的灾害防治理念更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于该理念,国家将灾害防治权限下放到基层政府,以便于各地政府结合其实际的灾害风险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工作计划。而在灾害防治投入方面,2019年,尼泊尔政府将灾害防治资金直接拨付给全国的753个地方政府,并成立了新的国家减灾与管理局,统筹实施国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协调各级政府共同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增强了灾害抵御韧性和应急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