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探讨

2021-03-11 16:01陈业友
科技视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

陈业友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深度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迈入崭新时代,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5G 通信等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变得丰富多彩,但同时又非常依赖。 计算机网络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结合理论和实践的一门技术,特点是理论性强、应用范围广、实用能力强等,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 尤其是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都使得该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的有挑战性。而实验教学能很好的弥补这门课教学难度较大的问题,由此可见,增强实验教学环节是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现代人才的必要方式[1]。

1 重视网络实验室建设

1.1 加强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意义

1.1.1 提高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率

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计算机技术涉及各行各业,人才需求量极大,而且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 以及互联网+概念年的诞生, 使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变得尤为迫切。先进的网络技术同其他各行业都具有融合、交叉的关系, 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有效促进各行业发展。 基于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应转变计算机教学的理念,革新教学方式,改变固有教学计划和目标,制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案,积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在不断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的基础上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1.2 促进高校学生就业以及提高学生技术能力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市场内外竞争压力的增大,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 给学生和高校就业带来较大的挑战。每年毕业生达到数百万,尽管市场计算机人才需求量较大, 但企业更需要的是符合自身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水平的人才积极缺乏,目前很多高校人才培养过于死板,以学分定能力的方式较为落后。因此,学校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同时结合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所以,只有不断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方式,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2]。

1.2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目标

1.2.1 网络实验室建设应满足教学需求

计算机人才多为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注重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以更好的适应企业。 因此,高校所建立的实验室应建立在满足教学需求,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网络组网、网络管理和网络工程等方面的实验室研究。 并且要考虑到多技术交叉融合,多平台多设备的互联,提供丰富且实际的网络设备配置环境,建设能涵盖多场景下的网络实验室。

1.2.2 网络实验室应结合实习基地,打造特色实训平台

利用网络实验室建立特色的培训和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教师和学生都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来进行实验,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网络实验室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实际动手的机会,充分发挥实训的作用,通过这种特色的教学,从而实现针对市场人才需求来获得创新目标。

1.2.3 培养不同类型计算机网络人才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应具备丰富的设备和教学体系,能做到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考虑各种发展方向,如网络管理、综合布线、网络技术支持、网络安全等。尤其是注重对基础课程的动手实践以及培养,如常见的路由器、防火墙配置和调试技术,网络故障处理等,同时要结合网络人才发展方向,就业方向来科学选择实践课程,提高学习效率[3]。

1.3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要点

1.3.1 实验室建设应学生科建设相互结合

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既是为了培养人才,也是为了学科发展,因此,实验室建设应有机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实验室发展,做到同步。实验室建设在现代高校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影响着教学质量。随着理论课程和科研、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室将扮演重要作用,两者相互结合是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实现专业提升基础,基础促进专业的目的所在。应将实验教学和专业实验作为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建设过程中多角度来考量建设方案,包括经济性、利用率、课程设计、课外活动需求、毕业设计等要素,集中讨论达成可行的方案。

1.3.2 实验室建设应具备综合性

实验室是高校整体教育的一部分,其建设应从专业性、科研、人才需求等多方面来统筹规划,合理投资。 在建设时应考虑到经济性,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和学科的教学实验,涵盖专业课、公共课等实验,体现出实验室的综合性,合理优化实验室配置,以最小的成本实现高校综合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1.3.3 实验室应保持先进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科研的需要场所,因此,应保持技术先进性。实验室应遵循开放的原则,做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通过外界做到与时俱进,技术上保持最新。在建设时应从本专业出发,在规划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系统性和前瞻性,为此,需要考虑到网络技术发函趋势,社会发展需求等多方, 从而使网络实验教学发挥更大的潜力[4]。

2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教学重视度不足

尽管现在高校非常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但投资力度不大,建设时间较长,短期内难以体现教学效果,往往是因为高校对计算机实验室教学并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指导,使实验教学效率不高。部分高校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还处于初步的阶段,各种设备还无法涵盖所有的专业范围,只能满足部分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2.2 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验教学应在科学的制度基础上进行,目前多数高校在设备上已经较为丰富,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佳,甚至设备遗失、损害现象严重。此外,在实验教学操作规范上也缺乏安全、规范以及可行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充分利用实验室推动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地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进行改变,开创新型教育方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

3.1 实验教学的意义

首先,开展计算机网络实验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对试验环境的转变,会增加学生对试验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好奇心,对于社会的学生来说,网络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展现自己的舞台。

其次, 计算机实验室的优点在于其能精准地打开实验室课程,给学生一个有限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自主完成与试验相关的作业等。

3.2 实验教学的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试验的教学内容必须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内容相关联,或是内容上,或是形式上,或是教学中的一些举例,总之试验不可以脱离教学,必须实现教学为主,试验为辅的效果。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关于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而实验室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理论知识,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教学。

3.2.2 指导性

实验中学生遇到的任何困难都可以单独的寻求教师的帮助。 在进行单独实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作假和惰性, 教师可随时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抽查,对实验较为完美的学生进行点评,对实验有误的学生进行纠正,做到全面辅导[5]。

3.2.3 丰富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

首先,实验管理制度的创新。 制度的作用是为了协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实行计算机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关于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必须结合课程时间、课程长短、实验器材的借用状况等对其进行合理的变化。

其次,辅助系统管理制度创新。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开设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不能因此让学校的器材莫名损失, 必须建设完整的计算机实验设备维修方案,应对器材损失,辅助实验教学的管理对象不仅是限定在实验器材上,也可以对学生的试验成绩、网络排课、试验过程记录等进行管理。

3.2.4 实验教学手段

计算机实验室的开展, 是为了借助虚拟技术,系统地将教学的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脑袋里。 实际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死板和抽象,网络实验室灵活的运用了网络的虚拟技术,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实际的画面。网络的虚拟技术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减少了在实验中的不必要开销,提高了网络教学的质量,比实体课程好的根本在于虚拟技术的运用节省了空间[6]。

4 结语

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关系到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根本,也是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必要选择。 目前,国内高校虽然在加强实验室建设上加大了力度,但缺少长期、综合性以及全方位的规划,由此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 要开展实验教学,需要建设健全实验室,将实验室打造成特色、专业化的教学、科研平台,注重创新、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综合技术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