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涞源县界板石一带铜钼多金属矿成矿浅析

2021-03-11 07:35李天琦马济民王璐阳吴俊杰王志敏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20期
关键词:花岗斑岩石英

李天琦,马济民,王璐阳,吴俊杰,王志敏

(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河北 保定 071051)

1 区域地质背景

界板石一带铜钼多金属矿位于太行山北段,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带附近,浮图峪~鲍家路火山断陷盆地边缘,王安镇杂岩体内,深部构造属地幔陡坡带及重力梯级带。长期存在并活动的NNE向深断裂带是本区岩浆岩和内生矿产的主要控制因素,区内岩浆活动为燕山期,花岗斑岩为铜钼多金属矿成矿母岩(图1)。

图1 地质简图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区内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物、残坡积物。主要分布于河道和沟谷。

2.2 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为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的次级构造,主要有NNE、近SN、NE三组,以近SN向断裂为主,呈平行展布,是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

近SN向断裂呈“S”状,走向350°~10°,倾向东,倾角50°~75°,长数十至千余米,宽几米至几十米。断裂带由构造角砾、石英、断层泥等组成,多为张扭性正断层,主要蚀变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磁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大多断裂带被石英钠长斑岩脉、闪长正长斑岩脉等充填。

2.3 岩浆岩

岩浆岩遍布全区,为王安镇杂岩体的一部分,岩石主要为斑状二长花岗岩、含斑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斑岩呈不规则枝杈状侵入到斑状二长花岗岩中,侵入接触界线比较明显,同时脉岩发育。

斑状二长花岗岩为矿区内主体岩性,岩石呈浅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含量10%~15%,粒径5mm~25mm。基质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20%~25%、钾长石33%±、石英20%~22%、黑云母<5%、角闪石2%~3%,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等。局部岩体中可见网脉状、梳状石英、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现象。

含斑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在矿区东南部,岩石呈浅肉红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含量5%±,粒径5mm~8mm。基质为细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35%±、钾长石30%±、石英25%±、角闪石2%~3%,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等,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具球状风化。

花岗斑岩分布于矿区中部的界板石-暖水一带,共三处,呈不规则枝杈状,面积约为0.2km2,岩石呈灰白~褐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大小约0.1mm~2mm,少数2mm~4.5mm,斑晶含量约30%;基质为微晶结构,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组成,含量约70%。岩石裂隙发育,裂隙面可见钾长石化,脉宽2mm~5mm,硅化,以石英细脉为主,脉宽2mm左右,呈网脉状;石英脉两侧可见蜂窝状褐铁矿矿化,局部可见孔雀石化,呈星散状、浸染状。

2.4 矿化蚀变特征

矿区内岩体受花岗斑岩岩株侵入的影响,斑岩体及围岩发育不同程度的蚀变,形成了两个“椭圆状”面型蚀变带,内带为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中心处发育强高岭土化、网脉状石英、褐铁矿化,局部孔雀石化,呈星散状、浸染状分布在石英脉两侧,外带钾长石化-硅化-绿泥石化;经拣块样分析测试,Cu品位0.05%~0.35%,Mo品位为0.01%~0.06%,Au最高品位为1.46g/t,刻槽取样Cu最高品位0.072%,Mo最高品位0.038%。

在斑岩体外围发现构造蚀变带12条,编号1-12,经过工程验证,其中1蚀变带铜最高品位0.25%,6蚀变带铜最高品位0.21%。

1构造蚀变带:位于矿区北部,走向北北东,倾向92°,倾角80°,长约100m,厚1.14m。红褐色-黄褐色,碎裂结构,块状构造,主要蚀变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偶见黄铁矿化、孔雀石化、绢云母化现象。在此处清理老采坑CK01,刻槽取样3件,其中Cu 品位为0.18-0.25%,Ag最高含量为39.5×10-6。

6构造蚀变带:位于矿区北东部,走向北北东,倾向95°,倾角82°,长约380m,厚1.19m。红褐色-黄褐色,碎裂结构,块状构造,主要蚀变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偶见黄铁矿呈星点状、团块状分布,轻微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现象,在此处施工探槽TC04,刻槽取样3件,其中2号样Cu 品位为0.21%。

2.5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2.5.1 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本区内进行了1∶10000面积性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将元素均值和变化系数进行了统计(表1),发现Bi、Au、Ag、Cu、Mo元素具较大的富集系数和变化系数。

表1 元素地化参数表

(1)均值特征:Ag、Mo、Cu、Bi、Au、W富集系数>1.50,说明本区属于这些元素的高背景区;Pb、Co、Zn、Nb富集系数在1.00-1.50之间,说明本区属于这些元素的背景区和高背景区,Ga、Cd、Hg富集系数<1.00,说明本区属于这些元素的低背景区。

(2)元素变化系数特征:由表1可以发现,Bi、Ag、Au、Mo、Cu、W、Pb、Cd等8元素的变异系数>0.50,属于分布极不均匀的强分异型,反映这些元素在后期地质改造作用下分布很不均匀,在局部地段具有明显的富集成矿趋势。Zn、Hg、Co的变异系数介于0.3-0.5之间,属于分布不均匀型,这些元素在测区内大部分地区呈均匀分布,在局部地段有相对富集的趋势。Nb、Ga的变异系数<0.3,属于分布均匀型,反映其在测区内大部分地区呈均匀分布。

(3)元素组合特征:根据本区13个元素的分布特征,根据相关系数,制作了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图2),大体分为3个群:

图2 R型聚类谱系图

第一群:Zn、Cd、Pb。

第二群:Ga、Nb、Co、Hg。

第三群:Bi、Ag、Mo、Cu、Au、W。

上述元素Bi—Ag相关系数为0.963,相关性最好,Zn—Cd,Ga—Nb,Mo—Bi,Co—Ga相关系数均大于0.5,相关性较好,Cu—Mo,Pb—Zn,Au—Cu大于0.4,相关性一般,其他元素相关性均小于0.3,相关性较差。反映了矿化多期次。

2.5.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矿区内共圈定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0处,其中AP-4为重点异常,异常特征(详见表2、图3)如下。

表2 AP-4异常元素特征表

图3 AP-4异常剖析图

异常区位于暖水村西北部,呈东西向“半圆状”,长轴方向为近东西向,长约1200m,宽约650m,异常面积0.54km2,主要成矿元素为Mo、Cu、Au、Ag,元素套合好,异常强度高,均具三级浓度分带,其中Mo最高含量152×10-6, Cu最高含量1578×10-6,Au最高含量127×10-9, Ag最高含量3×10-6,区内出露的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受斑岩体侵入的影响,岩石裂隙发育,形成了硅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高岭土化面型蚀变,局部见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现象,岩浆活动为异常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和能量,围岩裂隙为元素的富集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元素局部富集成矿。

3 成矿分析

受花岗斑岩侵入影响,成矿母岩、赋矿围岩面型蚀变强且具分带性,铜、钼矿化为细脉浸染状,赋存于花岗斑岩、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类似斑岩型矿床的矿化和蚀变特征,同时土壤测量Cu、Mo、Au、Ag元素组合异常面积大,套合好,异常强度高,均具三级浓度分带,与地质蚀变相吻合。花岗斑岩地表出露形态不规则,围岩为斑状二长花岗岩,推测暖水及其西南深部存在隐伏的花岗斑岩,初步认为花岗斑岩为成矿母岩,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找矿前景较大。

猜你喜欢
花岗斑岩石英
安山玢岩-花岗斑岩混合矿石的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研究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万众一心战疫情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关于宽带石英滤波器配套谐振器的选用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负载电容参数选择原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