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中所表现出的纯真世界

2021-03-10 03:47葛欣怡
艺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乐观

摘要:《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是以2017年江苏高考的形式出现,虽然相比原文有所删减,但主题思想是全文贯通的。其通过描写关于圣诞节的往事,深情刻画出了一个即使再贫穷、再苦难也要把日子过好的老太太的形象。这是作者对童年的追忆,字句朴实,但细节却催人泪下,将所有感情巧妙地融汇在短小的篇幅之中。在社会困难萧条时期,孤儿和远房亲戚——垂垂老矣的寂寞妇人,呈现出相互依偎温暖余生的画面。可见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亲情与友情是世间最明亮、最艳丽的颜色。高考节选没有将原文中生活的萧条描写全部引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评价这篇文章为纯真小世界。本文对《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中所描绘出的纯真世界加以解读与思考。

关键词:《一个圣诞节的回忆》;苦难命运;纯真世界;乐观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2

1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1.1 愿你在日出时仍然爱她,即使生活伤害了你

生活从来没有好坏之分,决定我们生活的是我们自己。在乐观主义者眼里,人生的错就是机遇。正如文中的“我们”即使身处困境,却依旧没有放弃,而是对厄运报之以歌。主人公“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而是来自行动对于命运的反抗[1],与面对厄运的积极态度。它也象征着无拘无束的人性,“暗含了在厄运和坎坷前无惧无畏的精神”。无论处于怎样的逆境之中,仍然怀有强烈的希望,也要继续进行坚韧的追求,表现出激昂的斗志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文中的“我们”都在陷入黑暗前苦苦挣扎。面对未知的前方,“我们”努力寻找着光亮,明明觉得一个光明未来就在眼前,却又如此遥远[2]。到底谁该为最后的沉船负责?是自己对于困境的抵抗力过于弱小,还是怪社会的黑暗?但生活所给予的,也是人们所给予它的。面对疏离的生活,构筑了一个温馨自由的世界。作者从侧面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人性的赞扬,激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处于困境中仍对未来充满期望。

1.2 杜鲁门·卡波特

卡波特善于写短篇小说,他也曾表示自己始终不渝的理想仍然萦绕着这种形式。他曾说“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或许是童年的经历,给了他足以对抗激流的力量。他在人情世故上的修养显然不能够承载他的理想与思想,但如果没有真性情,他不会拥有写出独特短篇小说的灵魂。如果没有灵魂,他写不出这些意味深长、饱含深意的文章[3]。虽然其童年在乡村度过,在没有文化气质的人中长大,但在人生没有答案的艰难中,精心打磨出独特意境[4],以真实温暖的内容打动读者[5],发现善与美[6]。

村上春树形容他的这篇文章为纯真小世界。他的文章既有海明威的动人肺腑,又有菲茨杰拉德的魅力,从他的文字中可以发现他一生都在寻找光明,寻找温暖和爱情。由于独特的经历,他以真挚的感情描绘生活[7],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无论处于哪种年龄段,都是以一种孤独者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从一开始沉溺于个人情感世界,或者后来着眼于芸芸众生,读者都能感受到他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对抗、矛盾乃至冲突,人物的悲伤、恐惧、怨恨以及反叛心理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1.3 小狗奎尼的作用

小狗奎尼在文中多次出现,其作为配角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第一次出现就以一种欢快活泼的形式,使小说即使处在一个悲伤的大环境下,也将文章中的氛围调动起来了,为后文描写老妇人乐观热心的生活状态埋下了伏笔。同时,在“我们”生活困窘之时,仍然可以想到给这个可怜又可爱的小动物食物,即使自己没得吃,也没有忘记给小狗奎尼准备一份圣诞礼物。这里通过“我们”对小狗奎尼的善良之心,渲染出了一个困苦却自强,对生灵怀有善良之心的人物形象。在“我们”开心庆祝之时,奎尼也会打滚表达自己的开心。它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具有“诗的意境”;不仅是作者内心和外部世界的链接,也是作者主观情愫表达的方式之一。

小狗奎尼可以说通人性,或者是“我”的象征。小狗奎尼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磨难,其遭遇正与“我们”的悲惨生活相互照应,侧面映衬出了“我们”生活的困苦与顽强;而小狗奎尼在苦难生活中依旧兴奋快乐地活着,则映衬了“我们”对生灵的善良与平等之心以及生活的快乐幸福;在“我的朋友”本文唯一一次哭泣之时,奎尼轻舔脸颊也表示了一种安慰。奎尼总是将“我们”各种积极的情绪放大,让人能在其身上看到一种对生活的乐观坚定,对身边人的忠诚贴心。

在文章的最后,奎尼把作为礼物的骨头埋在土里的第二年就离开了人世。也是在“我”离开妇人之后,相继离开了妇人。由“一个人和奎尼”变成了单独的一个人。奎尼的离去使“我的朋友”变得越发孤单,在独自将小狗埋葬在骨头旁时,妇人就真的孤身一人在世上,渐渐地在信中将远方的朋友弄混,奎尼的离去像是抽走了她最后的支撑,也为她最后的离世埋下了伏笔。

