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式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1-03-11 16:01郝新新
科技视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案例心理健康考核

郝新新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0 引言

在我国教育发展水平逐渐提升的趋势下,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更多的重视。当前高校扩招,学生数量也大幅度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随之提升, 心理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中,实际开展效果还达不到要求,其中存在着一些缺陷,难以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应用新的方式,例如案例式教学法, 让学生在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使工作的开展带来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1 案例教学法概念

国内的《教育大辞典》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相应的案例,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够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且牢固把握其中的知识。案例教学法可在《史记》及《春秋》等著作中发现,笔者通过经典的民间故事来阐述事理。 在国外,案例教学法最早来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指的是使用讨论、启发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得到问题的结论。之后,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将产婆术这种方式写入了书中,使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育是以故事为媒介的,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及发展带来了相应的支持。 在当前的教育中,可采用该方式来渗透知识及理念等,使学生更容易进行理解。

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重要性

一般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问题并不显著,没有明显的表现,而在大三或大四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会显露出来,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面对考研、就业等情况,使其压力变大,而当产生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如果都不到有效的排遣, 同时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会使其受到较大的打击,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 而如果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会更有动力,敢于面对困难,并且更加努力,对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逐一处理。 为了使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改善心态,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引导, 避免其在发展中遇到阻碍,还可减少自卑及失落的情绪,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学生能够加强对社会的认知及了解,还可提升其心理素质能力,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实现心理健康发展目标。高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将课程建设工作落实,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进行有相应的基础,进一步发挥出教育的作用。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3.1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学校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缺少重视。 同时,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育中仅仅重视传授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知识,重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及素质发展有所忽视, 这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课程的安排上,多数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课程属于选修课程,但是学生对选修课程一般抱着不重视的态度来学习, 认为课程对未来发展缺少有效的帮助,同时部分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时候对此不上心, 甚至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课程打卡,但是缺少实际的学习。

3.2 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教师在开展教育的时候对学生的考核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常在考核中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依据,在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完之后,没有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也没有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的资料对心理量表等进行了解, 并且进行自主测量,将完成的报告交给教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教育脱节的问题,学生提交的量表报告仅仅是形式化的资料, 教师不会对学生的量表进行翻阅及分析,这样的方式下教师不能有效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也难以发挥出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的作用。

4 基于案例式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措施

4.1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给学生讲解心理的产生、发展等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探讨, 使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并且懂得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但是这种方式难以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特点,不同的学生的需求不同,应通过详细的分析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教学模式过于落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感到枯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缺少深入的研究,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当学生不能自主地进行思考及探究,也就无法掌握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 当遇到了心理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因此,教师应通过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创新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的效果。可通过案例式教学模式来进行设计,使教学模式更加生动,能够让学生在案例的了解及思考下理解所学的内容。

4.2 对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进行合理选择

案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案例可使教学的进行更贴合实际,让学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加强学习的效果,并且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考虑到生活的实际现象,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加强教学的实际效果。 教师选择的案例应具有时代性特点,在不同的时代下案例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教师应选择有着时代性特点的案例,使其具有说服力,让学生更易接受。

4.3 改善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模式

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方面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改善和创新,在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大部分在考核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或一篇论文, 就可以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这种评价方式缺少全面性及合理性。教师需要根据多方面的参考进行评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学习,例如通过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次数、发表意见的次数,还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时候应考虑到创新的要求。 通过全面的考核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水平提高, 促进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 并且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心理问题, 能够将知识内化到行为之中, 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条件。

5 结语

大学阶段的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可使学生在科学的引导下健康地发展心理,解决心理问题。 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法来改善教学模式,对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进行合理选择,并且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同时改善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模式,提升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案例心理健康考核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内部考核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