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文 汪忠林 杜 姣 苟 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8)
PCB生产中在电镀槽上安装震动装置,是为了使阴极产生强烈震动,从而带动镀液震动,使镀液处于强烈“湍流”状态,破坏孔内“层流”形成,这样降低扩散层厚度,提高孔内镀铜层均匀性。
震动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测震仪来监测,测试要求如下:
(1)被测功能槽为满挂负载;
(2)若被测位置为飞巴中点,一般要求震动速度≥3 0 mm/s;
(3)若被测位置为飞巴两端,一般要求震动速度≥40 mm/s。
通过测震仪监测,这是对震动过程效果的量化评价。但是生产过程中怎么匹配间歇震动的周期时间(震动时间/停震时间),却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持续不间断震动可以认为是停震时间为0,震动时间无限长的“特殊间歇式震动”,一个镀铜槽的停震时间和震动时间如何确定,是作者所关注的。希望通过这种保险的计算,为PCB行业电镀过程中,如何确定震动马达的停震时间,提供一种保守的理论依据。
一般电镀生产线,除了震动装置以外,还配备有阴极移动装置来保证阴极的缓慢往复移动,如我单位阴极摇摆的极限行程为8 cm,平均耗时为3.86 s,摇摆产生的PCB移动速度为0.0207 m/s,由摇摆产生的印制板上孔两端的液压差,也会造成孔内溶液的流动交换。
但是,为了理论上保守计算停震时间,就暂时不考虑摇摆造成的影响,因为如果采用保守的停震时间就能保证孔内溶液交换的话,那么加上摇摆的效果,自然更能保证孔内溶液交换效果,因此做了如下基础条件假设:
(1)孔内壁电流密度取平均密度;
(2)停震时,孔内溶液无交换,Cu2+浓度由CCu2+→C'Cu2+过程中,孔内无新溶液进入。
r孔:指孔半径,mm。
L板:印制板厚度,mm。
i孔:孔内壁电流密度,A/dm2,通常为1.1 A/dm2。
T电镀:实际电镀时间,min。
cCu2+:溶液中Cu2+浓度,g/L。
cCuSO4.5H2O):溶液中CuSO4.5H2O浓度,g/L。
γCu:电镀效率,80%~85%。
ρCu:铜密度,8.96 g/cm3。
H铜:孔壁铜镀层厚度,μm。
4.56——指理论上,在1 dm²铜面上均匀镀上1 μm厚的铜层,需要4.56安培分钟,单位为[(A·min)/(dm²·μm)]。
为保证电镀层质量,在任何时候均考虑Cu2+浓度满足工艺范围要求。因此在工艺范围内,Cu2+浓度由cCu2+→c'Cu2+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T电镀)就是工艺所允许的最长停震时间。
根据孔内物料守恒,见式(1)。
根据式(1)推导出式(1)。
根据镀层厚度与电流关系得出式(3)。
根据式(2)和式(3)推导出式(4)和式(5)。
根据式(5)计算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各类孔允许的最长停震时间,如表1所示。
实际生产条件如下。
i孔=1.1 A/dm2;c'
CuSO4.5H2O=65 g/L;c'CuSO4.5H2O=60 g/L;γCu=85%;ρCu=8.96 g/cm3。
我们公司的PCB常规孔直径为0.3 mm,采用间歇震动(震10 s/停20 s)方式。通过表1可知,停震时间20 s远远高于计算的最长3.1 s,这不仅降低了孔内溶液的交换效果,而且使孔内Cu(2+)浓度超出了工艺低限的风险大大提高,这是不合适的,因此将间歇式震动的停震时间调整为3 s。
表1 各类孔允许的最长停震时间
因此,为了最保险的保证孔内Cu(2+)浓度满足工艺要求,震动马达必须在停震T电镀(s)之后启震,其中0.25 mm及以下孔径,建议采用持续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