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丽,牛和平,李景霞
新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河南 新密 452370
子宫脱垂是老年女性群体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患者常表现为腰酸和腹部下坠,严重可出现尿失禁、尿潴留及排尿困难等[1]。对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治疗为子宫脱垂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子宫切除术,其可减少患者子宫重力对疾病的影响,但其可能会对盆底相关组织造成二次伤害,且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故其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本文研究研究行阴道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与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效果及其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具体如下。
选取2016 年2 月—2018 年5 月于新密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子宫脱垂老年患者114 例,经阴道窥镜等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脱垂者[2],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或子宫肌瘤病史等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 例)。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66.07±6.13)岁;子宫脱垂分度:Ⅲ度39例,Ⅳ度18例。观察组平均年龄(67.32±6.25)岁;子宫脱垂分度:Ⅲ度41例,Ⅳ度16 例。两组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行阴道子宫切除术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治疗,具体:采用全身麻醉、截石位,常规手术消毒,导尿。向患者阴道后壁、阴道粘膜下和膀胱、直肠处注入水垫,向上钝性分离膀胱宫颈、阴道间隙直到膀胱腹膜;依次切断位于子宫两侧的韧带、子宫动静脉及输卵管等,所用7 号线进行残端缝扎;剪开膀胱腹膜和直肠阴道腹膜返折,切除整个子宫并及时对前后腹膜进行缝合;打结两侧输卵管、固有韧带的线尾和骶韧带、主韧带的线尾,加固盆底,荷包缝合膀胱表面;剪掉多余的阴道前壁,连续缝合阴道前壁和膀胱阴道筋膜;对阴道壁进行钝性剥离并对阴道后壁进行间断缝合,对会阴后联合进行褥式缝合,最后检查阴道可容纳两指,留置尿管并留置纱布于阴道处,于术后两天取出。
观察组行盆地重建术,采用瑞士Ethicon SARL系统进行重建,腰麻后取截石位,常规手术消毒。充分暴露脱垂物并对膀胱阴道间隙进行充分水分离,对阴道前壁粘膜进行纵行切离,并朝两侧分离至闭孔内肌;对宫颈旁环进行钝性分离并向上推至膀胱;放置两组网带于新做的左右两个皮肤出口处;采用拉钩充分暴露术野,同时拉开膀胱,采用特制的穿刺针将两侧网片浅带从皮肤切口穿出;将网带位置调至膀胱阴道间隙垫于膀胱下,使其张力消失;展平并固定网片的后方,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缝合手术切口,将皮肤外的网带紧贴皮肤剪除,并将油纱布卷置于阴道内,于术后两天取出。
(1)采用POP-Q 分度法于术后1 年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盆腔位点:TVL为阴道总长度;Aa为距处女膜3 厘米的阴道前壁中线处;Ap 为距处女膜3 厘米的阴道后壁中线处;Ba为离Aa点最远的阴道残端;Bp为离AP点最远的阴道残端;C 为宫颈内口的最远处;D 为阴道后穹的位置。分度标准:Ⅳ度:子宫脱垂最远端的定位比(TVL-2)厘米大;Ⅲ度:子宫脱垂最远端的定位在+1~(TVL-2)厘米处;Ⅱ度:子宫脱垂最远端在-1~+1厘米处;Ⅰ度:子宫脱垂的最远端在-1厘米处;0度:D点或C点在TVL~(TVL-2)厘米处,Bp、Ba、Ap 及Aa 均在-3 处。(2)采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及盆腔器官脱垂问卷-12(PISQ-12)对两组术后1 年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PFIQ-7及PFDI-20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PISQ-12 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复发:术后1 年出现阴道穹隆、宫颈及阴道前壁任1 点符合或超过Ⅱ度。
使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生活质量)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效果、复发率)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行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子宫脱垂分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的比较 例(%)
观察组PISQ-12 评分高于对照组,PFIQ-7 及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s) 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s) 分
组别观察组(n=57)对照组(n=57)t P PISQ-12术前40.23±8.57 39.76±8.87 0.288 0.774术后1年79.65±12.34 66.38±10.56 6.169<0.001 PFDI-20术前81.21±16.21 82.34±15.07 0.385 0.701术后1年9.87±2.03 14.26±2.57 10.120<0.001 PFIQ-7术前80.03±15.28 81.12±17.04 0.360 0.720术后1年6.72±2.14 12.46±4.82 8.217<0.001
随访1年后,观察组无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8.77%(5/57);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458,P=0.006)。
盆底重建术为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现代新术式,其可通过对全盆腔内支持结构进行模拟重建,使脱垂的脏器等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其同时可以对盆腔受损的组织结构行修复治疗,从而达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改善患者阴道、膀胱及尿道的功能。与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其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减少了对盆腔其他组织的二次伤害,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
老年子宫脱垂患者是指子宫及其相关组织结构至阴道脱出,POP-Q 分度法为常用的判断子宫脱垂严重程度的方法,其判断结果也可反映出手术治疗的效果。本研究示,术后1 年后,观察组子宫脱垂分度优于对照组,说明与阴道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相比,盆底重建术治疗的效果更佳。常规的阴道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治疗多注重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盆底重建术在强调重建子宫组织结构的同时注重对盆底功能的的保护,故其治疗效果更佳[4]。
PFIQ-7、PFDI-20 及PISQ-12 为常用的与盆底功能相关的问卷,其结果也可反映出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本研究示,术后1 年后,PISQ-12 评分高于对照组,PFIQ-7 及PFDI-20 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与阴道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相比,盆底重建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盆底重建术切除范围较小,对患者组织结构的损伤较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其在修补盆腔缺陷的同时实现了盆底组织替代和结构重建,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促进可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5]。此外,本研究显示,术后1 年后,观察组Ⅰ度复发率14.0%,对照组26.32%,Ⅱ度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77%,说明与阴道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相比,盆底重建术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常规阴道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将患者全子宫切除致盆腔组织失去了子宫相关韧带的支持作用,且其并未对组织损伤和盆地缺陷进行修复,故术后复发率较高。但盆底重建术可利用网片提供较为长久的支撑作用,使在腹压增加无法直接作用于阴道后壁或直肠等而引起复发。
综上所述,与行阴道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相比,运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患者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盆底功能障碍,且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