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妮 黄妙红 杜现芬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一区,广东惠州 516000
我国已渐渐的进入老龄化社会,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达2亿人[1],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最常发生于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下肢功能障碍等,且预后较差、并发症多、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指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一种手术方式[3]。THA术后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卧床,导致患者出现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康复锻炼的缺乏还可能出现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形成的一种促进快速康复的护理方式,联合术后的康复训练可有效减轻手术应激进而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我科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多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其中的34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干预,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63~82岁,平均(66.6±4.7)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坏死10例,骨关节炎6例;另外3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61~77岁,平均(63.1±5.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头坏死11例,骨关节炎3例。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有严格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指征,且术前检查无绝对手术禁忌;②患者无精神神经症状导致不能配合此研究;③患者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晚期恶性肿瘤病史;④患者对此研究知情同意并签字。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如患者入院后给予入院宣教、病情介绍、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术后下床活动等护理内容。
研究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及康复训练干预:①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快速康复护理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学术会议学习最新的快速康复护理知识;②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进行入院宣教,介绍科室环境,介绍同病房的病友互相认识以消除陌生感;告知患者戒烟、戒酒,锻炼肺功能,适当行肢体功能训练;宣教疼痛新理念,有效评估疼痛,行术前超前镇痛处理;③术前指导:对患者进行术前营养评估,请营养科会诊制订科学的饮食计划,鼓励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选择配方营养制剂;术前常规血栓风险评定,遵医嘱使用抗凝剂;麻醉前6 h禁食,麻醉前2 h禁饮,术晨提前口服500 ml葡萄糖液补充能量,增强手术应激及减少低血糖的发生;④术中护理:术中保持手术室温度24~26 ℃,加盖被单防止术中体温散失过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协助麻醉师处理问题;⑤术后护理: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可少量饮水,如无不适2 h后可进食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补充营养;按时进行疼痛评分,采取多模式镇痛如持续冰敷、自控式镇痛泵、药物镇痛等;主张患者术后早期活动,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肢体功能锻炼,术后6 h协助患者床边坐起、床边站立,手术次日扶助行器下床行走;邀请康复科医生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尽早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使用CPM机及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⑥出院及随访:详细告知出院注意事项、伤口管理、功能锻炼、营养指导、复查时间,督促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并于术后3、6个月分别随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通过每日护理记录计算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关节脱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生率; 出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评分越高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越好[5-7]。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的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n 出院时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对照组 34 48.53±2.52 73.41±5.34 80.46±3.79研究组 34 53.49±4.39 84.54±3.30 90.96±2.53 t值 5.704 10.339 13.429 P值 <0.05 <0.05 <0.05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 n 出院时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对照组 34 54.64±2.95 65.33±3.22 79.33±3.60研究组 34 66.14±3.18 78.46±3.63 87.42±4.92 t值 15.444 15.789 7.743 P值 <0.05 <0.05 <0.05
由于股骨颈特殊的解剖结构,一旦股骨颈发生骨折即可导致股骨头缺血,甚至股骨头坏死,导致下肢功能障碍,甚至残疾[8]。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治疗此类疾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该手术通过人工骨关节材料替换已经失去功能的人体髋关节,人为重建髋关节,纠正关节畸形、减轻患者病痛[9]。髋关节术后由于长时间卧床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出现压疮、血流缓慢出现深静脉血栓,不恰当、不科学的活动可导致关节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同时由于康复锻炼的不到位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僵硬等情况,甚至肢体功能恢复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0-11]。髋关节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取决于护理质量好坏及康复训练的质量,康复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护理模式的创新,其颠覆了传统外科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实现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一整条路径的优化,确保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在饮食方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适当缩短术前准备时要求的较长禁食时间,避免长时间禁食引起的过度饥饿甚至低血糖发生;为防止低血糖发生降低患者的应激能力,术前2~4 h给予口服适当葡萄糖液增加能量供应。术前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四肢、使用抗凝剂、术后常规给予预防性镇痛及早期科学规范的下床活动,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专业的快速康复锻炼指导避免了患者不当的锻炼方式而出现的关节脱位。李卡等[12]、吕倩茹等[13]研究表明,不恰当的康复锻炼及不科学的护理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关节脱位及深静脉血栓等的发生。通过康复科专业的出院后康复训练指导,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及生活质量也明显提升。这一研究结果与陆淑梅[14]、董凤仙等[1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集合多学科护理优势、快速康复优势,通过麻醉配合、合理镇痛、平衡的营养支持、早期活动、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对围术期的护理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