2 “这是个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这是個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前两次是现实中妇人积极向上的激昂语气,放在全文中看,营造出一种乐观的氛围,让人对接下来的困境充满希望。同时,这也是“我的朋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认为这是对生命的礼赞。在最美好的天气里开始最重要的仪式,好的天气使仪式更加闪光,将过去一整年的琐碎、困难、卑微的日子照亮。有一个美妙的开始,再多的苦难日子也会平安乐观地度过。也是在给自己打气,面对苦难的日子,要心怀希望,在这样一个好天气里,忘却烦恼,勇敢直面人生,这样充满感情的文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8]。

同时,这句话也是作者对过去的追忆。一个业已成年的男人对20多年前刚刚7岁的自己的回忆,一个早就应该被遗忘的往事的追忆。但这个追忆却是精确、精准乃至笃定的。往事对于卡波特来说就像是喝过的一坛老酒,或许记忆深远,但一闻到总能准确地记起。这一显而易见的矛盾表明,追忆不只是在一一钩沉往事,而是在确认、重构往事,在这样的追忆里,卡波特将自己和自己朋友的生活创造成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成为的样子——善良、热情,对万类怀有爱意。

在一定程度上,用反乌托邦的笔法,构建一个精神上的乌托邦[9],纵然现实是无情和难以挣扎的,但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还是有可以挣扎的能力的,还是可以在黑色的浓墨里面找到纯白的诗意和透亮的初心的。“我们”在这样困苦的生活当中依旧怀有对生活的热情。

3 文中唯一一次哭泣

作家麦加曾经说过:“生命是一个圆,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他只是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个起飞的切线。”似乎生命的每一个点都可以重新开始,摆脱麻烦,腾飞而起[10]。而事实上,因为有失望,所以生活必定就有所期望,一个个愿望就是困住我们的城堡,没实现的人渴望实现,实现了的人发现所得非所愿,总有不完满。于是渴望下一个愿望的实现,进而又挣扎进不完满的境地。《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之中的悲伤,过于真实,也过于细微[11],在看似乐观的文字中暗含了作者的悲伤情感,透露出对未知命运的恐惧[12]。

海明威曾写道:“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为它奋斗。”[13]全文里,“我的朋友”總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许多挫折。在送完最后一个蛋糕,掏空了钱包,重新回到破产的日子的时候,“我的朋友”第一次提出喝酒,喝哈哈老板送的威士忌酒。在酒精抑或是快乐氛围的影响下,“我们”咯咯傻笑,那一瞬间,“我”感受到的是温暖、活泼、自由。但这一切被突然闯入的两个亲戚打断了。他们用苛责的眼神、灼人的话语、愤怒的腔调批评这个给7岁孩子喝酒的“发疯”的老妇人。那是全文她唯一一次哭泣,笔者认为她的哭泣不仅仅是文中所说的“我太老了,又老又滑稽”,也是她面对苦难长期支撑后的一种发泄,她竭力不将痛苦的情绪传达给孩子,但在醉酒后,她为自己的无力、为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为快乐时光过去痛苦又将来临感到无助与失望,渴望在平凡世界中活出不平凡的人生[14]。

相反,“我”在这件事情中扮演的是一个理智且温柔的角色。“听着,如果你不停止哭泣,明天会很累,我们就不能出去砍树了。”于是,她重新镇静,开始描绘和想象起未来,回忆起过去。第二天,她重新变回那个充满热情的老妇人,忘却了昨天的无奈与沉沦,重新鼓起勇气继续自己的人生。她从未对生活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在抱怨之下,她也从未放弃对人生价值和生命存在的意义的精神追求[15]。无论处于怎样的逆境之中,仍然怀有强烈的希望,继续坚韧的追求[16]。

4 朋友们,不一定是邻近的朋友

“我们”做了那么多蛋糕到底为谁?“我的朋友们,那些讨我们喜爱的人”,这句话在文中别有深意。身处这样的环境,过着邋遢的生活,每天入不敷出,但在做蛋糕时,“我们”却那么认真细致,从不少放任何一味材料,更不曾私自偷尝过。正是为了那些讨人喜欢的人,才让“我们”做蛋糕如此有动力。比如不收“我们”的钱,只希望“我们”也做一份蛋糕给可爱的酒馆老板。再比如文中一笔带过的某个冬天来这里演讲过的传教士夫妇,或是每年来“我们”镇上两次的磨刀匠,或是每天经过时在一团烟尘中挥手示意的司机,或是和“我们”在前廊上愉快地聊了一小时的陌生年轻夫妇。

文中写道:“是因为我的朋友在所有人面前害羞,除了陌生人,所以只有这些陌生人,我们遇到的人似乎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吗?我想是的。”相比言语苛责的亲戚,这些陌生而友好的人更像是“我们”的朋友,而“我们”也十分重视这段感情。“我们”保存了一本白宫推荐信的剪贴簿,来自加州和婆罗洲的信件,还有来自磨刀机的明信片。“它让我们感觉与厨房外那个时候的我们只能自己看到一个一角停滞的天空,但却风云变幻着的世界紧紧相连”,使对比更加赤裸而鲜明[17]。

