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伟 皇甫佳文 陈磐 李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泌尿外科,上海 201700)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是指停留于输尿管上段超过8周的结石,结石长期刺激嵌顿于输尿管黏膜,息肉增生。传统标准通道PCNL (SPCNL F24~30)创伤较大,并发症多[1-2]。本研究对比分析用常规输尿管镜行微通道经皮肾镜(MPCNL)与超微通道经皮肾镜(SMP)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PCNL治疗的71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工作通道分为MPCNL组(n=40)和SMP组(n=31)。纳入标准: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年龄18~70岁;结石远端位于第四腰椎横突下缘上方;结石长径≤20 mm;无PCNL禁忌证。排除标准:肾功能不全,明显尿路感染,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MPCNL组男31例,女9例;年龄(49.25±13.23)岁,结石长径(13.25±2.22)mm;合并肾积水轻27例,中10例,重3例。SMP组男24例,女7例;年龄(43.55±11.81)岁,结石长径(12.39±2.38)mm;合并肾积水轻19例,中9例,重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采用全麻,取膀胱截石位,F8/9.8 WOLF输尿管镜进入膀胱,患侧置入F6输尿管导管至输尿管上段,并与导尿管固定,注入生理盐水造成“人工肾积水”。改俯卧位,B超定位下在患侧11肋间或12肋下、肩胛下角线与腋后线范围内选择穿刺点,采用“舒贝康”一次性使用无菌导管鞘,目标穿刺肾盏为后组中盏或上盏,B超引导下18G穿刺针穿刺,拔出针芯后见尿液流出证明穿刺成功,置入导丝后利用扩皮鞘依次扩张皮下通道, SMP组扩张至F14,MPCNL组扩张至F18,留置外鞘后置入F8/9.8 WOLF输尿管镜,探查肾和输尿管,找到结石后利用气压弹道碎石,间歇灌注并保持合适的灌注压力,同时利用涡流将碎石冲出,碎石完成后探查肾盂肾盏是否有残留结石,留置F6双J管一根,拔除外鞘,术者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决定是否留置造瘘管并缝合固定。
1.3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穿刺至碎石取石后放置造瘘管完毕)、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一期结石清除率、无管化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随访3个月后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情况。
患者均成功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无大出血发生,无输尿管损伤,无胸膜、肠道、血管损伤。71例患者中25例采用“无管化”操作,术中未留置肾造瘘管,无管化率为35.2%。术后共出现11例(15.5%)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未发生严重感染性休克。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结石均排尽,结石清除率100%。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率无差异(P>0.05)。SMP组无管化率高于MPCNL组,SMP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MPCNL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比较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因体积大,梗阻时间长,输尿管黏膜水肿息肉形成,包裹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往往不理想,常需要手术治疗。SMP是采用超细肾镜和它配套的负压引流装置,可通过负压主动将碎石块从吸引鞘中吸出体外,并同时保持较低的肾内压力,减少术后发热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R.A.Kukreja等[3-4]认为相对小的通道容易造成肾盂内高压,增加术后发热或感染的发生。但W.Zhong等[5-6]研究表明行SMP时,当肾内压持续>30 mmHg时和术后发热之间呈正相关,通常情况肾盂压力常低于此数值。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率无差异(P>0.05)。SMP组无管化率高于MPCNL组,SMP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MPCNL组(P<0.05),证实采用常规输尿管镜并且没有负压吸引条件下的MPCNL和SMP同样安全有效,PCNL对于手术者技术,特别是穿刺的精准度要求较高,出血较多时无管化需相对谨慎,嵌顿性结石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避免输尿管狭窄。在使用常规输尿管镜行MPCNL和SMP要注意:(1)选择结石长径<20 mm,尽量缩短手术时间;(2)术前充分控制感染;(3)术中尽量采用低压间歇灌注,术中出血偏多可考虑留置肾造瘘管;(4)术前充分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