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俐 付 磊
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长沙 410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脑病科,湖南长沙 410000
脑卒中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为脑血管狭窄、闭塞引发局部血流供应障碍所致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导致[1]。大部分患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病情均可有效改善,但仍可能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多给予药物联合康复治疗,促使脑细胞恢复,调节患者神经发射活动,以使神经功能恢复[3]。但上述治疗方法对部分患者效果有限,同时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因此并不易为患者所广泛接受[4]。近年来,中医外用法在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上取得了一定效果[5]。为此,本研究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分析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其中,试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9~85岁,平均(66.43±11.72)岁;病程 28~ 60 d,平均(43.46±8.05) d。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0~83岁,平均(66.52±11.81)岁;病程30~58 d,平均(43.57±8.11) 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纳入标准:患者均确诊为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良好,可有效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出血性脑卒中;合并精神疾病或沟通交流障碍;合并脑肿瘤;临床资料不全等患者。
两组均行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功能锻炼,予以患者早期床上训练、双下肢屈曲膝训练及下蹬训练,并指导患者坐于床边行抬腿训练,以利于患者腰肌群功能恢复。待患者病情逐步改善后,可予以患者步行锻炼指导,并结合患者病情逐步转为自行站立,行走、负重行走等训练,1 h/次,2次/d,运动量宜逐渐增加,以患者耐受为宜。
试验组同时行针灸治疗。①取穴。主穴:尺泽、内关、极泉、曲池、太冲、三阴交、委中、足三里穴;配穴:风痰阻络型取合谷、丰隆穴;肝阳暴亢型取太溪穴;阴虚风动型取风池、太溪穴;痰热腑实型取内庭、丰隆、曲池穴;口角歪斜取地仓、颊车穴;上肢不遂取合谷、肩髃、手三里穴;下肢不遂取风市、阳陵泉、阴陵泉、环跳穴。②具体操作为,消毒相关穴位及周围皮肤,针刺相关穴位,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法,留针30 min,1次/d。两组均治疗4周。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脑动脉血流流速。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评估,分数0~4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运动功能通过Fugl-Meyer量表[7]评估,分数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脑动脉血流流速包括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患者治疗效果分痊愈(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正常,NIHSS评分减少90%以上)、显著好转(患者各项功能存在轻度障碍,NIHSS评分减少45%~90%)、好转(患者各项功能存在中度障碍,NIHSS评分减少18%~44%)及无效(患者各项功能未有变化甚至加重,NIHSS评分减少低于18%甚至增加)[8],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著好转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治疗前NIHSS、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比较(±s,分)
组别 n 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试验组 36 14.75±4.64 6.78±2.32 9.217 0.000 44.07±10.15 72.16±12.47 10.482 0.000对照组 36 14.81±4.41 8.92±2.47 6.991 0.000 44.59±10.87 62.50±12.32 6.541 0.000 t值 0.056 3.789 0.210 3.306 P值 0.955 0.000 0.834 0.002
两组治疗前脑动脉血流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脑动脉血流流速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前动脉流速中动脉流速、后动脉血流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脑动脉血流流速比较(±s,cm/s)
表3 两组患者脑动脉血流流速比较(±s,cm/s)
组别 n 前动脉 中动脉 后动脉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试验组 36 46.35±2.8351.06±2.46 7.537 0.000 66.27±4.03 74.28±3.94 8.527 0.000 35.18±3.25 40.68±2.66 7.858 0.000对照组 36 46.94±2.9549.34±2.81 3.534 0.000 66.93±3.89 71.46±4.17 4.766 0.000 35.47±3.52 38.84±3.15 4.281 0.000 t值 0.866 2.763 0.707 2.949 0.363 2.678 P值 0.390 0.007 0.482 0.004 0.718 0.009
近年来,受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等因素影响,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脑血管疾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9]。临床分析认为,生活习惯变化可引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若该类慢性疾病频发则可使患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促使患者内膜形成纤维斑块,血管内皮增厚,导致血管纤维机化及脂肪沉淀,改变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致使患者脑血管疾病持续进展[10]。一旦发生脑梗死后,虽经积极治疗,但也仍然较易引发患者肢体瘫痪,因此须临床强化康复,积极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分析认为,脑梗死后患者脑部中心区域坏死、周围缺血半暗带会共存,中心区域脑组织细胞虽已完全坏死,但缺血半暗带区域仍存侧支循环,可为患者组织提供血供,确保神经元细胞存活,因此该区域组织细胞具有可逆性[11]。康复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大脑具有很好的塑造性,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刺激可促使机体脑组织残存细胞的兴奋性提升,从而重组患者病灶周围组织,恢复丧失的肢体功能,为康复锻炼提供理论基础。早期康复锻炼通过给予患者持续正常运动功能模式的输入,通过被动刺激患者肢体使感觉刺激输入增强,增强局部肢体血液循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再生,建立患者肢体高级中枢控制模式,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血流,使该区域恢复正常血液灌注,从而恢复患者机体氧、葡萄糖功能及脑代谢,促进患者脑组织功能代偿,促使运动功能的最大限度恢复[12]。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中风”范畴,风邪侵袭脑部后可使患者络脉空虚、正气引邪致使患者气血亏虚、阴阳失衡,从而引发瘫痪[13]。穴位针灸能够强化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感受器和大脑皮层之间的信号传导,从而形成患肢-神经中枢的传导通路,恢复肢体功能。同时中医针灸经相关穴位针刺可有效调理患者心气,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改善患肢病灶周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情况,并醒脑开窍,通过对神经通路的刺激使大脑皮层兴奋,增强脑组织代偿功能,缓解患者大脑皮层抑制状态,恢复患者肢体功能[14]。此外,针灸还可增强肢体局部肌电活动,从而恢复瘫痪肢体运动功能[15-16]。因此,在康复锻炼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更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加快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及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血流流速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康复锻炼基础上行针灸治疗更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肢体恢复及脑血流流速提高。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实施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治疗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改善及脑供血水平提高,临床可予以推广。