仔细分析文中的哈哈先生——一个给人初印象很凶的家伙。去拜访他的路上,“我们”担心害怕,甚至连小狗奎尼都不再欢蹦跳跃。但当哈哈先生了解到“我们”的来意之后,虽然言语上表达了对好酒做蛋糕的不值得,却还是转身进入他的小酒吧拿来了需要的酒。一个人冷心善的壮汉形象跃然纸上。后来,看到“我们”费力地拿出一分一分硬币的时候,他似乎被触动了,脸色有所缓和,将钱倒回“我们”的钱包,提议让“我们”送一个蛋糕就行了。这样一个可爱的男人,似乎也让“我们”心里倍感温暖,而后才有了朋友之后的评价——“要在他的蛋糕里多加一杯提子”,这或许是处于困境中的“我们”最大的善意,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加入蛋糕中,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用苛责的亲戚和温暖的陌生人相比较,更表达了在这样一个人情冷暖的社会中,真善美人性的可贵。

5 小说的结尾

小说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通过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给朋友的离世笼罩了一层悲伤的色彩。用冷清的气氛与朋友欢快的语调构成对比,从而使小说更加具有张力。小说结尾用短线的风筝比喻两人之间的联系,没有用煽情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悲哀,相反,“我不停地在天空中搜寻。就好像我想看到一对迷失的风筝,像依偎在一起的心一样,在通往天堂的路上”。含蓄的语言借风筝断线以及远去,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也表达了对淳朴的生态环境与民风的珍惜,侧面表达了对社会人情冷漠的悲叹。文末,“我的朋友”曾眼含微笑地发过一长段的感慨,她推翻了原来对真主降临的那种圣光降临美丽场景的期盼,而是发现在自己身边的一切远远胜过那些彩色、带走黑暗的光芒,身边的一切或许是最能带来温暖、最让人满足的了。

总而言之,文末的文字表达了对“我的朋友”离去的不舍和依恋,以及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满足和怀念。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其中[18]。“我”一直和她住在一起,对自己再也没回去感到愧疚。“我”从未回去,虽然“我”从未放弃“我”的爱。这是对童年生活的一种追忆与遗憾,也展现了不懈追求人性之善的心境[19]。

6 结语

卡波特的文字让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困境中的顽强精神及其对童年生活的追忆,表达了在这样一个人情冷暖的社会中真善美人性的可贵。文中所表现出的纯真世界,也从各个方面激励我们,让我们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卜嘉敏.从人物价值研究西方悲剧的人物特征[J].汉字文化,2020(03):76-77.

[2] 贺闰宇.最终陷入的黑暗——浅析老舍《月牙儿》[J].汉字文化,2019(15):56-57.

[3] 袁铭.柳永和他的词情[J].汉字文化,2019(08):22-23.

[4] 王艺霏.山水之间 意蕴无穷——浅析王维写景诗三首[J].汉字文化,2019(10):22-23.

[5] 李聞展,缪军荣.浅析法国治愈系文学——以马克·李维为例[J].戏剧之家,2019(31):238.

[6] 雍文静.沈从文湘西文学世界中的人性与命运——读《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03):26-27.

[7] 朱冠臻.浅谈朱自清的《背影》[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04):22-23.

[8] 卜嘉敏.从美学的角度论述西方悲剧的审美艺术特征[J].汉字文化,2020(15):121-122.

[9] 王菲.《黄金时代》中自由主义如何体现[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03):10-11.

[10] 王欣欣.从《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看“围城式”人生困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03):29-30.

[11] 刘弋舸.悲哀与幸福,死亡与活着——我读余华《活着》[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03):13-14.

[12] 王紫璇.清醒的迷失,不失自我的堕落——探析《月牙儿》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03):23.

[13] 袁铭.在艰难中活着——读余华《活着》有感[J].汉字文化,2019(10):34+88.

[14] 裴蕾.浅析路遥的劳动观——以《平凡的世界》为例[J].戏剧之家,2019(33):212-213.

[15] 崔昊宇.《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及反映的个人主义[J].汉字文化,2019(07):48+94.

[16] 陈一杨.《离骚》抒情主人公的内在修养[J].汉字文化,2019(15):35-36.

[17] 闫舒琪.探究沈从文《医生》的主旨——人性的善恶、寻常与荒谬的交织[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03):34-35.

[18] 张驰.创伤理论下《月牙儿》中“我”悲剧命运的原因[J].汉字文化,2020(20):74-75.

[19] 杨玥.丰子恺文学作品中的音乐与绘画元素[J].戏剧之家,2019(28):217-218.

作者简介:葛欣怡(200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缪军荣

猜你喜欢
乐观
让乐观照亮学生的心灵
乐观的解释风格让孩子远离悲观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