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均,赵雨婕
(1.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省地矿测绘院,江西 南昌 330030)
地质勘探是一项基础性,社会性的工作,是整个地质工作开展的基础,对国家资源安全、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式的变化影响,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整个世界发展来看,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的经济架构进入了分解重组的调整变革,这种变革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在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再制造业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规模性投资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产业链联系的两股新力量。我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全球能源结构的供需关系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并且全球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地质勘测工作的进行。从我国的发展规划来看,十二五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从整体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对地质勘探工作的新技术、新思路进行全方位地推进。新世纪以来,我国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能像过去为了资源而毫无节制地利用自然、破坏自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更表现出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完善资源开发和开采,这对地质工作的技术要求毋庸置疑是非常高的,并且在开采的基础上还要尽量降低成本和资源浪费,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每一处[1]。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地质工作的内容也不断进行着变革,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近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社会性地质工作的社会效益,基础的地质勘探技术,海洋河流等地质勘探,有目标有目的地进行金属、矿产等地质勘探。除了实践工作,我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讨会议,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案,保护地质工作的合理性和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比如十一五期间开展了地质大调查规划编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地质工作战略问题研究》等著作。这些理论研究都是支撑地质管理工作中的决策,也为后期的地质勘察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大方向。
2000年以来,我国的地质勘探技术投入总体呈增长趋势。主要经历了平稳增长、较快增长和2010年以来的飞速增长三个阶段。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上报土资源部的预算数据统计,地质调查投入将继续增长,预计年地质调查投入80亿元。下图为地质研究中各项目的投入比示意图。
图1 各项目投入比率
按照专业领域中的分类来看,基础地质调查和水工环地质调查的投入逐年上升,各类矿产资源调查的投入总体呈下降态势。其他地质研究的投入如下项目表所示。
表1 地质工作投入表
由表中可以看出,地质新技术科技方法的投入比重与其他项目相比投入较少,和前期的调查和评估工作相比,其投入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可见我国在新技术方法这一项上还需要积极转变思路。这也表明新技术方法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推动了地质勘探的发展,它主要研究宇宙中各星系与地球中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机制,以及控制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能够预测地球的各项变化,也可以向前推导,分析古时代的生态变化。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既给人类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也是给各项工作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应用新技术进行行业发展的企业必然会支撑起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像地质勘察这样的社会性工作,就必然要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更新自身,发展自身。资源能源的发展问题必然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但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会给国家乃至世界都带来无法想象的经济效益。人类的科学研究工作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实验和观察科学、模型推演和理论科学、仿真模拟和计算科学、数据密集型科学。很显然,目前的地质技术发展处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发展范畴。所谓数据密集就是在多学科、庞大数据的基础上,总结新规律,发现新知识。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大数据能带来全球范围内地质情况的海量数据,为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代表着地质研究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2-4]。
新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各学科发展成果比比皆是,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在哪一环节应用什么样的技术,如何来实施,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发展指标。发展指标的构建能够凸显出各学科之间科学的发展指标,能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工作内容的发展方向和各个项目之间和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实时监测科学发展的实现程度。一个科学的发展指标是多层次、全方位、具有多项原则的。比如发展指标中的可行性原则指标内容简单易懂,有比较强的对比性,而且指标中所需要的数据比较简单易得,不需要再做大量的调查工作;多层次原则指的是发展指标中应该同时具有描述评价、预警和预测等功能;层次性原则指的是科学发展指标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主系统之下又分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中有各项功能模块,各项功能模块分别担任着不同的任务,或评价,或采集,或决策。
由此,在大力发展核心技术之前,先做好管理规划,有助于提高日后的工作效率。
我国发展一直以来秉承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把解决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己任,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为手段,加强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现代科技发展的理念、最新成果及产品,不断提升地质技术硬件装备与软件水平。应用对地观测、地面观测和深部探测三大技术体系,构建起三位一体的探测技术体系,包括了“空、天、地、深部”几个领域,加强和地质勘探相关的原始数据搜集整理和储存应用。
总体来说,发展综合利用技术,提升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留存程度。分析测试和信息模拟技术,可以帮助地质工作者在实验室中进行安全的模拟测试,降低了人力成本,也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可以深度挖掘深海或地壳以下的数据信息,提升立体建模甚至是思维研究的能力。促进地质技术向资源、生态环境导向发展,使现代地质技术创新应用成为能够支撑人类发展的一大产业。分开来讲,发展对地观测技术,有利于研究复杂景观条件下的地球状态。研究适用于勘测盆地和盆地边缘覆盖区域的地质状态技术;海洋试点调查研究;以金属矿和天然气等有用能源的勘探采集研究等,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最后回归到实验室中,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主要是针对矿产勘查的需要,建立一个以多元素测试分析技术为基础的重要金属、矿体、主次成分分析的实验测试方法。同时也要实时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保证现场仪器和实验室仪器的实用性和高效性,这也需要寄希望于制造业精密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地质新技术方法的发展战略要从管理层的决策到工作层面的实际应用逐层考虑,全面地规划才能有效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价值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战略,归纳出以下结论:地质工作虽然是公益性产业,但其长足的发展离不开各界技术的支持;大数据阶段,地质研究人员需要打开新思路,谋求发展;新技术发展不仅要关注核心技术,也要完善管理层和附属工作层的发展指标。公益性质的地质工作长久以来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投入发展,为了实业的灵活发展,有新鲜的血液注入,中央和地方可以渐渐退出,明确中央财政的投入范围,让企业单位中的人员活跃流动起来。国家可以加大力度培养青年进行国际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我国地质学的理论基础和世界影响力。本文所提出的发展地质技术的建议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望在之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进步完善,能给工作人员带来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