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博
巩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 巩义 451200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仅处于胃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位置,该阶段时无明显症状表现,患者大多仅出现上腹隐痛、食欲不振以及腹胀等无特异症状,难以引起患者的注意[1]。目前,针对早期胃癌的治疗多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具有切除率高、复发率低等优势,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治愈率。但由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剥离范围较为广泛,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导致术后发生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2]。本探究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60 例临床资料。其中男36 例,女24 例;年龄21~76 岁,平均年龄(64.84±7.62)岁;体质量43~82 kg,平均体质量(62.42±5.79)kg;病灶部位:胃窦27 例,胃体15 例,贲门18 例。病灶浸润:黏膜层35例,黏膜下层25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3]中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无法耐受手术者;(2)合并其他肿瘤者;(3)严重精神功能障碍者。
1.3.1 手术方法:全麻成功后进行手术,采用0.4%靛胭脂5 ml、1 ml 肾上腺素、2 ml 美兰以及甘油果糖混合液于黏膜下进行注射确定病变的范围。采用一次性黏膜切开刀(DualKnife)以及IT2 刀沿标记处将病变外侧缘黏膜切开,再交替使用将黏膜下层的病灶进行剥离。在处理过程中需根据术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反复黏膜下注射。主刀医生需保持稳定的剥离以避免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将病灶切除后,对病灶创面以及周围组织进行充分的电凝止血处理,并将病灶组织经甲醛溶液固定后送检。术后1 d 需禁食,对其进行静脉补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及常规胃黏膜保护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在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时及时采取止血、抗炎等治疗。
1.3.2 研究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凝血功能是否异常,术中确认病灶大小、病变部位以及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相关内容。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并发症发生的多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0 例患者中发生出血的有24 例(40.00%),穿孔6 例(10.00%),未发生并发症30 例(60.0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大小、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凝血功能异常、病变部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病灶大小、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凝血功能异常、病变部位均是影响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器械装备的进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具有不需要开腹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在手术后会留下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通过本探究结果显示,通过非条件多项logistic 分析发现,病灶大小、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凝血功能异常、病变部位均为影响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如下:(1)病灶大小。病灶大小被认为是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早期胃癌患者相对癌变期的血管较为丰富且呈浸润性生长,在行内镜下剥离术时极易对血管造成损伤而导致出血[4]。(2)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多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预防初期的血栓形成,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则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发生穿刺部位、颅内出血或血尿、呕血等。故建议血栓发生低危的患者应在术前停药>5 d 的阿司匹林药物[5]。(3)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故针对该类患者术前应进行血小板以及凝血因子的输入,以最大程度降低出血。(4)病变部位。贲门作为出血的多发部位,其主要是与食管以及黏膜下血管有关,且该部位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加之受到心跳、呼吸等影响,导致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视野受限,手术难度较大。但本研究因时间、物理、财力等诸多原因,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少,因此本次研究数据的可信度,还需在未来开展更多相关性研究加以证实。
表1 影响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例(%)
表2 影响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并发症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