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茸花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其深入理解、学习数学知识,坚持贯彻新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理念要求,遵循教有“方”、思有“度”的原则,全方位、多角度探索思维能力培养良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思維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指通过分析、概括、比较、具体化等一系列过程,将感性材料合理加工后,转化为理性的认知,以此解决遇到问题。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概念、判断、推理等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开展合适的训练,改善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能力,使之有的放矢的努力,进而卓有成效地坚持,最终提高学习能力水平。教师需要从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实践操作、问题设置等方面入手,基于学生的视域出发,探索教学良方,遴选高效的策略来培养思维能力。
一、创设不同情境锻炼思维方式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旨在帮助其理解深奥知识,发展心理机能的方法[1]。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对于言行起到决策作用,具有物质、非物质两种特性,二者相互影响,构建成发展演进的矛盾运动。教师要在不同的情境中引导小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锻炼其思维方式[2]。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年、月、日》部分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创设兴趣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年、月、日三兄弟”的动画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再邀请三名学生按照动画视频提示来模仿故事情节,活跃课堂氛围,使之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月可能有三十一天或三十天,特殊月有二十八天。创设直观情境,拿出不同的日历卡片并下发,使之能够直观的看出日历中的年、月、日知识。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快速找到国庆节的具体日期?回答:十月一日。再提问:建党节是几月几日?回答:七月一日。创设启发情境,板书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介绍一年中的大月,并让其思考一年中的小月和特殊月分别是几月,分析口诀之后,学生发现一年中的小月有四、六、九、十一月份,特殊月为二月份,便记住了相关知识。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的思维方式。
二、开展合作探究培养个性思维
合作探究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引导其主动进行知识构建,积极进行探索、学习,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悉真知。个性思维是人思维的特殊性,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是一种有目的地独立解决问题的品质,经常表现为思考的独立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个性思维,树立良性竞争意识的同时,激发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3]。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条形统计图》部分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遵循人数相同的原则自由组队,推举能力最高的学生担任小队长,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让各个小队队员阅读教材,并举手抢答三种图形的数学名称,给予率先回答正确的小队相应分数奖励。下发白板,并介绍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各个小队思考刚才回答的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使之明白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各个要素,掌握制作统计图的办法。再出示某地2019~2020年的降水量表,让各个小队在五分钟的时间内,在下发的白板上共同绘制出具有特色的条形统计图,此时教师要下场巡视,给予适当指导的同时敦促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投入活动中,并奖励率先制表成功的小队相应分数。课后总结各个小队获得的分数奖励,授予排名第一的小队荣誉称号,并鼓励其他小队向其学习。
三、通过实践操作提升思维能力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通过实践操作能够有效提升小学阶段学的思维能力,在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理论理解的过程中,培养包括创新在内的多种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贯彻落实新课标,基于学生的视域来思考活动开展的方法,并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4]。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部分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先让学生思考:在长度100米的路一边植树,以5米为间隔,两端要种,总共需要用多少棵树苗?使之明白“一边植树”和“两端要种”所代表的意思,邀请学生上讲台板书“种植方案”,并利用多媒体出示种植方案表格,使学生明白:路段全长÷间隔长度=间隔段数,间隔段数+1=棵树。再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内的绿植区域,测量出一百米的距离,配合职工教师进行植树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操作来深化理论知识理解,明白类似“两端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都可以用“间隔段数+1=棵树”的关系式来表达。教师在活动中要起到引导和带头的良好作用,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为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水平。
四、精准设置问题提高思维意识
思维意识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突破口,教师需要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提高思维意识,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之上,引导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经验技能。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把握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上,精准设置问题,利用这种绝佳手段,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意识[5]。
结束语:
前已提及,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应当运用创设不同情境锻炼思维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培养个性思维、通过实践操作提升思维能力、精准设置问题提高思维意识等一系列有效策略,遵循教有“方”、思有“度”的原则,实现培养目标。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正确有效的引导方式来激发数学学习热情与探究欲望,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知识学习质量,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优秀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同敬.小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29.
[2]王建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8.
[3]杨军成.如何拓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30.
322150033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